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適合中國民初的農村改革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雄探可)時間9年前 (2015/04/05 20:12), 9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灣經濟能發展跟之前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大有關係 時點拉回清末民初 想請益的是 如果要全面推廣農村改革的話 有那些比較可行的方案 相較於史實上國共的方法 更適合中國去推廣 PS:國共以外的其他方案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323401356.A.19B.html 1.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實驗 晏陽初從在法國為參加一戰的華工寫信開始﹐認識到了“中國平民不是不可教﹐ 而是無教”﹐立下了獻身於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的志願。 20年代初﹐他組織了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20年代中期以後﹐ 晏陽初又把平民教育的視點由城市平民轉移到了鄉村農民身上﹐ 開始了他以平民教育推動鄉村改革的實驗。 20年代末﹐晏陽初以河北定縣為點﹐以一種“宗教家的精神”﹐ 開展了文藝、生計、衛生、公民四大教育﹐通過四大教育﹐力圖解決百姓的 愚、窮、弱、私四大病根﹐增進其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 具體的教育內容分三步實施﹐一是通過識字教育啟迪民智﹐ 二是通過公民教育培養民德﹐三是通過生計教育改善民生。 教育的方式分為三種﹐一是開辦平民學校的學校式﹐ 二是以平民學校畢業同學會為紐帶﹐用舉辦讀書會、農產展覽會、各種比賽等方式 向社會輔射的社會式﹐三是由受過教育的青少年向父母家長輔射的家庭式。 通過多種教育方式﹐使定縣的文盲大大降低。同時﹐結合教育﹐ 成立農民“自助社”﹐推廣和改良糧棉品種及畜業品種。 晏陽初等人﹐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實驗的開始階段﹐就有8名博士參加﹐ 絕大部分主要成員都有留洋經歷(留美8人﹐留日4人﹐留德1人﹐留法1人)﹐ 實驗的經費也都全部來自美國各界的捐助。 因此﹐定縣的實驗受益是明顯的﹐也得到了定縣社會各方的支持。 但隨著實驗的深入﹐當實驗由教育延伸到縣鄉行政時﹐晏陽初遇到了麻煩。 由平教會制定的《債務調解法》﹐得罪了高利貸者﹐嚴格的禁賭﹐又惹下了地主豪商。 最後﹐實驗實在推不下去﹐在中日戰爭爆發的情景下﹐實驗不得不中止收場。 與晏陽初的實驗類似﹐20年代末陶行知也曾在南京建立曉莊師范學校﹐ 其辦學宗旨不僅是要為當地培養小學教師﹐而且是要成為社區自治中心。 學校不僅設置了幼兒園、小學、成人夜校﹐而且辦起了面向公眾的圖書館、衛生所﹐ 甚至組織了自衛隊﹐使教育和社區自治緊密結合。 2.樑漱溟的鄉村建設 1928年﹐樑漱溟提出了“鄉治”的主張﹐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 “鄉村建設理論”。樑漱溟認為﹐中國是一個“倫理本位和職業分途”的社會﹐ 沒有對立的階級﹐隻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職業。 正因為中國社會“沒有階級”所以也就沒有“革命的對象”﹐隻有“建設的對象”。 中國農村的出路﹐在於依靠鄉村自治推進鄉村建設。 從1931年開始﹐在韓復□的支持下﹐樑漱溟在山東鄒平縣展開了“鄉村建設” 的實驗﹐試圖找出一條“政教富衛”合一的新型農村模式。 鄒平實驗區的主要辦法是﹕第一﹐建立鄉農學校﹐分鄉學和村學兩種﹐ 用鄉學代替區公所﹐用村學代替村公所﹐使基層行政機構教育化﹐實現政教合一。 