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訪 人間的條件 吳念真

看板Drama作者 (桑德林)時間6年前 (2018/04/07 22:52),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人間的條件 吳念真(上)】 吃苦是人間,在澈骨寒冷裡握著的雙手是人間,那麼懂得感恩,就是人間的條件了。 定義吳念真的「身份」很困難。他是「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編劇,如果從1979年寫出第 一本劇本《香火》開始計算,吳念真共寫了75部電影劇本,得了五次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吳念真本人唯一的電影編導作品《多桑》拿了國際影展獎項。他是楊德昌創作《一一》的 繆思,也是男主角。 不過,絕大多數台灣人認識吳念真,還是透過電視。他是知名的廣告片導演,記錄風土人 物的節目「台灣念真情」家喻戶曉;吳念真親自配每部影片的旁白,讓大家理解到,原來 台灣國語才是最有說服力的聲音。 吳念真創立了「中華民國快樂學習協會」,擔任理事長每年募款一億多元贊助偏鄉兒童課 後輔導班,供應食物、照料他們;對於接受贊助的上千名孩子來說,他是「吳大善人」。 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人 然後,2000年開始他又成了劇場導演,「人間條件」從第一集演到第六集,把小眾舞台劇 演成大眾連續劇,曾創下在自由廣場兩萬兩千人的觀賞人次紀錄。 吳念真喜歡大家來看他,他也喜歡看到大家,人和人之間情感的連結是他創作永遠的主題 。吳念真是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來源就是人。 很多人都很好奇,吳念真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故事可以說?吳念真看著我,一臉困惑的表情 ,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我旁邊很多人會告訴我故事啊…」 《安娜卡列尼娜》開卷第一句話,說明了「故事」的本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 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對人間種種不幸的理解,就是一個作家的條件。 吳念真出身瑞芳貧困的礦工家庭,初中畢業到台北來作學徒,一路半工半讀地唸完大學 夜間部;他的背景、遭遇,加上同情心,讓他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紀錄身邊人物,豐沛的創 作動力督促他不斷地把這些人的故事說出來、編出來。 起初,他用最便宜的成本說故事——一枝筆,加上一顆腦、一片肝;後來,當他學會用影 像說故事後,他便用更親近大眾的方式,拍電視節目來說故事。吳念真創造了90年代後台 灣文化盛茂的花園,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20年代,走過40年,吳念真是台灣奇蹟的 一部份,他也創造了台灣奇蹟。 去年綠光劇團啟動「野台工程」,把劇場裡的表演搬到廟口、廣場,「募款來演給大家看 免錢」,首先巡迴的就是吳念真2001年創作的經典劇碼「人間條件一」。 我去台中圓滿劇場看他指導劇團彩排,夜幕低垂,初春的夜晚帶著絲絲寒意,吳念真套著 連帽擋風夾克,站在舞台前方,居高臨下,遠遠地瞭望著台上搬演人間的演員們。 重回陽間的阿嬤 主角是個附身在孫女身上的阿嬤,回陽間只為了向四十年前的恩人道聲謝;恩人所做的, 也只是在她最艱難的時候,鼓勵了一句:「千萬要堅強」。 