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火星上的撞擊痕跡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 (軟趴趴蕃薯人)時間13年前 (2011/03/09 12: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火星上的撞擊痕跡 The scars of impacts on Mars ESA, Mars Express, 2011年3月4日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的火星快遞(Mars Express)傳回火星男半球 一個長型撞擊坑的最新影像。它坐落於Huygens盆地南邊,可能是被一連串的砲彈般的物 體以低角度切割而成。 廣大的Huygens盆地直徑約有450公尺,位於充滿坑洞的南部高地。這個區域有許多的撞擊 痕跡,但或許沒有一個比這個長型的坑洞更加引人好奇。 其中一個坑洞在新的影像中被發現,影像在火星21°S / 55°E 的位置涵蓋了133 X 53公 里的面積。這樣的場景在2010年8月4日被拍下,相機可辨識的最小物體大約是15公尺寬。 這個尚未命名的長型隕石坑位於遠大於它的Huygens盆地南方。它約有78公里長,在一端 寬10公里而另一端寬25公里,深度約有2公里。 隕石撞擊坑通常是圓的,因為造成坑洞的撞擊體在撞擊造成的衝擊波前會向四面八方爆炸 。那為什麼這個坑是長形的呢?線索來自一旁在撞擊初期被拋向外面的覆蓋物質。這些噴 出物的覆蓋層塑造出蝴蝶翅膀的形狀,有兩個清楚的瓣。這暗示了有兩個撞擊體,可能是 一個完整個體的兩半,一同於此地猛烈的撞擊地表。 這個隕石坑本身有三個較深的地方,可能顯示有兩個以上的撞擊體。此外,第二個長型的 隕石坑位於它的北北西方,在較寬廣視野的影像中可以發現他們兩個位在同一條線上,加 強了這些構造是一連串的撞擊體所造成的這種想法。 在1980年代早期,科學家提出長形撞擊坑是一連串軌道碎片因軌道隨時間衰退而形成。當 這些碎片向下迴旋,最終將會以低角度撞上行星,鑿出長形的隕石坑。 這個特別的噴出物覆蓋層也包含了許多小的坑洞,指出它的原型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形成, 後來變成其他隕石的撞擊目標。另外,也有幾個小的溝渠在覆蓋層上,暗示這些撞擊是 發生在富含揮發物質—可能甚至是水—的地方,在撞擊的高溫下融解且向外流逝。 在東側的隕石坑緣下方有兩個形狀相當完整的深坑,他們深入到噴出物的覆蓋層,因此他 們必定是在大隕石坑形成之後才出現的。雖然他們的尺寸有4公里和5公里,但這些較小的 隕石坑並沒有顯示任何有水存在的跡象。 在北邊則有另外一可能更老的隕石坑,因為蝶形噴出物覆蓋層已經流入其中。 幾處山崩已經修飾了陡峭的坑口邊緣,在兩個較小的隕石坑邊緣上最能清楚看見,只有少 部分被保留,其餘部分都已經崩落。 這些長形特徵的形成可還沒結束:火星的月球Phobos在幾千萬年內將栽進火星,在墜落的 過程中分解,並且可能在行星表面形成新的撞擊續列。 原文網址: http://www.esa.int/esaMI/Mars_Express/SEMTK5VTLKG_0.html 翻譯 紀權窅 2011/3/9 am 12:39 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tiggergeo/21822818 -- 原文網址有漂亮的照片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6
文章代碼(AID): #1DTmUU-M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