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清廷南征記—全面攻擊,西線發展(一)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時間10月前 (2023/08/10 19:31), 編輯推噓9(9025)
留言34則, 4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1
前情提要:清廷南征記—皇帝駕崩,皇帝萬歲 全面南下 1772年,清廷重新做足準備,再次南下攻打南明。這一次的進攻將分為三路,西路將會再 一次的迂迴,並且此次在緬北地區一直被漢人所壓迫的緬族將會響應起義;中路部分將會 走大別山,直奔武漢,目標是摧毀襄陽防線補給;最後是東路,此部分將會繼續圍攻長江 以北的最後防禦據點—揚州。 對於清軍來說,經過長達12年的戰爭後,坐擁華北平原、東北平原兩大平原的生產力以及 康熙時期的攤丁入畝政策優勢逐漸呈現出來,清廷所擁有的總人口數在此時達到九千萬人 ,相對而言,南明此時的人口數量約為四千萬,雙方的人口數差距超過兩倍之多。 更重要的是,清廷的屢次南下使南明部分區域的人口開始遷移,這讓南明開始面臨中國各 代王朝面臨的可怕詛咒—稅收減少。人口的遷移導致土地稅收逐漸變的浮動,這進一步惡 化南明政府的經濟,其中又以周藩與湖南地區的假齊王受到的影響最為劇烈。 相反的,清廷在華北地區的統治隨著忠義營的歸降、準噶爾的滅亡而變得更加穩固,因此 在稅收方面也逐漸達到顛峰。就這樣,清軍在一次的南下,準備徹底征服南明。 西線的崩壞 1772年,阿桂與阿伊特拜再一次率軍隊進入四川與滇西,先前清軍已經多次被周軍利用四 川防線進行阻擋,這一次進攻剛開始與先前幾次類似,清軍在攻破川西平原後,再一次的 於川中丘陵地遭到周軍強而有力的反擊,因此推進速度也緩慢了下來。但是這一次清軍往 滇西方向的阿伊特拜則不再往昆明方向前進,相反的他順著橫斷山脈的西南商道而下,進 入緬甸,在緬甸的緬族由於長期被漢人統治,在風俗不同的情況下累積諸多不滿,因此他 們便響應起義,驅逐並誅殺各地漢人商人與官吏。 就這樣,緬甸地區的大起義讓南明的西南地區開始了崩壞的第一步。緬北的起義很快便在 東南亞地區開始傳開,在東南亞地區,包含緬北起義在內,一同反明的民族包括下列: 1. 緬甸民族起義 2. 清邁王國起義 3. 越北鄭主叛明 4. 民答那峨島土著起義 5. 蘇祿蘇丹國獨立 6. 汶萊蘇丹國宣布脫離南明藩屬 這些民族的起義都伴隨著排華浪潮,大量的華商、官吏與拓墾民都遭到殺害,為了自保, 南洋的華人開始重新聚集再一起,推舉領袖以求抗敵。而秦藩與周藩在與清朝的戰爭中無 暇顧及東南亞,因此兩大藩也都只能承認各地的地方領袖,並給予官職。這些官職包含民 答那峨事務總理、坤甸巡查使、統理淡馬錫克與巴丹等地軍民總統等等,這些官職的給予 讓當地民眾也開始如同東寧一樣,走上地方自治的道路。 緬甸起義延燒 在緬甸鼓動起義後,緬族領袖—辛標信率領清緬聯軍,在曼德勒一帶將效忠於周藩的撣泰 聯軍擊敗,順著過往的西南商道攻進雲南境內,就這樣,雲南地區也開始陷入更為沉重的 戰火中。 1773年年底,清緬聯軍重回雲南,他們再一次攻破大理,掠奪昆明周圍地區,並且這一次 他們向北攻下了曲靖府。接著自南方攻入四川,並且開始朝川東前進。 當這個消息傳至四川,此時周王劉知憲早已將身邊的軍隊派至四川中部防線與阿桂作戰, 因此劉知憲只能緊急徵招過往川東十三家的民兵,並且全力在重慶防禦清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4.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1667067.A.821.html

