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要讀經濟史? @賴建誠

看板Economics作者 (肥了 囧)時間17年前 (2007/04/22 23:4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賴建誠 1952年生 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專攻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如果你想當個好經濟學家,做些有貢獻的事,讀經濟史有幫助嗎?我的學識和聲望不足以 說服你,我先介紹Donald McCloskey的基本論點。他從哈佛取得博士學位後,到芝加哥大 學擔任經濟史教授,寫了許多文章與專書,擔任過經濟史學會的會長。更特殊的是,他經 歷過痛苦的易裝癖與變性手術,把Donald改為女性的Deidre,詳見他的自傳Crossing( 1999年芝加哥大學出版)。他∕她的著作還包括性別研究與修辭學,詳見她的個人網頁。 我要推介他那篇1976的名作〈歷史對經濟學有用嗎?〉(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4(2):434-61)。McCloskey認為歷史對 經濟學可以提供五項功能:(1)更多的經濟事實,(2)更好的經濟事實,(3)較好的經濟理 論,(4)較好的經濟政策,(5)較好的經濟學家。這篇經濟史學界必讀的文章,30年之後還 有相當的可讀性,請欣賞他的文筆與博學,以及文章後面所附的138項書目。歷史對經濟 有用嗎?McCloskey的答案是:當然。以古人來說,史密斯、馬克斯、馬歇爾、凱恩斯、 熊彼德的著作裡,都有明顯的歷史面向,這些人物的著作,轉而在歷史留下重要的軌跡。 以下是我對這個題目的看法與見解,先舉九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例,他們都做過與歷 史相關的研究。(1) Paul Samuelson晚期有不少分析經濟史與思想史的重要文章。(2) John Hicks寫過一本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1969)。(3)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的著作裡,有濃厚的歷史思維。(4) Milton Friedman寫過《美國貨幣史, 1867-1960》(1963)。(5) George Stigler是經濟思想史學界的大老,他是Mark Blaug在 哥倫比亞大學寫李嘉圖(David Ricardo, 1772-1823)方法論博士論文(1955)的指導老 師。(6)芝加哥大學的Robert Lucas Jr.,大學主修歷史。(7) Arthur Lewis在1979年以 經濟發展學獲獎,寫過幾本經濟史的著作。(8) Simon Kuznets (1971)與 Theodore Schultz (1979)這兩位得主,在著作中也常運用歷史證據。 二次大戰後,各國的經濟學教育深受美國影響,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留學生。在美國攻讀 博士學位期間,若沒讀過經濟史,回國後自然不會看重這個學門。日本經濟學界從戰前起 ,就深受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影響,經濟史與思想史至今都還是必修課。 為什麼戰前也深受歐洲影響的美國,會把經濟史改為選修或甚至廢止呢?第一,美國學界 的實用主義傾向濃厚,高等教育的學費高昂,學生傾向選擇可以立即運用的知識,因而普 遍認為經濟史沒有用。第二,1950年代之後的經濟學,愈來愈自然科學化,數學與統計大 量引入後,吸引許多理工科的人材投入,以文史取向的經濟史就被輕視了。第三,開發中 國家的學生湧入美國,重點放在學習最新的技術,老掉牙的經濟史無人問津。第四,經濟 史學界在1960年代之前不夠爭氣,由老式的制度學派掌控,他們的視野、論點、教材、著 作都缺乏競爭力。 1950年代末期,計量經濟史學開始發展,經過30多年的努力,Robert Fogel與Douglass North在1993年,以經濟史的研究得到諾貝爾獎,這個學門才得到基本的尊嚴。現在哈佛 、耶魯、MIT、芝加哥、史丹佛、柏克萊都有經濟史名師,這個學門總算有點門面了。 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他們走對了計量史學之路:把經濟理論、統計方法、數學模型, 用來探討歷史的經濟面向,自稱為Cliometrics(Clio是希臘的歷史女神,metrics是計量 衡量學的意思),或Historical Economics(歷史經濟學)。這和使用敘述手法、簡單圖 形與表格說明的傳統經濟史研究迥異,對一般的經濟學者而言,雙方也比較有共同的語言 與溝通的平台。 