鄉農學校的校長﹐實際就是鄉村的行政長官﹔鄉農學校的校董﹐構成鄉村的議事機構。 第二﹐建立農村合作社。在鄒平縣﹐先後設立了信用、運銷、林業、產業、信用倉庫、 購買六類合作社﹐其中特別重視運銷合作社。在合作社范圍內﹐ 重點進行了農作物優良品種的推廣﹐“促興農業以引發工業”﹐ 以達到使農村“富起來”的目的。 第三﹐建立鄉村自衛組織﹐以有“室家財產”的人員為主﹐組建鄉村自衛團。 3.閻錫山的村本政治和土地村公有 早在北洋政府時期﹐閻錫山就開始改革村治﹐推行“六政三要”政策。 “六政”是提倡水利、種樹、蠶桑、禁煙、天足、剪發﹐ “三要”是種棉、造林、發展牧畜。 1920年﹐閻錫山又提出了“土地村公有”的基本設想。 即“土地公有私種﹐凡屬農民生則自種﹐死則歸公”。 力圖實現“人群之真富真強真文明”。 為了實現他提出的農村改革設想﹐閻錫山主張實行“村本政治”﹐ 即以編村為政治本位﹐設立村長、村副和村公所﹐每一編村管三百戶﹐ 設若幹閭﹐每閭五鄰﹐每鄰五戶﹐閭有閭長﹐鄰有鄰長。 以村、閭、鄰的行政力量﹐推進農村建設。 1935年8至9月﹐閻錫山明確了“土地村公有”的主張﹐ 並制定出《土地公有案辦法大綱》。其辦法是﹕ 第一﹐除宅地墳地外﹐舉凡私人及祠廟之田地山林池沼牧地等﹐ 均由村公所發行無利公債﹐估價收買全村土地為村公有。 第二﹐由村公所就田地之水旱肥瘠﹐以一人能耕之量為一份﹐劃為若幹份地﹐ 分給18歲至58歲之村籍農民耕作﹔婦女在原則上不分地﹔ 58歲的村民﹐將原領之田繳還村公所﹔ 兵役期內的村民﹐其份地由本村耕農平均代耕﹔ 死亡、改業、放棄耕作、遷移、犯罪已判決者﹐收回其耕地。 第三﹐農地經營﹐如經村民大會討論﹐議決為合伙耕作者﹐即定為合伙農場﹐ 耕農可使用雇農。 第四﹐收買土地之公債﹐以產權保護稅、不勞動稅、利息所得稅及勞動所得稅為擔保﹐ 其中主要是勞動所得稅及產權保護稅。 第五﹐地物推行土地村公有之初﹐耕農對省縣地方負擔仍照舊繳納田賦。 閻錫山認為﹐土地村公有﹐就是“按勞分配之社會革命”。 他說﹕“土地村公有﹐即是按勞分配的之一部分的實施﹐ 與中國古代井田制度之意義相同。”﹐ 他認為﹐推行土地村公有﹐可以將不公道的剝削分配制度永久革除。 為了推進這一改革﹐實現“公道”﹐閻錫山還成立了“主張公道團”﹐自任會長。 在推行土地村公有時﹐閻錫山還較為注重農村的基本建設﹐ 提出了“無山不樹林﹐無田不水到﹐無村不工廠﹐無人不入校”的口號。 閻錫山主持的村本政治和土地村公有﹐成效比較顯著。 他的成功之處﹐在於重建了鄉村權力機構。 在閻錫山的方案中﹐以中農為主要依靠力量。在他看來﹐ 那些一貧如洗的窮人﹐連自己的生活都管不了﹐不可能成為農村政治的中堅﹐ 而那些地主﹐在土地村公有政策下明顯要損失自身的利益﹐也不可能主持公道。 隻有中農﹐才是農村改革的支持者﹐是依靠對象。 平心而論﹐閻錫山的策略﹐既避開了中共農運中“痞子運動”的弊端﹐ 又防范了南京政府依靠鄉紳的阻力。 閻錫山農村改革的結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新中農﹐穩定了農村社會。 後來中共在晉綏地區土改中﹐缺乏作為土改對象的地主富農而打擊了一大批中農﹐ 其政策偏差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一地區在閻錫山手裡已經進行了土地調整﹐ 本來就形成了以中農為主體農村社會結構。 4.新桂系的民團建設 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在廣西站住腳跟後﹐以民團的組織方式來擴充軍事力量﹐ 並進而改造社會﹐改造農村﹐使民團不僅作為軍事組織﹐而且作為政治機構﹐ 承擔起地方建設的使命。 在廣西民團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後代中共人民公社的某些先兆。 1931年﹐廣西軍政會議正式決定大辦民團﹐在南寧設立民團總指揮部﹐ 白崇禧任總指揮﹐樑瀚嵩任副總指揮﹐蔣如荃為參謀長﹐在各縣設立民團司令部﹐ 縣長兼民團司令﹐增設副縣長兼民團副司令﹐根據縣之大小設立民團常備隊一至四個。 