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01024《物種大樂團》觀後感

看板Drama作者 (斯飛)時間3年前 (2020/10/27 16:16), 3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劇場小白的心得,Drama版首發~ — 《物種大樂團》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發,全劇探討了書中的一些重要觀點,包含演 化的概念、我們有沒有一個共同的起源、基因自私的本質,用進廢退說等等。 經典常常是一個時代的提問,像馬克思的《資本論》、盧梭《社會契約論》、佛洛伊德《 夢的解析》,而有別於使用社會科學的文本,《物種大樂團》嘗試嵌合科學與人文的觀點 ,從個人的家庭生命經驗,拓展到一個世紀的文化遷徙,這是社會科學最常關照的命題─ ─我們生活的世界與其有關的脈絡是怎麼形成的? 相同的問題自然科學也嘗試去解答,我們曾經是甚麼? 現在是甚麼? 未來可能成為甚麼? 王嘉明用一個一個片段的生命史,關照大時代的變遷;以常人經歷的社會或網路用語,詮 釋生活世界的轉變。 而所有演員同時在臺上,一邊說著理論,一邊說著自己;以通俗能解的話語跟肢體,去描 述達爾文的幾個理論。 像是演員說道,基因是自私的,個體為了延續自己的基因,會相互競爭資源,然後他們提 到,怎麼能解釋為國捐軀的戰爭呢? 那是為了族群延續的利益,來自自私的基因。 和我一起觀演的朋友提到,像螞蟻這樣的社會性昆蟲,會放棄自身的繁衍,但為可以繁衍 的其他個體工作,因為他們的基因和其他同伴非常接近。 在《物種大樂團》我看到了另一種勇氣,嘗試與經典對話,交疊社會科學跟自然科學在認 識論上的異同,回頭提問了另一個經典的問題:「什麼是科學的」 那些遷徙過程中人事時地物的去存,可能是科學的嗎? 如果進一步去了解演化論的邏輯: 「演化論中,基因變異與物種特徵的差異,的確源自『隨機』的巧合,但天擇機制,正正 是在這些『隨機』的差異中出現的『非隨機』選擇。演化沒有目標,但過程並非純粹的巧 合。」(註1) 「若一個銀行大盜,走進保險庫,竟然亂碰亂撞,便把密碼鎖開啟,我們會覺得這種巧合 難以置信。演化論不是這樣的一回事,銀行大盜發現,如果轉動密碼鎖的方向正確,它會 跌下一張鈔票,於是這種因巧合而得來的優勢,將很快累積起來。天擇正是這種『亂中生 序』的機制。(又是 Richard Dawkins 的比喻。) 天擇理論中,生命演變沒有目的可言、看似錯綜複雜的設計與行為,包括你的眼、你的腦 袋、蟻群的分工等,都是一點一滴受環境選擇而來。」(註1) 歪頭想,這種描述真像我們常常提問的另一件事,比如:究竟有沒有一個真理存在?若是 沒有,萬事萬物都是隨機的虛無主義,能稱之為科學嗎? 循著規律的隨機,是不是很像人生呢(笑) 而全劇帶到了真的是超乎想像多的社會議題與符號,在日臺漢港韓的遷徙中,帶到了香港 籠屋、麻將文化、白色恐怖、方言臺語法文西班牙文、巷口廟會的紅椅子、YouTube時下 梗、聖歌、太空人,在符號的使用上非常細膩且精準;但可惜了都是點到為止,而我並不 了解他想帶我去哪。 btw,我特別特別喜歡膠膜的意象跟最後結尾的安排,非常浪漫! 數十萬年後若我們塵歸塵,土歸土,以後的生命會怎麼看到我們呢? 註1: 區家麟 (2017)。天擇不是純粹巧合:演化論是否太無情?。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905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130.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603786583.A.D15.html ※ 編輯: geminiher (39.8.130.102 臺灣), 10/27/2020 20:38:49
文章代碼(AID): #1VbzTNqL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