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英倫傳統加美劇特色即完美英劇?盤點英劇

看板EAseries作者 (老王)時間12年前 (2011/12/04 20:32), 編輯推噓7(7027)
留言34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是最近的新聞,不過覺得分析得還算有趣 便貼上來與大家分享。  在前天的美國艾美奬之後,已經沒有人會質疑英劇的力量,好萊塢已經用實際行動為它 所傾慕的英國進口産品加冕。   英國ITV電視台於2010年9月推出的時代劇《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第一季7集) ,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後仍然口碑和收視雙紅,前天收穫了迷你劇類最佳劇集奬等4座艾美 奬的肯定。即便不提獎項的光輝,英劇也有一堆響亮的名字值得大家膜拜。無論是害粉絲 們患了相思病的《神探夏洛克》(Sherlock)(去年首播,第二季預計要到明年),還是如約 奏響第十季的《軍情五處》(Spooks)和不時跳出來給予觀衆驚喜的史上最漫長科幻劇集《 神秘博士》(Doctor Who)(據說最古老的版本要追溯到1963年),從英倫傳統拿手的時代劇 ,到偵探劇、科幻劇甚至癲狂搞笑劇,各種類型都不乏精彩之作。   英國的免費公衆電視台和美國相比真是少得可憐,包括BBC在內也不足10個, 製造劇集的數量和進度更是不能和美劇相提並論。然而,憑藉植入血液中的奧斯丁范兒和刻薄 而又紳士的勁頭,饒是在美劇風大舉壓境之下,仍然依然故我地慢悠悠精雕細琢出一部 部經典作品,就像《唐頓莊園》中仆人們每天熨燙報紙以免主人的手沾染油墨那樣精細 。另一方面,英國人癲狂起來卻比善於製造最後一分鐘營救的美國佬更加酣暢,無論是 《皮囊》(Skins)裡的肆意又頽廢的青春還是《IT狂人》(The IT Crowd)裡的不斷“重啓 機器”,他們總是帶着一本正經的瘋狂和永遠不變的傲慢與偏見。   經典與瘋狂   從1995年的BBC經典劇集《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中成長起來的“達西 先生”柯林·菲爾斯已經成為奧斯卡影帝,英劇也早已經不是時代劇一統天下的局面。除 了以工業革命時期為背景的《南方與北方》(North & South)、以亞瑟王時期為背景的《 梅林》(Merlin)、以喬治五世時期為背景的《唐頓莊園》這類時代劇外,那些瘋狂之作同 樣備受好評。   和此前大熱的小品式喜劇《小不列顛》(Little Britain)一樣,BBC在2009年推出的 《瘋城記》(Psychoville)(今年推出第二季)也是一部由多才多藝的演員一人分飾多角的 劇集。劇中的演員“醜得讓人髮指”,然而,恐怖驚悚和黑色幽默的巧妙結合卻迎合了頗 多重口味的粉絲。在《瘋城記》中,因為一封恐嚇信而使逃離瘋人院兩年後又重新被聯繫 起來的瘋子們上演了各種“瘋狂”。   還有經常拿來和《生活大爆炸》做比較的《IT狂人》。美劇中的宅男至少在智商上都 是“高級分子”,講的冷笑話也充滿科學名詞,但《IT狂人》中的兩位則又宅又囧。他們 的IT部門位於地下室(這跟他們在公司的地位一樣),他們接到同事的求助電話第一句話就 是“你重啓了嗎?”但和美劇相比,這樣的宅男無疑更加日常。   傲慢與偏見   實際上,英國人非常清楚自己和美劇的差異。在《衛報》今年所做的對於英國電視現 狀的調查專題中,英國人指出當前英劇的三大致命傷分別是:對於少數群體缺乏表 現播出時間太短、集數太少(英劇一季的長度往往是美劇的四分之一), 即便大熱劇集也常常因為團隊不固定的原因而成為牆上的一抹蚊子血; 劇作的結構過於固定,受傳統戲劇的影響太深。   但是,痛心疾首地舉出三大問題之後,英國人又用五項優勢宣告了自己的傲慢—— 優秀的演員、獨立製作的電視劇公司(《火星生活》(Life On Mars)和《塵歸塵》(Ashes to ashes)都是獨立小公司製作的)、現實性以及公共電視台(如BBC)的電視劇沒 有廣告——還有一個讓人大跌眼鏡被認為最大優點的是以《神探夏洛克》為代表的英劇, 評論者認為這部將經典偵探小說《福爾摩斯》加以現代化翻拍的劇集很好地融合了 英倫傳統和美劇特色,極其完美。 出處: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tv/sinacn/20110920/18352783771.html 不知道大家是怎樣認為呢? 總之,英劇真的好好看~ 希望有機會也能夠看看其他國家的影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31.51