真是古早心的故事!這種「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故事,也只有台灣人會感動會相信, 那就是吳念真拼博幾十年體會到的——這地方能有今天都是靠大家互相幫忙啊。他對我抱 怨說:「我小時候住的村子,是一個你幫我、我幫你的世界,在這個城市已經找不到了。 」 他看著我,眼睛睜得圓圓地:「我到台北幾十年了…現在,還是不習慣!」 其實,靠勞力吃飯的人都是習慣互相幫忙的,因為沒有知識、金錢、社會關係的支持,隨 便一點風雨就可以刮走頭上的屋頂,可靠的還是旁邊的人。吳念真成名甚早,所以他很快 地脫離了這個世界,可是,他對勞工的親暱顯而易見。他幫保力達B拍廣告一拍十幾年, 以勞工代言者自居,他辦偏鄉兒童課輔班,因為他知道大人收入不穩定,孩子也會有一餐 沒一餐…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人們,常常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台灣最會說 故事」的吳念真。 【一個老運將與軍人的鬼故事(中)】 吳念真當場就講了一個「最近有個計程車司機告訴他」的故事給我聽。 「妳知道嗎?聆聽也是一種閱讀。」他說。 沒了兒子的老運將 有一個晚上,吳念真坐計程車時遇到一個年紀非常大的運將,已經71歲了。運將告訴吳念 真,他是晚上睡不著,才出來開計程車的。 「我兒子死掉了,我想兒子。」他說。 運將很年輕時就在台北創業,他買了幾部車,開租車行,那時候台北的商業正要興起,各 種租車的需求出現,運將的生意作得風生水起。後來,他因為租車行的生意,認識了一個 屏東來的女孩,他想要娶女孩,女孩告訴他:「我的父母年紀很大,如果你想和我結婚, 我們就要搬到屏東去住。」他想一想,還是想和女孩結婚,於是就結束了台北的生意,兩 人結婚後到屏東定居。 在屏東他還是繼續車行的生意,屏東的生意不如台北好,不足以請司機,大部分的車趟都 要自己開,才足以維持一個家庭。有一天,他從早就開始跑車,到了傍晚精神已經有些不 濟了,可是,他還是硬撐著,想說再撐一下今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傍晚時分,他經過一個軍營的附近,那天光似乎就在那一刻昏暗下來,閃了一眼,他竟然 撞上一個過馬路的軍人! 他永遠記得那個軍人那一刻驚慌的眼神,直直地看著他的眼睛! 死不瞑目的阿兵哥 出事後兩、三天,運將再度坐上自己的那台車,正要發動,突然間那個軍人的臉就出現在 擋風玻璃上,幽怨地看著自己。運將大叫一聲跌出車外,嚇得他馬上把車子給燒了,才點 上火,突然來了一陣怪風,把火苗吹上遠遠的屋角,就這樣,燒了一條街。 後來運將的工作都不順利,因為這個軍人時不時會出現在他的眼前。好在兒子也大了,即 將可以賺錢養家,兒子體格很好,在屏東的海軍陸戰隊服役。 那一天,兒子與同事一同開車要回部隊發薪水,還沒回到軍營,就被一台突然衝出的車子 撞上。兒子當場重傷,送進醫院不久就走了。運將到車禍現場招魂,震驚地發現,那正是 他當年撞死軍人的地方。 從此,運將晚上經常失眠,有一天晚上,他太太陪著他開車出去散心,開到海邊,他太太 突然大叫:「前面有人!」,他看到那個軍人就站在車前,這是軍人第一次讓其他人看到 。 運將哭了,從出事以來,這是他第一次落淚,他哭著對那個軍人說:「我對不起你,可是 你的怨念怎麼這麼深……。」軍人看了他一眼,還是那幽怨的表情,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 了。 「我還下車陪著那個歐吉桑在路邊抽菸ㄟ!」吳念真說。 至親過世是一生最痛,歐吉桑也在期待著能夠再次見到兒子吧! 人間條件1──重回陽世的阿嬤 舞台上,回歸陽世的阿嬤,和兒子誤會冰釋,死前沒機會道歉,死後終於有勇氣道歉了。 