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清廷南征記—全面攻擊,中線發展(一)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時間10月前 (2023/08/17 20:4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1
前情提要:清廷南征記—全面攻擊,西線發展(二) 攻奪武漢 由於先前南明已經在襄陽地區建立牢不可破的防線,因此清軍的攻擊重點將會放在襄陽防 線的後勤據點—武漢。清軍進攻武漢的道路主要可以分為兩條:第一條是從信陽出發,經 過義陽三關,直接南下攻擊武漢;第二條是自合肥出發,穿越大別山地區,自東側進攻武 漢。 由於第二條路徑的長度過長,將會讓清軍的後勤負擔成為災難,因此統領中部戰線的海蘭 察決定走義陽三關,直接與秦軍硬碰硬。 秦軍方面也預判海蘭察很有機會走義陽三關,直取武漢,因此決定將防禦重點放在武漢與 信陽之間的唯一城市—孝感。秦軍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拖延清軍,持續的拖延清軍,直到 襄陽防線的守軍做好萬全準備進攻河南地區,如此一來清軍便必須撤退。 然而對於秦軍的戰略作法,清軍並不是沒有想到,對於海蘭察來說,如果真的讓秦軍打起 守城戰,那麼清軍在中部戰線的作戰就很有可能失敗。海蘭察與其手下的幕僚計算後,預 判如果秦軍能夠在孝感地區支撐40天,那麼襄陽防線的秦軍就有可能集結完畢,向河南進 攻。因此海蘭察需要尋找一個逼迫秦軍決戰的方式。 而海蘭察要使用的方法也非常具有中國特色,那就是反間計。 清軍的陰謀 海蘭察將目標放在了這場明清戰爭的導火線所在地—湖南。如今的湖南作為周藩與秦藩之 間的緩衝地,是由晉王的女婿黃遇隆擔任假晉王(代理晉王)進行統治,然而在1773年時, 黃遇隆因病去世,假晉王的位子就改由黃遇隆的兒子—黃湘誠即位,由於先前秦藩與周藩 故意讓晉王的位子由假晉王代替,藉此瓜分其領地的副作用開始產生,此舉動理所當然地 造成湖南內部的騷動。 此消息很快地傳到了清廷的耳中,乾隆得知此消息後,與底下的大學士劉墉商議,以此為 契機,向前線的海蘭察說明計謀,計畫是散佈新任假晉王與清廷私通的消息,進而引發湖 南騷動,為了協助假晉王鎮壓湖南騷動,在武漢的秦軍勢必速戰速決,這個時候海蘭察就 有進軍的機會了。 在擬定好計畫後,海蘭察便開始行動,首先清廷方面先是散佈處死前任晉王李振亨的消息 ,毫無疑問的,黃湘誠在得知此消息後便迅速將這個消息公布,試著為自己的即位正當性 打下更穩固的基礎。然而接著,海蘭察便特意流出信件消息,假造他與假晉王黃湘誠來往 的證據。而在信件中,海蘭察更是直接稱黃湘誠為晉王。 當這個消息暴露後,湖南地區上下輿論一片騷動,許多人開始認為黃湘誠與清軍私通,內 部開始出現混亂。同時這個消息也開始讓秦藩對黃湘誠產生戒心,特別是武漢地區的秦軍 ,他們害怕萬一黃湘誠投向清廷的話,武漢就會腹背受敵。 就在此時,海蘭察果斷出兵,雖然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但是海蘭察清楚,在如此其況下 ,武漢秦軍不可能冒著被南北夾擊的風險繼續籠城作戰,他們必然出城作戰。然而為了完 全確保秦軍會進行野戰,海蘭察命令旗下約200名八旗漢人士兵剃光頭髮,偽裝成僧侶南 下,伺機而動,而海蘭察本人則選擇僅帶著八千將士出擊,進一步弱化秦軍的緊戒。 1773年九月,海蘭察通過義陽三關南下,率領軍隊駐紮於隨州以東的馬寨村。武漢秦軍得 知動向後在內部召開軍議,在軍議中秦軍對於該如何應對海蘭察的舉動爭吵不休,遲遲無 法定論。就這樣直到四天後,先前海蘭察指派的偽裝成僧侶的八旗漢人士兵在長江上游故 意放下竹筒,竹筒偽造黃湘誠正集結兵力進攻岳陽的假消息。由於秦軍先前有淮南侯叛變 的先例,雖然這很快便被證實是謠言,然而這個消息最終使駐紮武漢的秦軍出擊,決定在 野戰中擊敗清軍,然後再回師到湖南將黃湘誠驅逐下台。 就這樣,決心野戰的秦軍與清軍在馬寨村爆發戰鬥,關係到中部戰線最為關鍵的孝感戰役 就在此展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63.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2276466.A.F0E.html

08/17 23:58, 10月前 , 1F
08/17 23:58, 1F
文章代碼(AID): #1atXRoyE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