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新聞]台灣財富匯集黃金四縣市

看板Economics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3/02 08: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36 (看更多)
Orz 好慘,偷閒回 : 你完全模糊焦點 : 首先我跟你的共識是1.服兵役浪費人力....但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 但癥結點在於你認為就算服國防役 仍是勞民 : 但重點在於服國放役的不必浪費學校所學 : 服一般役期的役男 這一年多的經歷是沒辦法寫在履歷表上的 : 但服國防役的役男 這幾年的役期卻是可以寫在履歷表上的 等於沒在服役 : 沒有工作經驗的話 哪個剛畢業的畢業生不是勞民? : 就算公司五年之後倒了 : 服國防役的役男工作經驗還是事實 更是經驗的累積 : 就像聯友 廣輝被併了 原有員工要離職 : 但這些員工的工作經驗就是真實的工作經驗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也許你認為國防役對於理工科學生是德政? 全台有多少的電子公司,而有多少的理工科學生 然後又有多少的正常公司被歸屬於電子公司而有足夠名額容納 竹北、竹東附近有些傳產,比方說本來做電線,改做電腦的電源線 就可以鑽縫找役男替死鬼 對於我還在學校的時候,因為我們算是頗幸運的一群,同學的國防役幾乎都是正常的學校 工作之後就會了解 國防役對於台清交成+中字的理工科學生也許是個德政 但是一個被限期並且限制產業的工作機會下 個人能有多大的機會選到正常的工作? 絕大部分都是被凹暴 所以之前新聞說立委要求開放法商科系也可以國防役 我在竊笑,這些東西只是給不肖廠商偷機的用途居多 拿4年的歲月去換鳥不生蛋的工作經驗+浪費生命體力,跟裝傻2年+認真2年 也許沒服過國防役的人會覺得前者比較好 可惜的是真正能服國防役的不見得覺得這個政策是個利多? : 我覺得上述的論點有兩個問題 : 1."高科技"產業負擔社會責任之後 那之後呢? : 一項產業扶植政策必須要有落日條款 而不是一延再延 加碼再加碼 同意,而且本來就沒有一延再延、加碼再加碼的情況吧? 而且這些產業絕大部分都外移到更優惠的中國大陸 台灣的優惠條件其實很有限 最好的經營條件是抓台灣的人,在中國大陸的優惠條件下研發或者生產 : 2.均衡的產業政策是在制度上改革 而非針對某單一產業 : 我今天在質疑"高科技產業"的扶植政策 : 並不是意味著政府應該扶植下一個"特定"產業 : 正如同我舉例的 台灣有相當多的產業有國際競爭的本錢 : 那麼應該思考的 便該是整個制度的輔導 : 例如中小企業需要的是資金 那麼除了信保基金之外 更該有更佳的創業貸款政策 : 當中小企業成長之後 需要的是人才 那麼整個國防役就該擴及到中小企業 : 諸多的政策是將只投注於"高科技"產業的資源分散在制度上 : 而非單一產業 : 上述兩個論點 都顧及社會責任與公平 : 當重新思考"高科技"產業的公平性時 : 並不意味著要創造出另一個不公平的產業或制度 : 另外 : 何謂然後咧?? : 就算不去扶持其他產業 : 亦能用於彌補財政赤字 : 你無須擔心這問題 : 你不能以政府原先扶持"高科技"產業的模式 : 也認為下一個特定產業扶持模式也必定如此 : 來捍衛你的論點 : 此外 : 我對高科技產業扶植政策的意見 : 跟你喜不喜愛沒有關係 : 高科技產業跟其他產業一樣 : 都是努力的為經濟做出貢獻 : 只是高科技產業該把一些資源7留給其它產業了 將來該如何的確不是我們要擔憂或者考慮的問題 但是當政策尋求支持的時候 使用的鼓勵條件並不能違背現實阿 就像是你之前有提,也許怎樣怎樣,我們的所得稅可以調低等等 我明白你的原意僅只是作為比喻 然而當在說服別人尋求支持時,這樣的論述會違背正當論述的條件 例如過去討論國民年金,就會單純提到把某黨營私的錢拿來使用就夠了,不會影響財政 或者是現在討論健保、教改,也會提到把某人的家產拿來充公就夠用了 這樣的論述所表達的是效率分配的"明顯"提升 然而政策真正在執行的時候,是否有相符合的成效? 這當然是需要考慮的 我所指的是 這樣的政策如果是訴求公平賦稅,當然是個合理而且具體的直接目標 然而如果牽扯其他的目標,比方說有些論述會提到,假如收回這些補助 就會百業興盛、萬事太平,同時直接下假設是這些高科技員工"竊取其他產業利益" 不僅訴求有問題,因果也有問題 我想,這應該不是個符合現實而且合理的理由吧? 很顯著的事情是,大家都是薪勞,哪邊給錢多就去哪邊,如此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186.210
文章代碼(AID): #15vtFEjk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4 之 36 篇):
文章代碼(AID): #15vtFEjk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