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濁澤之戰韓、趙不內鬨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如果)時間8月前 (2023/10/21 16:35), 8月前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5人參與, 8月前最新討論串1/1
戰國時代,魏武侯過世時未指定繼承人,魏瑩、魏緩爭立 後來韓、趙聯軍助魏緩擊敗魏瑩,但最後因韓、趙兩國意見不和 反使魏瑩反敗為勝,擊退聯軍,殺掉魏緩,保全魏國,這是史實 當初趙國提案立魏緩為君,並讓魏國割地予韓、趙 韓國卻主張讓魏瑩、魏緩並立,讓魏分裂成兩小國 在魏國內亂之前,韓、趙都沒有少受魏國侵略 好不容易盼到這次機會,兩國的目標都是削弱這個強鄰 到底韓、趙兩國誰的方案更好?或其實有第三條路? 如採趙國方案,韓趙可以獲得土地增強實力 但統一的魏國如果休養生息,反撲起來說不定吃到嘴的肉又要吐回去 倘用韓國策略,魏被分成兩小國,理想狀況會爭鬥不斷,無暇外顧 但兩國同根同源,如果出了英主再度統一魏國,復仇起來說不定更危險 這樣看來兩國的方案好像各有優缺點,不知道各位怎麼看? 如果真的採韓國方案分裂魏國,這樣是否秦國東出的的阻礙更小 說不定在秦昭王時代就統一天下了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218.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7877307.A.BBB.html ※ 編輯: iiifff (125.230.218.234 臺灣), 10/21/2023 16:40:07

10/21 18:11, 8月前 , 1F
昭王應該不像始皇有統一六國的想法
10/21 18:11, 1F

10/21 19:20, 8月前 , 2F
秦昭王時的阻力是趙國,不是魏
10/21 19:20, 2F
可能我邏輯有點跳躍 我的想法是本來魏是秦東出的最大阻礙 如果魏國在這個時間點被削弱了 那秦國也許可以更早滅魏,取得函谷關 更早取得戰略優勢,剿滅諸侯的時程可能更快 但也很難說,也許秦更早出關 反而招致東方諸侯更早聯合對抗結果啃不下來 也說不定

10/21 21:05, 8月前 , 3F
非結果論 中傷秦昭王在位時有威望的信陵春申君等降低聯合力
10/21 21:05, 3F
※ 編輯: iiifff (118.170.220.123 臺灣), 10/21/2023 22:08:07

10/21 23:58, 8月前 , 4F
秦昭王能繼位,是趙武靈王干預的結果
10/21 23:58, 4F

10/22 00:08, 8月前 , 5F
當時派趙軍護送公子稷回國就是一個宣示
10/22 00:08, 5F

10/22 06:23, 8月前 , 6F
秦用白起破郢後才成為最強國吧,在這之前都是楚國最強
10/22 06:23, 6F

10/22 06:23, 8月前 , 7F
魏國削弱後楚國說不定更快北上
10/22 06:23, 7F
楚國提早北上也是有可能 不過雖然魏變弱,韓也變強了 楚北進的阻力也許沒差太多? ※ 編輯: iiifff (111.253.177.181 臺灣), 10/22/2023 18:15:58
文章代碼(AID): #1bCuqxkx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