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者:成果珍貴 距預報仍遙遠 2008.07.11 自由時報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時間16年前 (2008/07/11 08:36),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學者:成果珍貴 距預報仍遙遠 2008.07.11 自由時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1/78/1309x.html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大地質系副教授吳逸民表示,美國地質研 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彌足珍貴,這應是國際間首次有這麼清楚且兩度 偵測到的紀錄,但未必能類推以此偵測同一斷層的大地震,或其他地 區斷層地震也有效,距地震預測仍有一段距離。 台大地質系系主任陳宏宇則建議,不妨把美國這套偵測技術,移植來 台灣試試是否可行。 吳逸民指出,國際間對震前應力改變的研究仍很匱乏,美國團隊鑽兩 個井至一公里深,在一井打人工震源,再透過另一井接收震波變化, 期間歷經兩個小地震,均觀測到板塊破裂前與應力改變的關連性實例 ,可說是一大突破,但不代表每個地震發生前,都能靠觀測應力變化 來預測。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于高亦指,美國這項研究,其設備、作法與概念並 不新,但因美國財力能支持挖到這麼深,也剛好碰到地震,因此觀測 到震前現象。 車籠埔斷層下設觀測儀 陳于高說,台灣政府亦投注近兩億,由中央、台大研究團隊去年於九 二一地震車籠埔斷層附近,鑽進二點五公里深處放置地震觀測儀器, 但尚未有觀測成果。在東部也裝設有潛變儀,大都鑽兩、三百公尺, 沒有鑽這麼深。 吳逸民也指,日本在地震預警上的研究仍無人能敵,即在地震發生後 四、五秒內,就能透過海底電纜提前在地震波抵達前告知重要電信交 通系統暫停作業,降低損失;台灣過去曾領先,現退居第二,須在地 震發生後十幾秒、二十幾秒才能感測,但尚屬於氣象局內部觀測紀錄 ,並未對外發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144.48

07/11 12:55, , 1F
去台大地質,這方面應該要訪問洪淑蕙老師才對...
07/11 12:55, 1F

07/11 19:37, , 2F
地震吳逸民也是專家喔
07/11 19:37, 2F

07/12 00:38, , 3F
吳逸民老師專長在地震速報.洪淑蕙老師對anisotropy較瞭解
07/12 00:38, 3F
文章代碼(AID): #18TgiFVz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