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碟評]陳奕迅:保持自我本之色 對得起聽眾對得起自己

看板Eason作者 (很不安 怎去優雅)時間17年前 (2006/11/30 20:4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載自Easyjoint Intl' Fans Club的forum (但其實又是轉載自大陸的tom.com) (一)陳奕迅:保持自我本之色 對得起聽眾對得起自己 (2006年11月28日16時03分  Tom 專稿   大地) 許多人喜歡譚詠麟都偏愛他早期的一些專輯,而我則對他在九十年代初的一張 《情心義膽》頗有好感。論形式,用口白加概念連接的方式,在《愛情故事》 中他就做過。論歌曲的搭配和選擇,也基本不出老校長頂峰時期的班底。可是 為什麼總叫我如此喜歡呢?想來想去,原來是一種成熟的美感。從八十年代和 哥哥一輪爭霸下來,除掉不良的影響,起碼得以證明這兩人的實力絕對是超級 巨星的水準。所以在九十年代初期,譚詠麟要成心去做一張和以前類似風光的 唱片,不是不可能。而《情心義膽》折射出來的心態和精神,卻可以看出一個 歌手想做自己的內心鬥爭。整張唱片的風格、形式、歌詞以及理念,都不再是 年輕時那麼浮躁。高峰過後的思考,不是給人帶來唏噓的感慨的,而是激勵著 藝人自己向下一個目標出發。 陳奕迅向來喜歡模仿譚校長,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巧合。就像他現在加盟環球公 司,更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巧事。進入新世紀以來,粵語歌壇基本都是陳奕迅的 天下。如果他願意,在公司的打造下他可以再拿出起碼三張會在街頭熱賣傳唱 的專輯。然而正是身處無限風光最險峰之時, Eason居然沒有選擇在有保護設 施的情況下停留山頭,做一覽眾山小的勝利狀。反而縱身一躍,徒手開始攀登 另一座看似危險的山峰,把驚呼留給看客們,把刺激送給自己。過檔環球唱片 不是宣傳和重視的單一問題,在新東家手下陳奕迅可以自己選擇合作夥伴,自 己選歌製作好以後再交給公司發行。獲得最大的自由度的同時,一個新的陳奕 迅就這樣誕生了。 回頭再看陳奕迅三張唱片(Life Continues顯然超過了EP的承載能力),他的作 品已經充分地體現出歌手與製作班底之間的默契與合拍。在製作班子的推動下 ,Eason也慢慢有脫離"人肉點唱機"的跡象, 隨著女兒的出生不斷有自己的作 品面世,加大自我的空間。從音樂性上與傳統的公司作坊產品拉開距離。而在 長期的合作中,幾位詞人更清楚地把握到歌手所需要的表達內容。從 Eason自 己的角度來看,父親的事件和女兒的出生也給他的人生帶來前所未有的觸動, 想要表達的情感和心緒大大有別于在英皇時期的作品。各方面的條件夾雜在一 起,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擁有自我思考的陳奕迅來,繼而帶來我們對他新作如此 心急的等待。 《What's Goin On…?》 向全世界提出疑問,相信這就是他當前心境的反映。就像他最近的一些行為一 樣,多少愁腸都化相思淚,用其他方式的思念來轉換自己的情緒,未嘗不是一 種好方法。《裙下之臣》又得黃偉文妙筆,很久都沒見他用暢快而抵死的筆調 去描述女人。女人的柔美和男人為之的瘋狂對比出死心塌地的臣服感。鬼片中 慣用的陰風效果吹起了癡心人心中的熱火,依稀見到當年 Wyman在李蕙敏詞中 的影子。派台歌曲不能完整地表達出Eason在專輯中的變化,於是 《最後的嬉 皮士》承擔了拉開序幕的任務。