演兒子的紙風車劇團執行長李永豐才講完感人台詞,一轉身對著空曠的台下一圈圈水泥座 位大喊:「在座的各位父母,有人向孩子道歉過嗎?」 大家都笑了,站得遠遠的吳念真,拿起手上的指導麥克風大聲地回應:「沒有…」 和死去的家人冰釋,告訴他們:「對不起,我錯了,我愛你…」這是不是吳念真心裡最深 的一句話呢? 《多桑》...吳念真一家人的故事 吳念真是著名的會照顧家人,作品裡也常常描述家人感情,唯一的一部電影「多桑」,其 實就是自己一家人的故事。他曾說:「在16歲離家工作以前,全家七口人都睡在一個通舖 上。」 吳念真是家裡的大哥,從小當父親生病,母親外出工作時,就要照顧弟弟妹妹,煮飯給他 們吃。有一次父母都不在家,家裡沒有錢買菜了,桌上只有白飯,弟弟妹妹吵著不肯吃飯 ,吳念真就把白飯加醬油捏成一顆顆飯團,他背著二弟,大弟背著小妹,爬到山頂去野餐 。 他指著遠遠的有煙囪的地方,還有更遠更遠肉眼看不到的城市,對弟弟說:「那裡——, 有大煙囪的那裡是基隆——,還有更遠更遠的地方就是台北——,以後,長大以後,我們 要到那裡賺錢——,然後拿錢回來給爸爸媽媽,這樣我們就不會沒錢買菜了…」說完,吳 念真哭了,弟弟也哭了。 【藏在戲裡的台灣味(下)】 長大後,他們真的都到台北來「賺錢」了,吳念真也達成自己改善家庭經濟的夢想,可是 ,這個家庭卻仍然被不幸纏繞著。吳念真的礦工父親因矽肺病長期住院,久病厭世跳樓自 殺,母親骨癌病逝,弟弟連碧東積欠賭債開廢氣自殺,妹妹憂鬱症燒炭自殺。 親人們一個個離開這個世界,有那麼多想告訴他們,卻來不及說的話……。 李永豐扮演的兒子,現在都在台上替吳念真說了;吳念真凝視著舞台上傾心漓膽訴說個沒 完的母子倆,「父母小孩是最親近的人,可是,卻沒有好好地溝通過……。」他喃喃地說 。 這就是「台灣奇蹟」世代共同的困難吧,五、六十歲的這一代,一生都忙著在事業上打拼 ,認為事業成功就是幫助家庭,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習慣與家人溝通,滿肚子的「心內話」 。 新舊時代「真男人」 吳念真的獨子吳定謙也是劇場導演、演員,我問他是如何和兒子溝通的,吳念真說:「他 告訴我要去念台大戲劇系時,我只跟他說,你如果在其他領域,可能你只要前5%就可以 衣食無憂,如果在這一行,你要是前0.1%才有機會。」聽起來,這是「軟性威嚇」,不 過,吳念真實在是提拔兒子不遺餘力,親自帶著吳定謙當副導,讓兒子在自己的戲中演出 。吳定謙這些年來也有翻譯、出書、自己編導作品,只是父親的成就太大,吳定謙仍然只 被記得是「吳念真的兒子」。 講起今年35歲還未婚的獨子,「台灣奇蹟世代」的哀怨心內話一股腦地傾瀉而出: 結婚生子喔,我說孫子將來不要送給我帶就好! 我都跟朋友說,我們是養父母的最後一代,養自己的第一代。 我們那個年代覺得當完兵就要負擔很多責任,要養家、要養父母、要買房子,現在他可以 省掉養父母這一項。 吳念真開始叨叨念起來:「我以前十六歲來台北工作,雖然什麼都沒有,可是我很有信心 ,我相信我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在這個城市存活。我以前當工友,從星期一打掃到星期六, 星期天放假我還跑回辦公室幫地板打蠟,覺得光是每天拖地不夠亮……我在醫院圖書館打 工,收到外國期刊會翻一翻,醫生來找雜誌,說要找什麼主題的,我還能幫他找……。」 現在,年輕人不一樣了。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買到房子,所以他們寧可EASY(輕鬆 )一點,要有放假,不能常常加班……。」 對「台灣奇蹟」世代來說,自己的下一代真是另一個星球的生物,吳念真心中的「真男 人」應該可以用「人間條件一」裡,阿嬤一直想要親自道謝的恩人作為代表。 「這個男人在表示關心的時候,總是問『拎有欠啥麼?』」吳念真強調。 正港的查甫人 吳念真有篇短文「頭家返鄉」,寫他故鄉的「老頭家」,228事件時被抓去關,家產全部 充公的煤礦主,1959年回到煤礦來看大家。 