12/04 21:07, , 1F
一個很簡單的測試 流落到荒島後
12/04 21:07, 1F

12/04 21:07, , 2F
美國與英國影集 只能擇一而看
12/04 21:07, 2F

12/04 21:08, , 3F
那麼 會選哪一國的?
12/04 21:08, 3F

12/04 21:09, , 4F
英國自有其佳作 但整體而言 仍是美國遠佔上風
12/04 21:09, 4F

12/04 21:11, , 5F
美國有其龐大的市場規模與成熟的影視產業
12/04 21:11, 5F

12/04 21:11, , 6F
美劇比較大眾化,但其實好看的比例也不高
12/04 21:11, 6F

12/04 21:13, , 7F
美國有線電視很多小眾作品 大眾集中在無線
12/04 21:13, 7F

12/04 21:14, , 8F
長期看美國戲劇 自然會要求較高 這是絕對性比較
12/04 21:14, 8F

12/04 21:14, , 9F
比較大眾一點的美劇拖很長之後都不怎麼樣
12/04 21:14, 9F

12/04 21:15, , 10F
但相對的放到與非美國的戲劇比較 則是天淵之別
12/04 21:15, 10F

12/04 21:15, , 11F
我覺得各有優點啦!美劇在單集的起承轉合比較精彩~
12/04 21:15, 11F

12/04 21:16, , 12F
英劇則在首尾之中有較完整的起承轉合~
12/04 21:16, 12F

12/04 21:18, , 13F
美國影集在無線台展現驚人的商業水準
12/04 21:18, 13F

12/04 21:19, , 14F
在有線台則不斷有質感很高的影集
12/04 21:19, 14F

12/04 21:21, , 15F
不過torchwood跟美國電視台合拍之後變得很爛,為了遷就美
12/04 21:21, 15F

12/04 21:22, , 16F
國元素完全毀了這部戲,還是BBC完全自己拍得好多了
12/04 21:22, 16F

12/04 22:17, , 17F
美劇娛樂效果高,有話題性,但英劇完整性高沒有商業壓力
12/04 22:17, 17F

12/04 22:29, , 18F
商業壓力是雙面刃
12/04 22:29, 18F

12/04 22:30, , 19F
固然為商業而捨品質 但沒商業壓力 也代表競爭性低
12/04 22:30, 19F

12/04 22:32, , 20F
透過市場競爭篩選下的 通常是商業水準很高
12/04 22:32, 20F

12/04 22:34, , 21F
這就是美國戲劇有其全球性市場的原因
12/04 22:34, 21F
沒想到大家比較重視英劇和美劇的不同~ 這是之前讀到的一篇分析,有提到英美劇作家不同的生態, 有興趣的話不仿讀一下 http://huo360.com/a/34844/ BBC:不要盲目追随美风 BBC Drama總管Ben Stephenson在電話裡拒絕了英國電視臺關於仿效美國電視,製 作長度更長的劇集的提議。在上個月的英國愛丁堡電視文化節(Edinburgh TV Festival)上, 電視編劇Paul Abbott極力遊說戲劇製作商們預定那些和美劇長度一樣的劇集,無論是一 部13集還是一季24集。一直以來,英劇都以6集為一季。拿著BBC接下來半年的時間表, Stephenson嘲笑說:"美國電視越來越不重視劇作家們的聲音,據我所知,很多編 劇都很嚮往英國電視傳統的‘一劇一編’的運作模式,美國電視完全沒有給編劇提供 任何自由創作的空間。”Stephenson還說:“如果你想創作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東西,你必須要退出…… 那些編劇很有可能會被告知,把劇集做成13或者24季一季,要不然你就捲舖蓋走人。