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環境信託理論與實務論壇

看板Ecophilia作者 (高級雜工)時間16年前 (2007/11/13 19:32),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時間:2007/11/24 - 9:00am ~ 2007/11/25 - 4:00pm 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台北市汀洲路四段88號) 研究大樓一樓 S102多媒體室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報名方式:填妥報名表後以EMAIL或傳真方式報名,報名成功將寄發EMAIL通知。 (報名表下載:http://e-info.org.tw/node/28095 ) 聯絡人:單小姐、溫小姐 電話:(02)2302-1122#18 溫小姐 FAX:(02)2302-0101 Email:teiaet@gmail.com 活動說明: 「福爾摩沙」美麗的島嶼,曾幾何時,在「經濟開發」的大架構下,往昔記憶中蒼鬱的山 林與喧鬧繽紛的大地,傾倒淪陷,灰矇矇的水泥充斥我們的視野,人與自然、與土地的感 情,也漸形生疏。 我們希望台灣的大地,能回歸最初的面貌;也期許關於山林、關於土地美麗的回憶,能夠 持續編寫、傳唱。 重要課題是:如何運用民眾的集體力量,共同參與維護環境生態。 環境信託提供了人民自主性進行土地保護的可能途徑! 環境信託在台灣尚屬於起步階段,完成信託契約的擬定僅算是環境保護的初期工作,接下 來相關法律與制度的健全、棲地營運管理與環境教育規劃帶動民眾參與更是決定棲地是否 能永續經營的關鍵。我們期待本次論壇能作為一個凝聚的契機,讓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能彼 此結識、彼此協助、彼此合作,在不同的地方為這塊土地而努力! 本活動兩全天分八大主題,詳細活動議程請參閱報名表。 (1) 主題一:集民力做永續—環境信託的緣起趨勢與國際概觀 該主題關注環境信託運動發展的整體意涵,為什麼我們要提環境信託? 不僅僅是具有國家級景觀,或是明星級保育物種的地點,都市的綠地、鄉間的原野、這些 在你我周遭的土地,更需要被保護與照顧!「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每個個人 都有權利讓自己生活的場域有更高的環境品質。因此,我們思索的重要課題是:如何運用 民眾的集體力量,共同參與維護環境生態? 與談人介紹: 王俊秀 博士(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孫秀如 女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暨志工中心主任) (2) 主題二:他山之石—英、美、日環境信託面面觀 信託法的概念是來自於英美法系,和台灣法律所採用的歐陸法有所不同,即便有些英國使 用的公益信託法案在台灣並不適用,但公益信託基本的概念卻是不變的。因此,有長久發 展經驗的英、美、日三國其公益信託的發展模式與操作實務,都是我們重要的參考指標。 與談人介紹: 黃心蓉 博士(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丘如華 女士(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邀請中) (3) 主題三:國際行動經驗分享—英國公益信託交流學習 環境信託在台灣尚屬於起步階段,完成信託契約的擬定僅算是環境保護的初期工作,接下 來相關法律與制度的健全、棲地營運管理與環境教育規劃帶動民眾參與更是決定棲地是否 能永續經營的關鍵,因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7至8月間,實地前往英國,除參與英國 信託組織的志工活動外,更深度訪談重要的英國公益信託組織;透過此行至英國,向以信 託推行、棲地管理及環境教育帶領為主題的團體取經,體驗其精神實質操作內涵。 與談人介紹: 彭瑞祥 先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主編) 單德榕 女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與志工中心企劃專員) (4) 主題四:打造永續夢土—棲地經營管理的實務 公益信託是一種取得土地的方式,但棲地保育不僅只是「擁有土地」就可達成,這只是一 個開端,後續的經營管理方才是棲地保育是否有效的關鍵工作。放任荒野自然演替也許是 一種棲地經營的模式,但面對外來強勢種的入侵,台灣原生生物是否有可能在資源環境不 良的狀況下,演替回我們的土地?又,若是溼地最終將走向陸域化,我們是否要刻意去營 造溼地環境?這些相關的細節與實務經驗,是我們在教科書上所學不到的部份。在這場主 題中,即會針對棲地經營管理的經驗、甘苦等進行分享討論。 與談人介紹: 葉再富 先生(關渡自然公園環境部組長) 吳仁邦 先生(台南市社區大學專案經理、前官田水雉復育區助理研究員) (5) 主題五:台灣公益信託的發展—台灣公益信託制度發展現況與解析 對於甫推動環境信託的台灣而言,因考量到民眾的接受度,目前理念推廣上仍需要努力建 立共同的認知。台灣的環境信託,相較於英國與日本的發展,整整落後了近50年。除了因 為國情文化與政治環境的不同與限制之外,政策法律上的配套闕如或不完備也更是主要的 限制因素。 