這首歌初聽似乎沒有梁翹柏應有的水準,多聽 幾次之後才發覺搭配歌詞的不協調的美麗。復古的內容和熱鬧的Band Sound才 是亮點所在。怪異的節拍是Eason最拿手的功夫之一, 酣暢淋漓的演唱也許會 減輕他在其他方面的壓力。對照後面的《心深傷透》來聽其中的用意更加明顯 。一個是過時嬉皮士,一個是現在的混世青年,行為不羈內心彷徨,放蕩的背 後總是隱藏著更大的苦楚。想一下有多久沒有聽到陳奕迅唱類似的搖滾曲?記 不得了吧!你有壓力我有我的壓力,抒發出來是不是會好些呢? 操起吉他和樂隊玩個痛快不等於陳奕迅放棄了在慢板歌曲的爭奪。注意,這裏 說的是慢板而非情歌。早在前面幾張專輯中他就不願在傳統的濫情歌曲裏墮落 。每一次溫柔的背後都會品出他想要表達得更廣更深的內容。《垃圾》翻唱出 的豔麗畢竟還是別人的作品,這次Eason終於擁有了《白玫瑰》。“一撮玫瑰/ 模擬心的喪禮/前事作廢當我已經流逝”, 令人想起之前演唱會裏他的黑色打 扮。倒是作詞寫的是臺灣著名詞人李焯雄,帶給大家很多猜測上的歡樂。他應 該寫不出如此到位的粵語作品,是林夕還是Wyman借別人的名字出手, 猜度中 樂趣自生。然而還沒等聽眾得出答案,《黑擇明》挾著大氣的弦樂背景和搖滾 骨架走出來,再度把人帶回到黑暗的氛圍裏。不知是不是身邊事影響了心境, Eason好多次都有種置死地而後生的快感體現在歌中。 黑暗的另一頭是光明,得溫暖時且溫暖。令人動容的陳奕迅總是存在那些溫情 的歌曲裏。《富士山下》並沒有成為第一輪派台歌曲,卻拿出和《夕陽無限好 》一拼高下的水準。細語般的演唱早就化情感於無形之中,真假音的轉換聽得 出Eason嗓子好起來之後的吸引力。最好聽的當屬《不如不見》, 簡單而傷感 的旋律出自陳小霞,林夕再一次寫下:"越渴望見面然後發現/中間隔著那十年/ 我想見的笑臉只有懷念/不懂怎去再聊天/像我在往日還未抽煙/ 不知你怎麼變 遷/似等了一百年/忽已明白/即使再見面/成熟地表演/不如不見"。《十年》給 人的唏噓滄桑感再度浮現在眼前,把十年以後的情感用“不如不見”做了一個 徹底的了斷。陳奕迅自己作曲的歌曲大多被放到最後,《解藥》不如《粵語殘 片》得人心,借老電影電視劇復活懷舊的情感,正符合目前很多文藝青年的要 求。 不過由於歌曲風格照顧的層面太寬,內容跨度偏大,以至出現某些不夠協調和 完整的情況。幸好並不影響整體優秀的表現。在這張專輯當中,陳奕迅繼續表 現出一個高素質歌手的本色。回歸Band Sound的純真感是他真性情的表現,而 在歌曲的選擇和取向上的反潮流,卻是他大將風度的體現。如今的他已經不需 要用什麼銷量或者金曲來證明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心和聽眾的愛才是最重要的 東西。 -- E. Edward Grey: Look, we can't do this 24 hours a day, 7 days a week. Lee: Why no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40.79 ※ 編輯: Bocaj 來自: 61.230.140.79 (11/30 21:08)

11/30 23:50, , 1F
推好文,也很高興看到Eason在音樂上的自由度與空間加大 =)
11/30 23:50, 1F

12/01 09:37, , 2F
推~我也覺得不如不見跟明年今日/十年對照起來很有感覺 >w<
12/01 09:37, 2F

12/01 09:42, , 3F
借轉個人板...
12/01 09:42, 3F
文章代碼(AID): #15RjBCVJ (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