08/11 06:23, 10月前 , 1F
推。原來清方總體規模已經遠勝明方了,那麼勝敗就沒什
08/11 06:23, 1F

08/11 06:24, 10月前 , 2F
麼可說的
08/11 06:24, 2F

08/11 09:52, 10月前 , 3F
辛標信終於出來了!! 史實上當時他可是擁有東亞最現代化的
08/11 09:52, 3F

08/11 09:52, 10月前 , 4F
軍隊!!
08/11 09:52, 4F

08/11 11:23, 10月前 , 5F
不過這樣搞的話,南明勢力敗退到東南亞、台灣,不知道還要怎
08/11 11:23, 5F

08/11 11:23, 10月前 , 6F
麼北伐回去?
08/11 11:23, 6F

08/11 11:36, 10月前 , 7F
就… 各自建立政權,像是蘭芳共和國
08/11 11:36, 7F

08/11 11:42, 10月前 , 8F
然後等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發造成無夏之年,中原出現大
08/11 11:42, 8F

08/11 11:43, 10月前 , 9F
饑荒,到時南方再反推回去?
08/11 11:43, 9F

08/11 13:06, 10月前 , 10F
而且我記得沒錯的話,五代十國以後南方人口就超越北方了
08/11 13:06, 10F

08/11 13:07, 10月前 , 11F
雙方停戰休養生息期間,應該是南方增加人口會比北方快速,而
08/11 13:07, 11F

08/11 13:08, 10月前 , 12F
且沒了江南財賦之地,有辦法籌錢開發華北、東北,外加平定西
08/11 13:08, 12F

08/11 13:11, 10月前 , 13F
北?
08/11 13:11, 13F

08/11 13:14, 10月前 , 14F
史實上的清嘉慶年間,全國3.8億人,南方佔了7成
08/11 13:14, 14F

08/11 16:18, 10月前 , 15F
我覺得應該是清政府能更有效掌握人口資源吧。畢竟明朝
08/11 16:18, 15F

08/11 16:18, 10月前 , 16F
後期土地兼併、隱匿人口等問題嚴重,這個架空世界的南
08/11 16:18, 16F

08/11 16:18, 10月前 , 17F
明沒有什麼大規模政治制度改革,這些老問題應該還是有
08/11 16:18, 17F

08/11 16:18, 10月前 , 18F
的。反觀清朝這邊,因為開拓東北新地盤,新開墾的土地
08/11 16:18, 18F

08/11 16:19, 10月前 , 19F
跟戶籍通常是更能被國家掌握,動員力也會更強,類似唐
08/11 16:19, 19F

08/11 16:19, 10月前 , 20F
初府兵制、東羅馬的塞馬州等。再加上攤丁入畝,清朝的
08/11 16:19, 20F

08/11 16:19, 10月前 , 21F
力量強於明朝應該就沒有懸念了
08/11 16:19, 21F

08/11 20:41, 10月前 , 22F
不好意思,這邊沒說清楚。正確來說是清朝可掌握人
08/11 20:41, 22F

08/11 20:41, 10月前 , 23F
口與南明可掌握人口有相當程度的差距。畢竟南明的
08/11 20:41, 23F

08/11 20:41, 10月前 , 24F
保存很大程度仰賴各地仕紳,所以相關改革難以推進
08/11 20:41, 24F

08/11 20:41, 10月前 , 25F
。因此這導致雙方在人口掌握程度上差距頗大
08/11 20:41, 25F

08/11 20:43, 10月前 , 26F
除此之外,許多前往南洋的漢人更是完全無法統計到
08/11 20:43, 26F

08/11 20:44, 10月前 , 27F
,因此原本在我們的時空中居住在東南沿岸的居民在
08/11 20:44, 27F

08/11 20:44, 10月前 , 28F
這個時空中前往東南亞,他們也是另外一大黑數。
08/11 20:44, 28F

08/11 20:49, 10月前 , 29F
順便偷偷劇透一下,後面南方這些小型政權之所以能
08/11 20:49, 29F

08/11 20:49, 10月前 , 30F
夠推回去,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在政治制度、軍事體系
08/11 20:49, 30F

08/11 20:49, 10月前 , 31F
、金融與文化方面推行重大改革。使得這些小型政權
08/11 20:49, 31F

08/11 20:50, 10月前 , 32F
將會在後續統一整個東南亞勢力(馬來西亞、菲律賓
08/11 20:50, 32F

08/11 20:50, 10月前 , 33F
、部分印尼地區、台灣、海南島、中南半島),並重
08/11 20:50, 33F

08/11 20:50, 10月前 , 34F
新完成北伐,當然這些也不會是一蹴可即的。
08/11 20:50, 34F
文章代碼(AID): #1arCfxWX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