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哪些政府的介入方式有助於經濟成長?

看板Economics作者 (JosephWang)時間16年前 (2008/02/26 23:13), 編輯推噓16(16040)
留言56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哪些「經濟政策」是政府應該做,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的? 這個真的是大哉問,不同的經濟學家可能也有不同的看法。 下面嘗試對不同的政策做分類,看看大家對各類政策的看法是否有共識。 首先,政府對於經濟社會的介入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個是「制定遊戲規則」,一個是「維持遊戲規則」,一個是「自己跳下去玩」。 關於「維持遊戲規則」的部分,這個我猜大家可能會比較有共識: 1.保障契約的履行, 2.界定並維護私有財產權, 3.執行集中交易市場的市場規則, 等等。 這個部分,即使是極端的芝加哥學派,也會贊成政府應該執行這些基礎的 「政策」,而且會促進經濟發展。(如果有反例,請補充。) 接下來是「制定遊戲規則」的部分,這個可能就牽涉比較多: 1.價格管制,(包括房租上限、最低工資等), 2.數量管制,(包括進口配額、污染排放上限等), 3.課稅(包括關稅、消費稅等), 4.補貼(包括對廠商的地租稅負優惠、對購買者的補助等) 5.開闢一個新的市場,(例如污染排放權市場、網拍市場等等), 6.拍賣一個自然獨占的市場給某個廠商, 這個部分的話,由於不同的政策有不同的成本與效果, 大家可能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意見。 不過,大體上來說,我猜前兩個政策多數經濟人不會贊成, 中間兩個在有外部性、公共財,或者是獨占的情況會有條件贊成, 至於後面兩個,應該是連芝加哥學派的人也會贊成, (至少最後一個是某位芝加哥死忠派自己的提議)。 不過,沒有列出來的問題是,開闢一個新市場或拍賣, 到底使用哪種遊戲規則才會比較好。這個可能大家會有不同的看法。 最後,是「自己跳下去玩」的部分: 1.政府經營許多企業中的其中一家(教育?電信?), 2.政府獨占經營某些「重要」產業(自然獨占、公共財), 3.政府開發某個原本不存在的產業,並開始經營該產業的第一家公司(華航?捷運?) 這個部分,由於「給定同樣條件下,公營事業比民營事業沒有效率」, 我猜許多經濟人是有條件支持,只有在有公共財、沒有別人能夠出資(大眾運輸) 等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贊成。 這是我粗淺的分類,請大家不吝指教、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5

02/26 23:29, , 1F
02/26 23:29, 1F

02/26 23:31, , 2F
推一下分類
02/26 23:31, 2F

02/26 23:38, , 3F
借轉
02/26 23:38, 3F

02/26 23:49, , 4F
j兄, 借轉至 ntpu-econm92 板, 感謝!
02/26 23:49, 4F
ninmit:轉錄至看板 NTPU-ECONM92 02/26 23:50