那麼,簡要地說,歷史對經濟學有什麼用呢?計量史學者一直努力要說服經濟史同行:把 統計方法、經濟理論、數學模型引入經濟史,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這項努力大概成功了 。現在計量史學者應該反過來,要努力說服經濟學界:把歷史研究引入經濟學的分析中, 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要辯護經濟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有效的經濟學理,是根據事實來提 煉出有用的概念,那麼現代的經濟學理視野,必然會受到觀察樣本的限制。歷史的重要功 能,就是開闊認知的可能性。歷史能提供許多過去的精采現象,是眼前所不易觀察到或想 像到的。 就像研究古生物,能幫助生物學家對演化過程的了解;就像研究古代地質學,能幫助理解 地球的長期發展特性;就像研究冰凍層,能幫助理解地球暖化的問題。人類過去的經濟活 動中,必然有許多嚴重的失業問題、景氣循環問題、物價膨脹∕緊縮、貨幣供需失調現象 ,是現代無法觀察到,也不是現代理論所能充份解釋的。 歷史可以輔助目前觀察樣本的不足,也能提醒現代的經濟學家,當今的理論仍有許多無法 充份解釋的現象。經濟史學者透過集體努力,彙編了更豐富的史料與文獻,我們現在擁有 比過去更多的統計數字,有更多元的歷史觀點與分析工具,能肯定地說:我們比所研究的 對象,更了解他們的時代。舉個具體的例子,如果你要掌握惡性通貨膨脹的特質,20世紀 上半葉的德國經驗沒必要去了解嗎?歷史是社會的實驗室,產生過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經 濟事件,過去的事情不全然是垃圾。 我兒子讀小學時,問我在經濟系教什麼課?我說:經濟史。他的反應很正常:這不是沒有 用的東西嗎?別人都在研究股票和房地產,你為什麼做這種奇怪的事,難怪我們家這麼窮 ,住這麼舊的房子,也沒有好汽車,讓我沒面子和父母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同學相比。 我說:那只怪你投胎前沒觀察清楚。接著我問他:你看過《鐵達尼號》電影,覺得好不好 看?他說很好看。我說:每個時代都有精采的事,不一定會在其他時代重複發生。電影公 司找到《鐵達尼號》這個好題材,引起全世界觀眾的熱情,不也是大賺一筆嗎?會比研究 股票差嗎?我就是靠經濟史吃飯的,你身上的每件東西、每項玩具、每頓飯都是歷史提供 的。 我只能用這種粗暴的手法,讓自己的小孩噤聲,但也擔心這會成為他日後嫌惡歷史的深層 潛意識(被迫屈服於無法認同的事情)。過去的事不就過去了嗎?未必。我到了55歲,才 更明白孩童與青春期的成長經驗,到現今還在操控我的想法與行為。猶太人會忘記歷史嗎 ?當然不會。如果你想當個好經濟學家,怎麼有權利輕視經濟史呢?你會說:我當然有權 利,因為我根本就沒興趣。那就說不下去了。 現在換個話題:經濟理論會影響(經濟)歷史的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子很多。例如 李嘉圖主張自由貿易,認為可以讓各國的資源交流,使各國的工資與物價水準逐漸拉平。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全球化的過程。經濟史學者從1980年代中期起,有不少人投 入這個題材,現在已有明確證據顯示,李嘉圖的理論是對的。Friedman與Schwartz 的《 美國貨幣史》(1963),也是用來支持貨幣數量學說的重要研究。 反過來問:經濟史的研究會影響或修正經濟理論嗎?答案也是肯定的,舉一個顯例:1950 年代起,經濟發展與經濟成長理論迅速興起,如果沒有經濟史的研究作根據,成長理論學 者怎能掌握英國經濟的長期變動特質,並據以提出成長模型?如果對俄羅斯與日本的經濟 發展,沒做好充份的歷史理解,怎能臆造出農業國家的經濟發展機制與雙元成長模型? 若有機會,你可以問那些在第一線工作的理論家,尤其是研究經濟成長的學者,例如 Paul Romer或Robert Barro,問歷史知識對他們有什麼用處。你大概也願意相信,愛因斯 坦對哥白尼、伽俐略、牛頓的貢獻應該都很熟悉吧。 其實歷史知識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在歐洲一直沒有人懷疑過,1950年代起,美國執世界 科學牛耳之後,由於她的實用主義傾向,加上第三世界留學生的急切心態,才把歷史的重 要性壓縮到另一個極端。現在的經濟學已經過度數學化和邏輯化,在電腦模型建構出來的 理論,未必有實際的解釋意義。倒不如在人類的共同遺產裡,找尋廉價實惠的史實,作為 分析的對象,這對經濟理論的推展,反而是最可靠的投入要素。 若從亞當史密斯算起,經濟理論的發展至今還不到250年,其中有較重要發展的時期,是 1900年之後的事。人類的文明史若以5千年來算,各大洲、各地區、各國所發生過的有趣 經濟事件不知凡幾,現代經濟學家所能掌握的理論工具,還遠不足以解釋這麼複雜的現象 。