「『老頭家』是嘉義人、美男子、有才情、留學日本,娶了嘉義第一美女,祖父講起老頭 家就像在講一個心儀的英雄、一個古代的俠客,浪漫又豪放。」 「有一年的尾牙,頭家要獎賞礦工,而當時是老台幣,不值錢,鈔票的面額又大到令人傻 眼。祖父說老頭家用卡車載了不知道幾百麻袋的鈔票回來,在事務所裡頭把所有錢都倒出 來,大小面額都混在一塊兒,像一座山。 工人下工後在事務所排一排,祖父說老頭家好像喝了一點酒,臉紅紅、笑咪咪,手上拿著 一個竹畚箕,要大家脫下上衣當容器,不管工人的層級是師傅還是最低階的運土工,只問 :幾個小孩?然後一個小孩兩畚箕、三個小孩四畚箕、沒有小孩的一畚箕…」 「祖父說,老頭家在監獄裡很得人望,只要有人被槍斃,他都會幫他買一件全新的襯衫, 說台灣人要走也要走得乾淨、走得有體面。」 「老頭家給大家帶來小禮物,一個特別設計的紙袋,裡面有一包健素糖、一打鉛筆、一把 15公分的塑膠尺以及一本筆記本,一個小孩發一袋。然後老頭家在學校操場對全村村民講 了一段很長很長的話。」 60年了,吳念真至今還記得,8歲的他坐在圍牆上聽到的這一段: …我知道大家生活都不好過,不過,無論如何,卡艱苦也要讓小孩讀書,有讀書才有知識 ,有知識才有力量! 豪情又浪漫,照顧老弱婦孺…這就是吳念真心中的英雄。 懂得感恩 就是人間的條件 我問吳念真,最怕聽到什麼樣的故事? 「我最怕聽到流浪狗沒人照顧的故事。」他老實地說。 「以前不是有一個大象踩死動物園管理員的新聞嗎?我看了就好難過。」 那是2013年發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動物園的事,動物園裡原本有四隻大象,其中一隻大象死 亡後,另一隻大象就一直情緒不穩定,竟然暴衝,撞倒照顧她25年的管理員將他踩死了。 「妳不覺得這故事很難過嗎?」吳念真追問我。 吃苦是人間,在澈骨寒冷裡握著的雙手是人間,那麼懂得感恩,就是人間的條件了。舞 台上,阿嬤終於找到幾十年前「很照顧她」的老頭家,親口說了「多謝」,整齣戲在阿嬤 不斷地叮嚀「千萬要堅強」的迴聲中結束。我看到吳念真帶著心滿意足的微笑,走上舞台 開始和演員們交代起第二天正式演出的細節。 二十幾歲的攝影記者第一次看到這齣戲,略略吃驚地問:「這樣就結束了?」 是啊,不為財不為情不為色,「只是想說謝謝」。戲台上,大家把心結攤開來,說個清楚 明白後,日子還是繼續過下去。其實真實的人生都是這樣過的,面對委屈和不甘,最後唯 一能做的事情只有堅強;要向恩人道謝,要把握機會把委屈說清楚。這是歐吉桑的叮嚀, 也是吳念真的「頭家返鄉」。 就算募款 也要讓更多人來看 然後,吳念真開始興高采烈地對我講起他們之後要來「野台巡演」的計畫——努力募款、 多演幾場,讓更多人可以看……他有還有許多值得拿出來在廟口演的戲……。 上報 https://goo.gl/gV1An7 https://goo.gl/E3Mmqu https://goo.gl/DMCP8c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162.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523112773.A.8A5.html

04/07 23:29, 6年前 , 1F
真的好感人
04/07 23:29, 1F

04/08 02:59, 6年前 , 2F
所以會有人間七嗎XD
04/08 02:59, 2F

04/08 14:21, 6年前 , 3F
上次在圓滿劇場沒好好看 期待下次演出
04/08 14:21, 3F

04/08 22:30, 6年前 , 4F
哭爛我...
04/08 22:30, 4F
文章代碼(AID): #1QoDj5Yb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