Re: 不該廣設大學的理由

看板Education作者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XD)時間18年前 (2006/08/10 22:26),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34 (看更多)
簡單的做法,高教補助集中在公立學校, 私人興學任其自生自滅,不予補助也不 予限制。 學雜費有優惠的提供股東減稅獎例,否 則課營業稅。 這樣那有什麼廣設大學分食高教資源的 問題? 廣設大學不是錯誤,任憑那些利益團體 設立大學以高教資源中飽私囊才是錯誤。 (啥? 私校太貴念不起? 從前的輔仁東海 文化也不是窮人家子弟念得起的。念不 起不是正合反廣設大學派的學牙派所好, 乖乖去就業嗎?) ※ 引述《KAGAJYOTARO (加賀城太郎)》之銘言: : 相對於國民教育奠基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礎 : 高等教育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國力、競爭力 : 問題出在有什麼指標可以合宜的指陳高等教育的發展程度 : 借用CIPP評鑑的觀念,有人將之分析為:輸入、過程、產出三方面 : 廣設大學的議題直接影響到高教投資分配,以及學生素質等等,這些都可以歸類到 : 整個高等教育體系先天的體質問題,也就是輸入方面 : 1、教育資源: : 教育部統計82學年度每名大學生分配到的經費為新台幣20萬500元 : ,但91學年度,卻只剩下15萬元,原因是十年中每年度大學新生數目暴增 : 53萬5千人 : 問題出在:一沒辦法把教育經費做大,二過度開放大學設立分食 : 高教資源,沒錯!歐、美、日的大學均達普及化程度(>50%), : 台灣則是一度破百,所以我們的高等教育發展超英趕美了? : 想東施效顰先比較一下國民所得與稅制,玩不玩得起才是重點 台灣的低所得稅已經很久了, 蓋政府都被商人挾持了也。 (政府:我要收稅。 商人:我要去中國,順便跟銀行借的錢我不還了。) : 2、教師品質: : 今年商業週刊七月號的專題『10 年後孩子,誰來教?』, : 說到台灣教授四萬多人,這三人(巫和懋、朱家祥、霍德明)走, : 是四萬分之三嗎?眼光放遠,十年後又有幾名堪稱為宗師的教授在 : 台灣任教? : 很多人都誤會一件事,台清交之所以成為標竿,不是因為他們 : 資源多、設備佳,而是在於師資陣容,甚至國外知名的社會人文系所 : ,著稱的除了藏書資料之外,就是大師級人物,以台灣教授所得高低差 : 距不過20%,很難提供誘因挖到這樣的人才來台任教。 總是會有老師的。 : 3、學生品質: : 今年大學指考的錄取率是81.3%,包括推甄老早就近百分之百了 : 國外以50%作為廣義大學教育普及化的指標有其根據,是因大學教育 : 的目標在培養專業知識與學術研究能力,這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達到 : 綜合上面幾點,最少我們提高了社會大眾的學歷(這還不等同提升人口素質) : 最後回歸到高等教育的原點:這樣的資源,這樣的師資 : 誰看到將領導國家與國際競爭的下一代菁英在哪裡? -- 正牌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冒牌的中國:中華民國(在台灣)(1949-) -- 柏楊:願台灣早日成為真正的禮義之邦(1978) 鄉民:啥? 那你說台灣是冒牌的禮義之邦囉? 柏楊:當然不是....台灣連當冒牌的禮義之邦都沒有,根本就是蠻夷之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221.218

08/10 22:30, , 1F
靠!我寫得這麼含蓄也讓你看出來?
08/10 22:30, 1F

08/10 22:31, , 2F
補助應該看績效,不該看公立或私立
08/10 22:31, 2F
公立不叫補助,根本就是國家經營。 校長辦學不力就撤職查辦。 ※ 編輯: loser1 來自: 61.222.221.218 (08/10 22:52)

08/12 07:43, , 3F
現在高中職招生缺額多達六萬,未來會不會延
08/12 07:43, 3F

08/12 07:44, , 4F
伸至大學,倒是顯而易見的事。
08/12 07:44, 4F

08/12 07:45, , 5F
教育如果可以用市場機制決定,許多學校早該
08/12 07:45, 5F

08/12 07:45, , 6F
倒一倒了,也不用硬撐到底~!
08/12 07:45, 6F

08/12 14:43, , 7F
教育絕對不能全市場機制
08/12 14:43, 7F
文章代碼(AID): #14sq8Rbk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sq8Rbk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