E. Ray Canterbery說:“Mathematics brings rigor to economics but history prevents it from succumbing to rigor mortis.”(數學把嚴謹帶入經濟學,但歷史讓 經濟學免於被數學的僵硬壓垮)。 為什麼要在電腦裡,一味追求符合數學的特性,以人為的方式建構純邏輯的理論,而不顧 慮這樣的模型,是否有解釋真實世界的能力?為什麼不問問我們的祖先,看他們發生過哪 些難題與趣事,看看現今的理論能否幫他們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否從祖先的血淚經驗 ,來改善現今理論的不足,擴展思考的視野。這種觀點在冰島詩人Einor Benediktsson的 作品中,表達得很貼切(引自McCloskey 1976:453): To the past you must look, If originality you wish to build; Without the teaching of the past, You see not what is new. 如果經濟史真的那麼重要,為什麼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入?第一,很多人認為這個行業看不 到前景,就業困難。以美國為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對經濟史的人材需求不高,但1990年 代之後就不同了。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每年都會公佈當年的最佳博士論文獎, 刊出論文摘要與評審報告,以及這些生力軍目前的職位。經濟史是個沒前途、無就業機會 的行業,這種觀點在Fogel與North得到諾貝爾獎之後就改觀了。 第二,經濟史的研究不夠科學化,顯現不出經濟學在模型與計量方法上的驚人分析效果。 其實經濟史是一門應用經濟學,Cliometrics(計量史學)的主要訴求,就是把經濟理論 與統計方法,運用在歷史題材上。如果你稍微翻閱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季 刊內的文章,大量運用計量方法的程度,恐怕會超出你的想像。 第三,研究經濟史太麻煩,要到處找零碎的史料、殘缺的統計數字,弄得滿身大汗吃力不 討好。此外,理論模型所要求的變數,很不容易找到對應的資料;更討厭的,是要花很多 時間,去了解研究主題的時代與社會背景,要做很多投入還不一定能得到預期的結果,投 資報酬率太低。 第四,如果我的數學能力好,統計觀念強,在機會成本的考量下,當然選擇在電腦前、桌 子上、飛機上、咖啡館裡、汽車內就能完成的模型推演,既省事又優雅科學,何必把全身 弄髒,去做缺乏科學美感的經濟史?再說,如果我在兩方面有相同能力,寫一篇經濟史的 精力,早就寫出好幾篇純邏輯推演的文章了。 第五,缺乏滾雪球效應。如果我經過一家餐廳,只見小貓兩三隻,通常會選擇另一家排長 龍的。原因很簡單:經過這麼多人的檢驗,是香花還是毒草早就清楚了。除非我品味特殊 ,怎麼會在冷門領域裡浪費時間與精力呢?但我也常提醒自己: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如果 不比別人強,那就跟別人不一樣;太多人淘挖過的金礦,就不必去湊熱鬧了。Fogel和 North在1950-60年代讀博士班時,勇敢選擇超冷門的經濟史,才有機會在1993年得到超額 的報酬。 如果你的歷史感受力不錯,能寫簡單的數學模型,會操作初級的統計軟體,肯流汗挖掘歷 史材料,那就可以考慮選擇這個行業,應該會比在主流領域容易存活。如果你建構數學模 型的能力比喝開水還容易,也能在主流經濟學門裡出頭,那為什麼不考慮把經濟史當作第 二專業,享受重新詮釋歷史的快感,說不定還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驚奇呢。前面提 過的幾位大師級人物,也走過這條路線,營造出古今貫通的添翼效果。 -- Ptt2: 城市之戀 --> 文教專區 --> JustReadClub 書香 ◎一段愛與閱讀的故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51.153 ※ 編輯: pzs 來自: 220.139.251.153 (04/22 23:46)

04/23 01:21, , 1F
賴教授的文章豈有不推的道理^^~
04/23 01:21, 1F

04/24 10:37, , 2F
他長得很像...工友...
04/24 10:37, 2F

03/31 17:37, , 3F
推書 世俗哲學家
03/31 17:37, 3F
文章代碼(AID): #16AuCTN7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