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4月 劇場經驗盤點

看板Drama作者 (aha)時間7年前 (2017/05/01 10:43), 7年前編輯推噓8(808)
留言16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log : http://wp.me/p6H49F-4yA 0402 1430 TIFA 奧斯卡‧柯爾斯諾瓦 x 【立陶宛OKT劇團】《哈姆雷特》 頗哈扣的一版《哈姆雷特》,相當大程度地抽離、象徵化、除脈絡,劇情雖是順著原著走 ,但對於不熟悉原典的觀眾而言恐怕晦澀費解:九台化妝鏡各種變換隊形、不時以巨響聲 效來斷開情節間的鎖鏈、滿場亮相卻未曾被關注或被解釋的大老鼠、一人分飾老哈姆雷特 與克勞地......,終歸以「扮演」作為全劇的最大命題,對鏡既是演員看著演員,又是演 員看著角色,又是角色看著角色,又是觀眾看著觀眾,這尤其當劇情來到讓下半場、戲中 戲的段落時推上了高潮,「你/我是誰」這個叩問在鏡面及角色對位關係上來回反射形成 了巨大的虛實迷宮,困在裡面的癲狂、恐懼與猶豫都顯得更加困惑,雖然吃起來有點辛苦 ,不過細細推敲起來頗有滋味; 0413 1930 【褶子劇團】《閣樓上的安妮》 選擇在思劇場小小的樓中樓空間中演出二戰時期安妮日記的故事別出心裁,觀眾席設置不 只破除鏡框,甚至是超越四面台的超自由入座,表演者與觀眾共用同一個空間,既沒有固 定的觀眾席,也就沒有固定的表演區,營造出大家同在一個故事時空的感覺,使得原就極 具渲染力的近距離單人表演更加迷人也更加懾人;與表演者蕭艾瑪老師一同在旁白、安妮 、吉蒂與一眾親戚等角色間逡巡,並也一同跳入一個時空、跳出故事之外、再跳入另一個 時空,甚至安排了橋段讓觀眾成為二戰時安妮閣樓裡的人們,協助安妮一起撿拾散落一地 的綠豆,在感受到趣味的同時,也感受到這個趣味是在多麼高壓的歷史背景下的苦中作樂 :當兩面安妮自我對話、當吉蒂與安妮對話(其實都是她自己),當圍著餐桌的人們一一 透過同一位演員現形、當以木箱作為小小的家執行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比起大時代下的 小確幸,或是安妮(們)十三歲的孤單與矛盾心理,這些過往昔時的魅影更讓我感到駭怕 ,面對高壓統治的絕望與恐怖被以表演所營造出的想像突然無限放大;不過除了頭尾兩段 手電筒的戲、安妮們的自我辯證、餐桌上的眾人、閣樓上的悲傷吟唱,之外,整體來說覺 得步調稍快了些,且部分時候的表演並無法使人沉浸,覺得僅以台詞交待情節,覺得有點 可惜; 0414 1930 【創作社劇團】《少年金釵男孟母》 http://wp.me/p6H49F-4ND 「我佯裝了一輩子,你還讓我去佯裝?」 難得勤勉寫一篇,這齣戲是我四月最愛,千迴百轉,看得如癡如醉,非常過癮; 0415 1930 【相聲瓦舍】《弄》 我喜歡從表演文本兩個部分來討論這部相聲;馮宋黃三人的肢體與聲音演技實在相當精 采,無論是捧、逗、抑揚頓挫、抖包袱的時間點、手勢、身段,處處紮實處處好看,尤其 〈睡不著覺〉這一段馮老師單人表演,將超長一段獨白說得聲聲色色,太厲害了;再說馮 老師劇本創作的行文走字已然獨樹一格,「借古諷今」在這十數年來被【相聲瓦舍】反覆 玩味,有時候憑依一個朝代進行創作(諸如唐朝《大唐馬屁精》、明朝《東廠僅一位》、 民初《相聲說垮鬼子們》等等),有時候也架空時空來說故事,無論如何都始終夾帶選舉 與時事話題,練成了一個山頭,而《弄》就是又一個在不確定的年代、不確定的地點、不 確定的人物關係上構築的諷諭時事的連串段子,除了戲曲/教育意義上出現的〈後台禁忌 〉與〈包公奇案〉之外,這些段子大約有「我沒空」四兄弟、「我也要去」一夫三妻、「 我也會」gay之子、「我很累」藍妖綠怪,段子間的關連隱約曖昧,基本上透過一個奇石 的故事來執行概念上的整合,舞台上雖然真有其石,在馮老師上半場最後的蒙太奇式故事 拼接下卻是將這三顆石頭處理得相當之寫意,綜觀這些段子,機巧、精緻,且埋藏著巧妙 的浪漫,「賊寇四起,天下大亂」成為這部充滿魔性的大型黑色喜劇中勉強抓得住的線索 ,但是一念卻又思及披著人皮吃人肉的鬼(宋少卿說「一家三口,吃人肉啊」的時候豪可 怕啊),嚇了一跳手一鬆,便又什麼也抓不住了; 0416 1430 TIFA 【四把椅子劇團】 x 簡莉穎《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 0421 1930 NTT-TIFA 