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行為與家庭人口

看板Ecophilia作者 (沉澱)時間15年前 (2008/08/20 14:1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e-info.org.tw/node/36350 文章來自「貧窮女性改變世界工作坊」活動說明, 活動已經過了,但文章內容很不錯,還是轉過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西元2006年,孟加拉葛拉敏銀行(Grameen Bank,Grameen意指鄉村 )的創辦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以發展一個特別 的微型貸款模式,幫助當地窮人擺脫貧窮,因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 榮耀。尤努斯的獲獎,引起世界各國對於微型貸款如何使窮人翻身的 探索熱潮。許多銀行家都很好奇,為何葛拉敏銀行的貸款者中,高達 93%都是女性?而尤努斯卻反過來質疑:為什麼一般的銀行都只願意 貸款給男性?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女性獲得資源,她的家庭會是第一個直接受益 ,譬如:小孩的營養、教育、健康醫療服務,以及較好的生活品質。 此外,由於女性較男性更懂得自助,當遇到不良的生活挑戰,總是第 一個挨餓犧牲的媽媽就會不辭一切勞苦,想盡辦法去擺脫貧窮的困境 。有趣的是,從葛拉敏銀行的統計資料也意外發現,當這些女性貸款 者了解到「家庭人口少一點,生活品質相對比較好」時,結果貸款者 中實施家庭計畫的比例竟然比全國的平均值高出兩倍。這個成功的事 例,經常在全球各地的人口會議上不斷地被提及與討論著。 這段很有趣。比起被動地告知、教育,透過貸款行為能讓貧窮家庭 主動地思考家庭人口的問題。 葛拉敏銀行除了促進女性創業的經濟傳奇外,更促使大量女性投入當 地的公共事務,激發她們參與基層選舉,有效進行社會結構改變的民 主改革。這也驗證尤努斯一貫堅持的信念:窮人不是自己要變窮,而 是社會機制造成的,因此貧窮不是結果,而是因。他期待所有的窮人 走出去,都能擁有無比的信心;而改變結構,窮人就會改變自己的生 活。 相對於這位偉大「銀行家」尤努斯的努力,反觀檢視台灣的金融界, 追求的永遠是利潤與企業版圖的拓大,關心的主題也不脫今天誰又併 了誰的利益糾葛。雖然站在經濟前端,卻看不出對台灣長遠的社會發 展有任何直接助益,而對急需小額貸款以創業維生的升斗小民而言, 更是遙遠地一點相關都沒有。 尤其,這幾年有鑑於企業金融萎縮,而信用卡獲利相對可觀,台灣金 融界因而一窩蜂轉而衝刺雙卡業務。在擴大市場佔有率的激烈競爭下 ,造成發卡浮濫、不當持卡與超額舉債現象。根據葛拉敏銀行公布的 資料中顯示,該銀行於西元2006年有650萬個貸款客戶,總共借出了5 7億2千萬美元,96%為女性,已還款50億又7百萬美,還款率達98.85% ,呆帳少之又少。可以說,這樣的微型貸款政策不僅真的支助了需要 幫助的窮困人家,而且銀行也因為業務的大幅擴展而確實賺到錢了。 相形之下,上述台灣金融界的雙卡政策,不但為社會製造更多的卡奴 ,讓窮者愈窮,同時也讓銀行本身產生呆帳,陷入經營風險,進而拖 累台灣的經濟成長。 因此,透過對孟加拉「葛拉敏模式」的了解與啟發,或許可以協助 我們深入思考,如何去找到台灣的「葛拉敏模式」?如何利用創新的 經濟計畫協助貧窮民眾的發展?如何將經濟事務與公益慈善、社會改 造結合?當然,最終目的是,讓居於經濟底層的弱勢婦女藉由資金取 得的改變機制,得以脫貧、脫困,進而也成為社會有用的參與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61.244
文章代碼(AID): #18gxNFTK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