不久﹐又在行政區設立區民團指揮部﹐作為省與縣之間的中層機構。 縣以下的基層組織﹐以10戶為甲﹐10甲為村﹐10村為鄉。 村有村長﹐兼任民團後備隊長﹐統領壯丁100人﹐鄉有鄉長﹐兼任民團大隊長﹐ 區有區長﹐兼任民團聯隊長。 按照民團條例的規定﹐18歲至44歲的壯丁﹐都要編隊﹐在不脫產的情況下﹐ 每年接受180小時的軍事訓練。 民團的建設﹐實行“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征於募”的三寓政策。 所謂寓兵於團﹐即以民團作為後備軍。民團建立後﹐起初隻辦常備隊﹐ 很快便改為辦後備隊﹐對適齡壯丁實行輪訓﹐每期三個月﹐訓練結束後編為後備隊﹐ 平時從事生產﹐戰時應征入伍。 正如白崇禧所言﹕“這種組織﹐大意是與管仲作內政以寄軍令一樣﹐ 故三代寓兵於農﹐廣西現在是寓兵於團。” (《三寓政策》﹐《白崇禧先生最近言論集》第172頁) 所謂寓將於學﹐是在大中學校普遍進行軍事訓練﹐以學校作為軍官後備機構。 凡初中、高中應屆畢業生均實施為期半年的軍訓﹐軍訓不合格者不得畢業﹐ 以普通學校畢業生充任後備軍官。 所謂寓征於募﹐即以募兵方式實行征兵制度。“對應征者﹐優先就自願的挑選﹐ 有剩或不足額時﹐才抽簽定之。所以是以募兵的手段﹐以達征兵的目的。” (同上﹐第179頁) 民團的建設﹐使廣西實現了全民軍事化﹐時人有“斯巴達化的廣西”之稱。 “到處都可聽到喊口令﹐看到軍事操演﹐進了廣西就像進入一所大兵營。” (《李宗仁的一生》第190頁) 但是﹐民團不僅僅是軍事組織﹐而是軍政合一、軍民合一、政教合一的一攬子組織。 桂系通過民團﹐推行其“三自政策”﹐即自衛、自治、自給。 桂系把三自政策與三民主義緊密結合起來﹐強調三民主義是三自政策的理想﹐ 而三自政策是三民主義的實踐。 欲實現民族主義﹐必須先能自衛﹔欲實現民權主義﹐必須先能自治﹔ 欲實現民生主義﹐必須先能自給。白崇禧稱﹕“民團就是一種民眾組織的力量﹐ 就是用來推行三自政策的集團的力量”。“我們主張運用民團組織﹐ 來推行三自政策﹐由三自政策的推行﹐以實現總理的三民主義” (《三自政策》﹐白崇禧先生最近言論集》第47頁)。 在三自政策下﹐民團與基層政權相結合﹐推行保甲制度﹐在團兵訓練中灌輸民權主義﹐ 使其懂得行使創制權、選舉權、復決權、罷免權四權﹐ 利用民團從事築路、造林、公耕及其他公共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 因此﹐有人稱﹕“廣西民團完全有別於其他省份單純軍事性的民眾武裝組織﹐ 而是一種具有軍事、政治、經濟多種功能的基層民眾組織﹐一支‘生產化’的部隊。” (《李宗仁的一生》第191頁) 以民團制度為基本內容的廣西建設﹐使廣西和山西一樣﹐取得了“模范省”的稱譽。 (下略) -- 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就交給長官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ψvinx Your Military Friend for Life SHIT SI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96.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28235961.A.4E7.html ※ 編輯: shawntanco (114.38.96.218), 04/05/2015 22:17:17

04/05 23:04, , 1F
每個省的差異都很大,也許最適合全國的就中共的土改
04/05 23:04, 1F

04/06 03:25, , 2F
沒用 土改只會搞到既得利益著 只有土共那種方法可行
04/06 03:25, 2F

04/07 00:11, , 3F
基本上 共產主義 簡化字 文化大改造 是大歷史的選擇
04/07 00:11, 3F
文章代碼(AID): #1L8IQvJd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