【路易霧靄劇團】《小木偶》 好黑好暗好黑暗的童話故事新詮;節奏明快,主持人簡單自我介紹與引言之後故事話說從 頭,從老翁邂逅巨木說起,一連串迅速的亮暗場將小木偶召喚成形,這尊小木偶卻是尖酸 勢利的小人,逼得老爸爸在寒天中變賣大衣以供他上學,他卻又在上學途中被聲色所迷、 被貪婪所惑,不僅上學失敗,甚至一貧如洗、鋃鐺入獄(昏庸的法官更讓小木偶心中最後 一道關於正義的美好社會想像瓦解了),出獄後又謊稱自己大富大貴而遭致盜賊擄殺,在 仙女教化下雖然一度誠實向學,卻在可以化身成人的前夕又被壞同學拐上了車遠走高飛, 短暫地紙醉金迷後卻變成驢子被賣到馬戲團,又因為不配合馬戲團演出被虐瘸變賣丟進海 裡,意外地在一隻半鯊半鯨的遠古巨大海洋生物的腹中與他的老爸爸重逢了(Amazing.. ),最終小木偶與老爸爸回到陸地,小木偶幻化成人類,「與老爸爸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全戲80分鐘,以主持人的說書包裹起來,故事以黑色基調呈現,除了艷光四射的歌舞場以 及兩段海面浮沉的幅面藍光之外,燈光簡單、照亮局部且偏暗;除了措辭與情節時有童趣 之外,旁白語氣平淡、一眾角色不苟言笑,整體而言質感嚴肅,故事中的「人」是什麼? 「木偶」又是什麼?有時候木偶流露的情感與真人無異,有時候人卻顯得如木偶般僵硬無 腦,皮諾丘在最後不以成為人為目標前進,卻成為了人,才真正解答了劇作家的人間條件 ,主持人不斷強調這個故事絕無一絲虛假,散戲後台上徒留一尊尊的木偶,在在述說著生 命的魔幻與殘酷; (其實差點錯過這齣戲,我漏接了演出訊息直到四月初才發現她,當時票早就賣乾了,本 來覺得算了沒希望了,卻沒想到首演前一天歌劇院居然一口氣釋出了200張票(感恩讚嘆 ),當下跪了,跪下去的同時也買好票決定隔天就殺下去看,散場之後冒著大雨走向客運 站,還遇到好心的同路人撐傘搭救,一問之下人家從台南殺上來看,大驚,我這個新竹過 去的還算是小咖哪) 0430 1430 TIFA 凱蒂.米契爾 x 【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茱莉小姐》 在舞台上空架起一塊大銀幕,透過舞台上數台攝影機捕捉畫面、演員既執行幕前演出也身 兼幕後操作、同步有音效師配音、樂手配樂,這無法不與【中國薪傳實驗劇團】導演王翀 的創作套路一併討論:究竟讓劇場成為片場、各部門在台上精準緊密合作以拍出一部電影 的意義何在?以這版《茱莉小姐》好奇地將「鏡頭」對向了位在原著故事邊緣的女僕 Christine來說,這個技法是成立而且成功的;觀眾在這個舞台設計下並非全知視角,在 上舞台處有兩個被牆板遮掩的空間,而全劇卻有大段的表演是在這裡面發生的,觀眾無從 直接看見,而攝影機鏡頭作為窺視的工具,扛起了責任,深入了這兩個房間內部,將即時 剪接的畫面投放到上空的銀幕,觀眾看見的舞台是「外」,畫面是「裡」,而說著從配角 扶正的故事,此於劇本上及呈現上的角度切換同步到位,其實是非常有趣的,我很喜歡, 不過除此之外,那些被定義為演出一部分的攝影機走位、音效師及樂手表演所呈現出的「 外」,及演員配合著拍攝節奏所做出的「裡」,依然如同《雷雨2.0》給我一種不明所以 的感受,簡單來說,我真的搞不懂這種演出形式在這部戲裡除卻了呼應Christine轉客為 主之外,大費周章在劇場裡拍電影到底有什麼意義... 五月登場: 【自然而然劇團】《艾玲》 【EX-亞洲劇團】《生之夜色》 【沙丁龐客劇團】《再一次・美麗人生》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x 王嘉明 《血與玫瑰樂隊》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六》 【窮劇場】 x 高俊耀 《親密》 【演摩莎劇團】《凡尼亞舅舅》讀劇演出 【阮劇團】《馬克白 Paint it Black!》 【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 月底 臺北藝術節來啦~~~~~~~~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 https://gentlismtw.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121.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493606607.A.BC9.html