1996年通過的信託法第八章中才正式明文規範「公益信託」的法源依據,然而依信託法第 72條明訂公益信託需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監督,而有關公益信託的許可條件與監督辦法則 在第85條中,明訂交付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之。換言之,若事業主管機關不積極主動訂 定相關辦法時,即便要推動公益信託之法人團體亦將面臨無法可申請許可的困境。 與談人介紹: 黃荷婷 女士(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科長) 詹順貴 律師(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 (6) 主題六:夢土難得? ─ 台灣土地分區問題 環境信託的終極目標是在進行棲地保育,但募集土地的過程中,什麼樣的土地是值得保護 、又怎樣的地主會願意將他的土地交付公益呢? 自從台灣加入WTO之後,農業環境改變,政府以休耕獎勵來鼓勵農民放棄農地;山裡的果 農也轉為造林工作,但更多的狀況是農夫因為年邁且後輩不願再接手務農工作,而放棄了 這塊土地。此所衍生的結果,一是任由土地荒廢自然演替,另一則是土地遭違法開發興建 農舍。不論何種情形,我們必須面對的是台灣整體的土地分區使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又 ,現今的土地管理與使用制度是否真的符合社會現況與需求?無人管理的國有土地,是不 是可以託付民間團體進行棲地經營管理? 在這個時段中,我們計畫由台灣的林地與農地使用與分區現況,來做解析,並討論如何合 法有效的尋得環境信託的土地。 與談人介紹: 李永展 博士(桃園縣城鄉發展局局長) 顏愛靜 博士(政大地政系教授) (7) 主題七:公益或工具? ─ 公益信託推動面面觀 除了『環境』信託外,公益信託尚有許多可能性,在英國就有各式各樣的公益信託組織, 關懷的層面涵蓋社會福利、資訊公開、文化資產保存等。 台灣第一件文化公益信託-「公益信託台北市古蹟保存與發展基金」於2004年即開始進行 ,由建華金控旗下安信信用卡公司於2003年9月發行「台北好玩卡」,將持卡人每筆消費 金額提撥千分之三點五做為公益信託基金,目前由永豐銀行擔任受託人負責管理運用,此 信託基金主要是用於台北市的古蹟修復與教育推廣工作上。但有更多的公益信託反而成了 富人避稅的工具,在這個時段中,我們將進一步了解信託業界進行公益信託的實例分享, 並探討如何落實公益信託的公益性。 與談人介紹: 永豐銀行公司代表(邀請中) 黃子晏 先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8) 主題八:希望的種子 ─ 推動中的台灣環境信託案例 台灣有許多環保團體,一直努力在建構環境信託的案例,例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2000年 創會開始,即在推動環境信託的工作,2006年也獲得熱心地主的支持,捐出台東成功土地 使用權,將土地交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進行管理。在台東地區,尚有生態關懷者協會所協 助推動的鸞山部落森林博物館的信託工作,希望可藉由公益信託的方式,永久保存下這片 閃亮的森林。此外,致力於棲地保護工作的荒野保護協會,也是長期在募集土地,進行生 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的推動。 這一片片的山林,一塊塊的土地,都是台灣的希望種子,期待透過團體之間的案例分享, 來相互協力,共同創造環境信託的大環境。 與談人介紹: 陳慈美 女士(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林耀國 先生(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孫秀如 女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暨志工中心主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 ※ 編輯: weitzern 來自: 123.192.169.20 (11/13 19:33)

11/13 21:12, , 1F
真奇怪,孫秀如,單德榕都還沒結婚,怎麼會叫人家女士...
11/13 21:12, 1F

11/13 21:12, , 2F
這篇文章是哪個火星人打的啊?
11/13 21:12, 2F

11/13 21:24, , 3F
女士,好像無論單身與否,都是對年長女性的稱謂。
11/13 21:24, 3F

11/13 22:34, , 4F
女生在步入老年之前都喜歡被叫小姐的 :p
11/13 22:34, 4F

11/13 23:05, , 5F
題外話 : 我親戚都會戲稱說 ; 人家是資深美少女 或是...
11/13 23:05, 5F

11/13 23:05, , 6F
沒澆水的校花啦XDDD 第二個比較狠XDDD
11/13 23:05, 6F

11/14 07:04, , 7F
偷偷說,第6場是我媽咪擔任與談人喔!:)
11/14 07:04, 7F

11/15 04:29, , 8F
這麼說該捧個人場囉 :p
11/15 04:29, 8F
文章代碼(AID): #17EOjK_W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