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南方冰原迅速消失 影響週邊國家水源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 (金子陵)時間14年前 (2010/01/12 14:4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聞] 中國南方冰原迅速消失 影響週邊國家水源(圖) 圖:http://img.epochtimes.com/i6/1001090746322262.jpg
氣候暖化後的西藏景象-雪白的山頂不再。(攝影:PETER PARKS/Getty Images) 【大紀元1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熙編譯報導)中國雲南省海拔超過一萬八 千英呎的玉龍雪山,昔日的山頂是終年覆蓋著靄靄白雪的冰原地;而今一眼望去,只見 一片灰暗的景象,取代了原有的皓雪風光。雪白的山頂積雪冰層逐漸溶蝕後,看起來 像是一片淡黃色的煤礦山。此情此景,讓不少研究氣候變遷與暖化現象的專家們,感到 憂心忡忡。 根據《洛杉磯時報》駐北京記者深入當地的採訪報導,如今抬頭仰望雪山,明顯 的看到灰暗的山色多於潔白的積雪。光禿的石灰岩壁和受髒空氣汙染的樹叢,從逐漸溶 蝕的薄冰層中顯露出來。 即使在此地的荒蕪景點上,玉龍雪山依然是風景如畫。不過科學家們卻開始擔憂 ,未來這些風光,可能隨時會有所改變了。 中國氣候變遷的研究團隊發現,玉龍雪山冰原目前的情況,著實令人趕到十分的 不安。研究專家表示,雪山最大的「白水一號」冰原,從1982年至今,已經溶化了大約 275碼。 中國「寒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冰原研究領隊,從1999年開始帶領團隊,觀 察玉龍雪山的冰原變化情形。他表示從這種溶化速度看,冰原可能會在未來的幾十年間 消失殆盡。 此處隨時有五至二十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進行著冰原觀察研究的工作。 科學家會在觀測點上,插上測量積雪量的測量柱;在不同時間拍攝冰雪的溶退位置、山 頂顯露出樹叢的界線點。 玉龍雪山是一個非常適合科學家,觀察冰原暖化現象的地點,也是歐亞大陸最南 端的一處冰原地。此外,玉龍雪山冰原位於西藏高原邊,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罕見氣候 觀測點。 透過研究顯示,高原氣候是除了南、北極以外的另一個大冰庫,因此有「第三極 」的別稱。此地也是亞洲許多浩瀚大河的發源地,例如中國的長江、發源於中國再流經 亞洲其他五國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這些河流也是提供十億多人生存的重要水源 。 科學家表示,人類必須依賴這些冰川的水來生存,如果冰川消失了,人類的生命 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受到全球暖化現象的影響,西藏高原的原始環境也開始岌岌可危。根據中國氣象 局表示,西藏高原這十年來的平均溫度,已上升了華氏0.58度,這是全中國暖化上升平 均溫度的四倍。 美國自然保育協會(Nature Conservancy)的氣候變遷研究專家培力‧貝克(Bar ry Baker)表示,高原大致像一把天空中的平底鍋,它能讓陸地和大氣層間產生交互 作用。世上任何地方的高山,都比低漥地區容易吸收熱能。 西藏卡瓦格博峰(Kawagebo)的明永冰川(Mingyong Glacier),也將是世上會 快速消失的冰原地之一。此地被西藏佛教(Tibetan Buddhists)視為聖地,基於尊重 宗教價值觀的考量,科學家無法合法的進入該地研究。但是,科學加經由照片觀察到 ,明永冰川已經溶退了1.5英哩。 當冰原溶化消失時,必然不會悄然無聲:冰體會開始變得不穩定,緩緩傾斜的溶 雪,隨時有崩塌的可能。玉龍雪山就發生過兩次嚴重的雪崩,一次是在2004年,另一次 則是在今年夏天。 研究玉龍雪山冰原溶解現象的科學家表示,逐漸溶化的冰原會產生許多裂縫,隨 即會危及到他們和影響還在進行的研究工作。 居住在當地的少數民族納西族人,對氣候變化產生的結果感到十分困惑。一名中 年納西婦女背著一捆乾草,沿著暴漲的溪水旁,踩著泥濘前進,她說:「電力、觀光客 、全球暖化,我們不知道這些代表甚麼,但是越來越高的氣溫,讓這裏的積雪和以前 不一樣了。」 當地一名農夫則肯定的認為,冰原的顏色改變,是「大自然對現代人的懲罰」。 美東時間: 2010-01-09 08:56:04 AM 【萬年曆】 本文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9/n2781693.htm (from大紀元) -- 『我的腎臟被偷了~~』 中共偷了法輪功學員的內臟、眼角膜、 ◣ ╱ 皮膚等部位拿去盜賣、移植,不法圖利 █⊙◣ ██◣ == 獨角獸查 理 被活摘器官,死去的法輪功學員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131261-1.as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11.110

01/12 14:53, , 1F
所以這篇寫好之前,還沒冬天嗎?XD
01/12 14:53, 1F
文章代碼(AID): #1BJ1ck4M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