05/01 12:18, , 1F
盤點文從一年進化成一季再變成一月,g大越來越認真了XD
05/01 12:18, 1F
沒有人知道能維持多久 (?

05/01 12:21, , 2F
之前在公視表演廳看《少年金釵男孟母》,覺得還好
05/01 12:21, 2F

05/01 12:24, , 3F
沒想到這次看現場,非常喜歡,尤其徐堰鈴、吳維緯和
05/01 12:24, 3F

05/01 12:25, , 4F
李易修迷得我嫑嫑的 XD
05/01 12:25, 4F
又深沉 又幽默 又連貫 又精緻 真的是好看得嫑嫑的

05/01 12:27, , 5F
好奇《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的~"~?
05/01 12:27, 5F
看完到現在腦袋還是一片空白XD

05/01 12:24, , 6F
接下來會變成雙周刊嗎XD
05/01 12:24, 6F
不排除周刊的可能性 (??

05/01 14:01, , 7F
好認真啊!
05/01 14:01, 7F
選舉快到了 出來搏點版面 (???

05/01 15:32, , 8F
前天才看完少年金釵男孟母,真的很棒!
05/01 15:32, 8F
嗚嗚嗚真的豪好看

05/01 23:59, , 9F
少年和馬密都很喜歡,但個人更愛馬密,可能是我長年
05/01 23:59, 9F

05/02 00:00, , 10F
看傳統戲曲,少年上半場民初演員過於字正腔圓的腔調
05/02 00:00, 10F

05/02 00:00, , 11F
讓我覺得有些刻意,不是很自然,下半場就正常多了~
05/02 00:00, 11F

05/02 00:01, , 12F
看我還是被李易修收服了,洞房花燭那段好揪心T__T
05/02 00:01, 12F
確實我對戲曲的興趣是比較不高的,最近的定風波跟牡丹亭都沒進場~"~ 不過馬密竟然有這麼神? 這戲的編劇及導演都給我一種說不出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

05/02 02:01, , 13F
超喜歡小木偶也是買到釋出位置的票,母子兩飛奔至台中
05/02 02:01, 13F

05/02 02:01, , 14F
五小時五小時來回,很累卻很值得
05/02 02:01, 14F
好看!

05/02 02:08, , 15F
馬密的編劇真的很強~
05/02 02:08, 15F
我還在品味中XD ※ 編輯: gentlism (42.72.236.105), 05/02/2017 08:55:11

05/02 14:18, , 16F
這次馬密編導的作品也是讓我不知道怎麼說
05/02 14:18, 16F
文章代碼(AID): #1P1g3Fl9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