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如果沒不搞文化大革命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伊絲塔)時間15年前 (2009/01/19 14:36), 編輯推噓5(5016)
留言21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44 (看更多)
※ 引述《bluewzy (bluewzy)》之銘言: : ※ 引述《icbmdf (我不是來亂的!)》之銘言: : : 推 mmalex:最好認識簡體字就一定懂繁體 沒看過的字怎麼可能會懂其意思 01/18 20:46 : 因為人腦子不是電腦,所以有種東西叫做聯想,有種東西叫思考。 : 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 毛澤東 里面三個字有兩個個繁體字和簡體字不同的字。 : 如果某小學畢業的沒學過繁體的居然不認識這個詞,那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 因為后兩個字的簡體繁體基本沒什么差別。   是說我覺得這例子跟韋小寶認字蠻相似的,只有三個字連在一起 才認得準,分了開來,就靠不大住──這種情況不能解釋為『認識字』 吧?   舉例來說,毛澤東三個字放在一起可以猜得出中間那個是澤,但 是潀滭澤潬幾個字放在一起時能保證某小學畢業者分出哪個是澤,或 是把潀滭潬取其一放進毛○東中可以認出那是錯誤組合,這才能稱為 『認識』吧。 --           生死夢醒,孰為虛妄?        安知非離鄉而不知歸,魘於夢而忘醒?     芙蓉一日三華,菡萏晨開昏合,朝顏清雅,暮死朝生,         浮生如夢。生死夢醒,孰為虛妄?                              ── 散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121.238

01/19 14:47, , 1F
這不成,起碼要會背說文解字里面的條目才算認識
01/19 14:47, 1F

01/19 16:19, , 2F
標準個人定義,不過至少裡里不分可以知道是不認識啊~~
01/19 16:19, 2F

01/19 16:57, , 3F
而且話說回來,繁體教育下小學畢業生認得沼"澤"是應有程度
01/19 16:57, 3F

01/19 16:59, , 4F
您確定以至少中文系本科古代漢語專業(這種大陸專有術語,
01/19 16:59, 4F

01/19 17:01, , 5F
您了解就好)的程度來要求某小學畢業,這標準的價值何在?
01/19 17:01, 5F

01/19 17:10, , 6F
這種標準在于漢語閱讀不是拆開了看到一個個字,而是詞句
01/19 17:10, 6F

01/19 17:24, , 7F
所以啊,正常的繁體教育小學畢業生可以認得"澤"這個"字"
01/19 17:24, 7F

01/19 17:26, , 8F
但是您能保證簡體教育下某小學畢業者能看出毛滭東不是主席?
01/19 17:26, 8F

01/19 17:38, , 9F
我不曉得我是不是特例 但我OK
01/19 17:38, 9F

01/19 17:45, , 10F
呃,原來大陸國小畢業生就會上PTT,對照我高中才會上BBS,
01/19 17:45, 10F

01/19 17:46, , 11F
真是後生可畏啊XDDD
01/19 17:46, 11F

01/19 17:46, , 12F
上一篇就有說我不是大陸人了
01/19 17:46, 12F

01/19 17:47, , 13F
而且雖然你應該不信 但我中學也有在看繁體版的金庸
01/19 17:47, 13F

01/19 17:48, , 14F
也是,不過您也不是只有小學畢業而已吧,這篇論述是在討論
01/19 17:48, 14F

01/19 17:49, , 15F
小學畢業未學繁體者之繁體辨識能力,您應該不算吧:P
01/19 17:49, 15F

01/19 17:50, , 16F
我小學沒學繁體啊 但因為我本身愛看小說
01/19 17:50, 16F

01/19 17:50, , 17F
我小學時也有看簡體的民俗故事啊,所以我也能理解字詞上下
01/19 17:50, 17F

01/19 17:51, , 18F
導致我這方面沒問題 所以我真的覺得這方面是因人而異
01/19 17:51, 18F

01/19 17:51, , 19F
文對照猜測法,但是確認也不是立刻就能會的,要讀很多
01/19 17:51, 19F

01/19 17:53, , 20F
這就有點類似英文學習,有的人常看所以自然會得多,不常用
01/19 17:53, 20F

01/19 17:54, , 21F
就算學了也認不得(像我bb),所以差異非常大......
01/19 17:54, 21F
文章代碼(AID): #19T1ziCk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8 之 44 篇):
文章代碼(AID): #19T1ziCk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