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太陽黑子「不健康」 2016年或對人類「說再見」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 (sta0715)時間13年前 (2010/09/17 23:44),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nownews.com/2010/09/16/91-2647174.htm NOWnews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9月15日(北京時間)報導,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黑子的磁場 在過去20年內呈穩步下降趨勢。按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到2016年,太陽表面的黑子將變 得了無蹤跡,並將維持至少數十年。此一現象上次發生時,正是17世紀地球的長時間低溫 期。 黑子看上去就像太陽光球中的一些深暗色斑點,其磁場比周圍強,溫度比周圍低,是主要 的太陽活動現象。太陽黑子活動存在著明顯的週期性,平均為11.2年。其中,在開始的4 年左右的時間裡,黑子會越來越多,活動劇烈,其數值達到極大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 峰年;而隨後的7年時間裡,黑子活動逐漸減弱,數目也越來越少,在達到「極小值」( 甚至可為零)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 太陽活動谷年可看做是一個新週期的開始年。在天文學家對黑子活動從1755年開始標號統 計至今,應是迎來第24個太陽活動週期的時候。而最近的一個太陽黑子極小值,截至去年 也應徹底結束。但奇怪的是,科學家們發現,本次太陽極小值居然延續了超過26個月,而 其通常只會延長約16個月,26個月無疑破了本世紀內延長時間的紀錄。據提交給國際天文 聯合會的一份報告稱,太陽黑子的磁場強度出現減弱這一現象,正是太陽黑子極小值時期 被「拖長」的原因。 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國家太陽天文臺,馬修‧佩恩與威廉‧利文斯頓自1990年起便利 用「塞曼分離」測量法對太陽黑子的磁場強度進行研究。在探測了1500個太陽黑子後,兩 人得出結論:黑子的磁場從約2700高斯降至2000高斯。《科學》雜誌指出,切勿認為700 高斯的降值不多,要知道,地球的平均磁場還不到1高斯。 儘管磁場降低的原因至今未明,但據利文斯頓推測,按目前的趨勢一路發展下去,不用到 2016年,太陽黑子磁場就會跌至1500高斯。因為1500高斯已是產生黑子的最小極值,屆時 ,黑子們恐怕將不復存在。 在人類的歷史上,這種現象並非首次發生。在1645年至1715年間,太陽黑子一直呈「失蹤 」狀態,這一時期被稱為「蒙德極小值」。而該現象發生時,整個歐洲正在經歷持續了數 十年的低溫「小冰河期」。但利文斯頓警告說,目前就預言會出現「零太陽黑子」的狀態 還為時過早,還要觀察太陽週期是否能隨時間推移而回升,但無疑,太陽黑子們現在「很 不健康」。 ----------------------------------------------------- 想要問一下板上的大家 假設說他們這篇研究是正確的 那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在教得"蝴蝶圖"到底有沒有衝突? 另外 文章最後一段提到 1645~1715年黑子也鬧失蹤 但是以前老師再上課卻完全沒提過這段歷史 是因為它是特例 還是不太重要所以不用提? 而且 當時是怎麼紀錄黑子的變化狀況的? 17世紀望遠鏡才剛發明 應該還沒有配備減光鏡讓他們看太陽吧!! 那他們當時要怎麼紀錄黑子數量? 希望有人能夠幫我解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04.76

09/18 16:52, , 1F
我看過1958年的數續統計到2009年統計圖
09/18 16:52, 1F

09/18 16:54, , 2F
太陽黑子沒有消失而且每11~12年一各週期
09/18 16:54, 2F

09/18 16:56, , 3F
蝴蝶圖示沒錯的.
09/18 16:56, 3F

09/18 16:58, , 5F
上面只有24週期的統計圖.第25週期還沒發生
09/18 16:58, 5F

09/20 10:54, , 6F
Projection onto a piece of sheet
09/20 10:54, 6F

09/22 20:32, , 7F
這報導裡面第三段把因果搞混了吧
09/22 20:32, 7F

09/22 20:36, , 8F
應該說 黑子與磁場都是太陽活動性強弱造成的結果
09/22 20:36, 8F
文章代碼(AID): #1CaupvSL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