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北極種子冷藏站 科技環境 | 2010.06.20

看板Ecophilia作者 (loed)時間14年前 (2010/06/21 13:4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源網址: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5688087,00.html 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北極種子冷藏站 科技環境 | 2010.06.20 "種子冷藏站"入口:http://www.dw-world.de/image/0,,3244422_1,00.jpg
挪威龍宜爾比恩附近的山上,積雪在慢慢地融化,而下面的土壤仍然處於冰凍狀況。這就 是為什麼人們選擇這個高出海平面130米的北極地區作為全球"種子冷藏站"的主要原因之 一。 2008年,由挪威政府發起,全球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實施的高寒山區地下冷庫項目正式投 入使用。經營者稱,截至目前已經在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存儲了50多噸種子樣品。 對種子冷藏庫的修復工作 瑞典農業大學植物遺傳和植物栽培學教授羅蘭‧馮博特默( Roland von Bothmer)每年 來斯瓦爾巴德群島(Svalbard)3、4次。他是能夠出入該種子冷藏庫的少數幾人之一。馮 博特默教授向被挑選出來的幾名來訪者講述了該種子冷藏庫的意義。 在地下冷藏庫的入口處,不尋常的噪音打破了北極的寧靜。在通往儲藏室的約100米長的 隧道內,工人們正在鑽孔。種子倉庫投入使用的第一年,通往儲藏室的入口就因凍土融化 受到損壞,現在正在進行維修。當時人們曾擔心,全球氣候變暖將使建立"全球種子冷藏 站"、保障糧食生產的計畫受到損害。馮博特默教授排除了人們的這一擔憂。他說,如果 發生全球氣候急劇變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的情況,對種子儲藏來說,這個地下倉庫反而 更加安全了。 冰天雪地的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高寒山區: http://www.dw-world.de/image/0,,5669560_1,00.jpg
在各種緊急情況下確保種子安全 第一個倉庫內的自然溫度為5至6攝氏度,在北極這已經是相當暖和的溫度。永凍層的溫度 條件相對溫暖。為該項目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收集種子的植物遺傳學教授向來訪 者介紹說: "這裡都是真空包裝的種子樣品,他們來自丹麥和新德里。種子經過烘乾,含 水量僅為5%到6%。" 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得有關存儲種子的資訊。但種子本身則是儲藏者的財產,通常 種子的所有者是種子公司或農業主管部門。 馮博特默( Roland von Bothmer)教授表示 ,最重要的是必須保存好種子資料的副本,必要時,如原件丟失時,將副本交給業主。 全球種子冷藏站:http://www.dw-world.de/image/0,,5669511_1,00.jpg
地下倉庫還有很多位置 隔壁是中央倉庫,這是真正的種子庫。這裡噪音大,而且要冷得多。溫度計顯示的溫度為 零下17攝氏度。冷卻系統將溫度鎖定在零下 18攝氏度。這應該是冷藏種子超過百年的理 想溫度。馮博特默( Roland von Bothmer)教授說, "我們在這個大廳儲藏著52萬個種 子樣品,但是大廳一大半還空著。如果所有3個倉庫都投入使用,我們可以容納世界上存 在的所有物種。現在這裡就已經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儲存了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各類植物 種子。 "種子冷藏站"內部:http://www.dw-world.de/image/0,,5669530_1,00.jpg
生物多樣性作為糧食安全的保障 馮博特默教授說,即使不發生危及世界的災難,全球種子庫的工作仍然具有意義。目前, 農業領域的植物種類迅速減少,幾千年來適應了特定條件的許多農作物種類已經消失。馮 博特默教授回顧了去年召開的世界糧農組織峰會。他說,"會議提出我們必須在2050 年之 前將糧食生產提高70%以上。與此同時農業用地日益減少。因此,農業必須提高生產效益 ,加強可持續發展。對植物育種和栽培也同樣如此。我相信,植物栽培和植物基因學可以 在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馮博特默認為,氣候變化也使得保障未來基因資源多樣性更為必要。他說,"一些地區將 越來越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則雨水增多。會出現新的植物疾病或害蟲。因此我們需要基因 多樣性,增強植物的抗病害能力,使其適應新的條件。" 冷藏站內的種子標籤:http://www.dw-world.de/image/0,,5669565_1,00.jpg
作者:Irene Quaile / 李京慧 責編:石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65.206

06/21 14:14, , 1F
<愚蠢年代>這部有提到
06/21 14:14, 1F
文章代碼(AID): #1C7lnKRW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