02/27 00:10, , 5F
寫的真詳細
02/27 00:10, 5F

02/27 00:59, , 6F
有看有推
02/27 00:59, 6F

02/27 01:00, , 7F
有推有下
02/27 01:00, 7F

02/27 12:17, , 8F
推推 好文要支持 才不會劣文驅逐良文XD
02/27 12:17, 8F

02/27 12:19, , 9F
推好文。當想請問j大 政府透過教育大幅培育
02/27 12:19, 9F

02/27 12:19, , 10F
科技人才以滿足科技業龐大人力需求 這部分似
02/27 12:19, 10F

02/27 12:20, , 11F
乎無法歸納於你的三個分類之中。
02/27 12:20, 11F

02/27 12:39, , 12F
以IT業的情況,是自己跳下去玩"經營"
02/27 12:39, 12F

02/27 12:40, , 13F
但是經營比例或有多, 或有少
02/27 12:40, 13F

02/27 12:40, , 14F
最重要的是, 訓練是企業"人資"得工作
02/27 12:40, 14F

02/27 12:41, , 15F
台灣IT相比於外商, 人資能力太差太懶了
02/27 12:41, 15F

02/27 12:42, , 16F
詳情可以參考外商的新鮮人計劃/在職人計劃
02/27 12:42, 16F

02/27 12:43, , 17F
部分認同e大 政府廣設大學很大一個原因是為
02/27 12:43, 17F

02/27 12:44, , 18F
了解決科技產業人才荒 這算是我國政府較特殊
02/27 12:44, 18F

02/27 12:44, , 19F
的地方 政府對教育掌控力強反過來說彈性很好
02/27 12:44, 19F

02/27 12:47, , 20F
但這部分無法歸於上面的三大分類中
02/27 12:47, 20F

02/27 12:48, , 21F
Oh,no, 我指的並非學校教育而已
02/27 12:48, 21F

02/27 12:49, , 22F
包含政府舉辦的養成班,
02/27 12:49, 22F

02/27 12:49, , 23F
這種東西應該是在正常職涯能夠獲得訓練的
02/27 12:49, 23F

02/27 12:50, , 24F
而不是因為企業懶得花錢,所以政府/員工出錢
02/27 12:50, 24F

02/27 12:50, , 25F
除非政府能夠提供"民間無法有效提供的"
02/27 12:50, 25F

02/27 12:51, , 26F
否則就不該用"更無效率"的形式提供
02/27 12:51, 26F

02/27 12:51, , 27F
教育訓練對IT業來講, 非不能, 不為也
02/27 12:51, 27F

02/27 12:52, , 28F
為什麼我能這麼說? 因我是廣設大學的受害者
02/27 12:52, 28F

02/27 12:52, , 29F
我也上過養成班 (實在是比基礎還基礎)
02/27 12:52, 29F

02/27 12:53, , 30F
當然前提是"如果一個人有好好念大學的話"
02/27 12:53, 30F

02/27 12:53, , 31F
問題是, 如果不想好好念大學, 又去念
02/27 12:53, 31F

02/27 12:54, , 32F
那又是誰的誘因促成的錯? 實在是害人匪淺阿
02/27 12:54, 32F

02/27 12:53, , 33F
個人對廣設大學的批評從沒少過(見政治版) 但
02/27 12:53, 33F

02/27 12:54, , 34F
只是想提醒j大對政府職能的分類有漏洞 提供
02/27 12:54, 34F

02/27 12:55, , 35F
上述意見給他參考。
02/27 12:55, 35F

02/27 12:56, , 36F
囧" 我也只是討論阿, 因為政府真的是用經營
02/27 12:56, 36F

02/27 12:56, , 37F
的態度來看待IT業, 因為不幸我是重點培育的
02/27 12:56, 37F

02/27 12:56, , 38F
那個學校出身的, 學校資源多,教授也用心
02/27 12:56, 38F

02/27 12:57, , 39F
但是這與資源的"有效分配"無涉
02/27 12:57, 39F

02/27 12:58, , 40F
我也不得不發給政府/學校好人卡
02/27 12:58, 40F

02/27 12:58, , 41F
這群人很用心, 但是結果不見得是"適當"的
02/27 12:58, 41F

02/27 12:58, , 42F
不見得只是說, 有待商榷, 不表示反對
02/27 12:58, 42F

02/27 13:01, , 43F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聊很多 有機會開一個討論串
02/27 13:01, 43F

02/27 13:01, , 44F
看板上其他人有何看法(預期批評的聲音會很大
02/27 13:01, 44F

02/28 00:19, , 45F
想請教t大:我們怎麼確保政府透過教育培
02/28 00:19, 45F

02/28 00:20, , 46F
育的一定是「科技人才」呢?又,學子選
02/28 00:20, 46F

02/28 00:21, , 47F
擇往科技的領域發展是因為政府有心引導
02/28 00:21, 47F

02/28 00:22, , 48F
的結果嗎?
02/28 00:22, 48F

02/28 04:12, , 49F
最直接的是透過教育補助鼓勵(或半強迫等)開
02/28 04:12, 49F

02/28 04:13, , 50F
設科技產業相關系所 這部分近幾年玩很兇 尤
02/28 04:13, 50F

02/28 04:13, , 51F
其電機、機械、光電、資工、科管、管科...等
02/28 04:13, 51F

02/28 04:15, , 52F
科系開設最多(當然也被人質疑輕人文之嫌)
02/28 04:15, 52F

02/28 04:17, , 53F
你最後一句無法回答(又要扯到直接因果 很煩)
02/28 04:17, 53F

02/28 04:28, , 54F
這是先前的參考資料http://0rz.tw/f33H4
02/28 04:28, 54F

02/28 04:29, , 55F
可直接跳到最後看其結論
02/28 04:29, 55F

02/28 12:17, , 56F
感謝回應!
02/28 12:17, 56F
編輯推文。 ※ 編輯: josephtyw 來自: 140.112.150.205 (05/07 08:53)
文章代碼(AID): #17n2oew-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