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活動] 青年探索台灣─宣傳短片‧旅遊攝影作品 …

看板EAETA作者 (小二版southApes)時間18年前 (2006/06/02 14: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ewActivity 看板] 作者: ncl (ncl) 看板: NewActivity 標題: [活動] 青年探索台灣─宣傳短片‧旅遊攝影作品徵選 時間: Thu Jun 1 11:24:03 2006 作者: ncl (ncl) 看板: ai-photo 標題: [徵求] 青年探索台灣─宣傳短片‧旅遊攝影作品徵選 時間: Thu Jun 1 11:04:45 2006 ◎ 目標:從青年的角度,透過創意的影像呈現, 將青年探索台灣所不能錯過的Top10十大主題,行銷給全世界青年。 ◎ 徵選主題: 不容錯過的台灣青年旅遊影像,可選用重點主題(台北101 、鼎泰豐小籠包、珍珠奶茶、台東原住民部落、華陶窯、24小時不打烊的店、 美濃 、霞海城隍廟、學中文、藝術沙龍照)或其它值得推薦的活動或景點。 ◎ 參加對象:年滿15~30歲的國內外青年,均可參加。 ◎ 徵選作品規格: (一)青年旅遊宣傳短片: 2分鐘以內的短片(可以Flash方式製作) ,只接受Mpeg檔或QuickTime版本。惟屆時入選作品需依通知交付高解析度 或原始製作檔案。 (二)青年旅遊攝影作品: 1. 參賽作品以5x7吋彩色相紙沖洗輸出。作品無需裝裱, 且不得加色、格放、電腦合成、彩繪等影像處理。 2. 正片、負片或數位形式皆可,惟入選作品需依通知交付底片 或原始數位檔案,以參加第二階段網路票選。 ◎ 獎項及獎勵內容: (一)青年旅遊宣傳短片: 1. 首獎:總分最高者1名,獲得獎金新台幣6萬元,獎狀一幀。 2. 網路票選人氣獎:網路票選總票數最高者,獲得獎金新台幣2萬元﹐獎狀一幀。 3. 佳作:依總分高低選出9名,各得獎金新台幣3千元,獎狀一幀。 (二)青年旅遊攝影作品: 1. 首獎:總分最高者1名,獲得獎金新台幣5萬元,獎狀一幀。 2. 佳作:依總分高低選出59名,各獲得獎金新台幣2千元,獎狀一幀。 3. 網路票選人氣獎: 網路票選總票數最高者1名 ,獲得獎金新台幣2萬元,獎狀一幀;票數次高者1名,獲得獎金新台幣5千元,獎狀一幀。 (三)參加網路票選活動的民眾,皆可參加抽獎。公開抽獎時間:2006年7月26日 ◎ 送件: (一)送件內容: 依各徵選作品規定,連同報名表一併寄承辦單位。 1. 宣傳短片:請將短片燒錄成光碟片(DVD格式),報名表放於CD盒內正面。 2. 攝影作品:以5x7吋彩色相紙沖洗,報名表浮貼於作品背面。 (二)送件方式: 1. 即日起至2006年6月15日止,以親送或掛號方式郵寄( 郵戳為憑)徵選工作小組收 (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410號6樓),逾期不受理。 2. 每件作品均需附報名表﹐需註明參加類別、姓名。 3. 每人投稿件數無限制。 4. 參選作品不論得獎與否,皆不退件。 ◎ 評審作業: (一)評審方式: 由主辦單位聘請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團,負責評審工作,採二審制。 1. 初選:從所有作品中,評選出宣傳短片10件和攝影作品60件進入決選。 2. 決選:除評審評分外,另針對初選入選作品 ,於2006年6月26日~7月21日期間於YouthHub青年資訊站進行網路票選 。網路票選得分將佔決選總成績的30%。 3. 網路票選:各類作品每人限投1票。 (二)評審標準: 1. 青年旅遊宣傳短片:說服力25%、獨創性25%、深刻體驗表達方式25%、題材吸引25% 2. 旅遊攝影:概念傳達25%、創造力25%、攝影技巧25%、吸引力25% (三)入圍及得獎名單公佈: 2006年7月31日前公佈得獎名單 ,除於青輔會YouthHub青年資訊站公佈外,並將專函通知得獎人。 ◎ 徵選注意事項: (一) 得獎作品需提供原始檔案,且著作財產權歸本會所有 ,本會得運用至各類公益宣傳、推廣、公開展覽、網頁及一切出版品(含印製、發行…等) ,不另行支付酬勞或任何費用。 (二) 參賽作品須為原創性、未曾參加任何公開比賽或展出之作品。如 涉及著作權侵權行為,概由參賽者自行負責。且侵權行為確立後 ,本會除取消得獎資格,另追回獎狀及獎金。 (三)得獎獎金、獎品金額超過新台幣13,333元者,將依稅法規定扣繳所得稅。 http://www.youthhub.net.tw/calendar/calendar_2.php?Class1=&Class2=&Day_S=&Day_ E=&k2=&start_page=0&id=257&id=257&t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225.13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47
文章代碼(AID): #14VzzGq1 (EA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