如果 英國電視臺也這麼做,那麼Steven Moffat絕對沒有可能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去製作《神探 夏洛克》,他很有可能會被炒魷魚,然後被一個能提供一季24集的劇集總監替換掉。 據Stephenson說,美國電視的只要受眾是18至49歲的人口,在這種情況下你要組建一個電 視網路,你需要成為18至49歲的中產階級。BBC drama老闆說:“難道我們希望自己的劇 集經受FOX新近被砍的24集劇集《Lonestar》一樣的命運?上一個星期一才播出,昨天就 被砍掉了。“Stephenson補充道:“無論如何,英國承擔不起美劇的運作模式。 光是製作《Boardwalk Empire》的第一集就花費了2000萬美元。美國電視十分追求時尚,而且變幻 莫測。當然,他們也做過很多很受歡迎的劇集……我們應該熱愛美劇,但是我們 更應該支持和珍惜自己的英劇。“ Stephenson還指責Sky廣播公司每年花費在英劇上3000萬英鎊的開支。 Stephenson宣佈,奧斯卡獎得主《American Beauty》的導演Sam Mendes將為BBC 2執導四 部新的Shakespeare歷史劇——《Richard II》,《Henry IV 》上下部和《Henry V》, 執導過《Enron》的導演Richard Eyre和Rupert Goold將參與其中,和Mendes一同經營 Neal Street Productions的Pippa Harris也將聯合執導。Stephenson說,你一定會很吃 驚,我們英國人製作Shakespeare的戲劇很在行。 這是英國人單方面的說法,大家姑且觀之吧! 英國大概是小成本裡最好的模式吧~ ※ 編輯: sky123582 來自: 140.119.131.51 (12/04 22:53)

12/04 23:31, , 22F
英劇是有商業壓力的 像Identity就是因為收視率不好才沒續
12/04 23:31, 22F

12/04 23:32, , 23F
集數短沒有影響力很殘酷 但是就我看英劇的感覺 不少英劇
12/04 23:32, 23F

12/04 23:33, , 24F
集數短就罷卻才幾季 故事就開始彈性疲乏
12/04 23:33, 24F

12/04 23:35, , 25F
至於荒島那問題 我會選英劇 看集數長的劇很累
12/04 23:35, 25F

12/05 02:04, , 26F
集數短 生產期長 觀眾也可以接受 這是我對英國戲劇感到
12/05 02:04, 26F

12/05 02:04, , 27F
羨慕的地方...
12/05 02:04, 27F

12/05 19:32, , 28F
小不列顛,psychoville都很好看XD
12/05 19:32, 28F

12/08 20:09, , 29F
去荒島應該會選美劇,因為太多時間可以打發。但現實中我會
12/08 20:09, 29F

12/08 20:13, , 30F
選英劇,喜歡劇情緊奏,完整性高的故事。短短一小時可以撩
12/08 20:13, 30F

12/08 20:15, , 31F
撥心情起伏,吸引目光,感覺很過癮。
12/08 20:15, 31F

12/11 01:06, , 32F
推Downton真的好好看~~~> <
12/11 01:06, 32F

08/16 12:32, , 33F
固然為商業而捨品質 但 https://noxiv.com
08/16 12:32, 33F

09/22 02:47, , 34F
至於荒島那問題 我會選 https://daxiv.com
09/22 02:47, 34F
文章代碼(AID): #1EssX6xf (EA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