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地球生病了4/23用行動愛地球 百萬森林種樹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 (武士一陸)時間13年前 (2011/04/11 14:29), 編輯推噓10(1008)
留言18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ewActivity 看板 #1DefvwR4 ] 作者: chen5416 (武士一陸) 看板: NewActivity 標題: [活動] 地球生病了4/23用行動愛地球 百萬森林 種下未來之樹 時間: Mon Apr 11 14:23:52 2011 ※ 前言 地球真的生病了 2011.2.22 這天 紐西蘭 發生了大地震 2011.3.11這天 日本 也發生了大地震 最近幾年各地都氣候異常 亂用地球資源 把地球破壞的體無完膚 現在我們被大自然反撲 要開始復原地球的風貌 要不然可能以後人類很難在生存下去了!! 所以我們要開始保護地球做環保 讓地球恢復以前的美麗的樣子 ※ ========================================================================= 種樹的好處非常多,意義也很深遠。 1.地球溫暖化現象有1/3是森林不當砍伐所造成的。 2.森林是碳循環的中心,它們吸取二氧化碳,再將碳轉化到樹葉和樹根,並且儲存在木頭 裡達數世紀之久。 3.樹根能抓住土壤,讓土壤不流失,並增強蓄水的能力。 4.一英畝(0.41724甲)成長中的森林,每年大約可以吸收8噸的二氧化碳,這差不多是燃 燒3噸的煤或1,000加侖的汽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 5.美國維吉尼亞州亞靈頓郡的「應用能源服務公司」,捐助200萬美金,在瓜地馬拉面積達 385平方哩(10,161.5甲)的土地上種5,200萬棵樹,大約可吸收1,500萬噸的二氧化碳。 這是該公司在康乃狄克州卡斯維爾郡建造一座新電廠,在電廠運轉期間所排放的二氧化 碳的數量。 6.樹木能提供我們涼蔭,引來飛羽、昆蟲,增添視覺美感,讓生活較為寫意。 ★ 活動單位: 中華彩虹天堂協會 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 ★ 活動地點: 台北市木柵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 ★ 服務內容簡介: 請看報名表 http://ppt.cc/6!7U ★ 聯絡人及聯絡方式: 0980753359 以撒 0985475430 秀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32.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32.12

04/11 17:49, , 1F
有點不懂地震為何代表地球生病了...
04/11 17:49, 1F

04/11 18:32, , 2F
地震如何如何,的確是誤導人
04/11 18:32, 2F

04/11 18:40, , 3F
不反對種樹,但好想問種樹能防止地震發生嗎?
04/11 18:40, 3F

04/11 19:07, , 4F
不懂+1= =
04/11 19:07, 4F

04/11 19:23, , 5F
有些活動都把一些不相干的災害連在一起...
04/11 19:23, 5F

04/11 19:44, , 6F
轉環境版才對唷XDDDD
04/11 19:44, 6F

04/12 10:16, , 7F
地震是地球的正常活動吧
04/12 10:16, 7F

04/12 11:07, , 8F
哪天不地震了才是地球生病的時候吧 XD
04/12 11:07, 8F

04/14 01:45, , 9F
這個活動很誤導耶= =
04/14 01:45, 9F

04/15 00:07, , 10F
樹根的抓地能離什麼時候變得那麼誇張了?XD
04/15 00:07, 10F

04/15 00:07, , 11F
      力
04/15 00:07, 11F

04/15 16:27, , 12F
很多OO人認為樹根可以直達地心阿 種樹治地球百病捏
04/15 16:27, 12F

04/16 22:19, , 13F
"地震不一定是暖化結果 但暖化一定會增加地震頻率威力"
04/16 22:19, 13F

04/17 11:50, , 14F
樓上的是哪裡看來這論點的?
04/17 11:50, 14F

04/17 13:51, , 15F
是說暖化令冰川消融,使地殼上的質量分佈改變,經由地殼均
04/17 13:51, 15F

04/17 13:52, , 16F
衡的過程引發構造運動? 不過這樣的應變在數十年的時間尺度
04/17 13:52, 16F

04/17 13:54, , 17F
下應該不太顯著吧?畢竟冰川消溶速率快很多
04/17 13:54, 17F

04/17 13:58, , 18F
是否"一定"增加應該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
04/17 13:58, 18F
文章代碼(AID): #1Def-jOt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