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 台南人劇團《無差別日常》

看板Drama作者 (aha)時間8年前 (2016/03/20 14:16), 8年前編輯推噓8(8012)
留言2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log: https://goo.gl/YySsJr 春天戲水到了第三年, 小弟也一戲不漏地看了三年, 起手就稍微進行一個血腥排名的動作: 《浪跡天涯》=《游泳池(沒水)》 > 《哈姆雷》 > 《愛情生活》=《無差別日常》 > 《姊夠甜‧那吸》 > 《刺殺!團團圓圓之通往權力之路》 《無差別日常》長得像《阿拉伯之夜》, 抽象的舞台空間、排列燈管做出光影變化、 舞蹈化及運動化的演員肢體動作 ( 其中運動化的部分則又讓人想起《水管人》及【動見体】風格 ), 或可說這已是廖若涵的一種招牌作品樣貌了; - - 劇名隱喻著「日常生活中充斥各種『無差別攻擊』」的《無差別日常》, 18段短劇所構成的戲,90分鐘無中場, 各短劇以城市中某個特定身分 ( 角色 ) 為主體, 如家庭主婦、計程車司機、高中生、工讀生、女主管......等, 每段皆以該身分近乎全獨白的方式來進行,直白易懂,卻一點也不輕鬆好受, 因為這些故事所述說的,盡是生活中具象或非具象、 電視新聞裡像是事不關己、卻又近在咫尺的各種社會暴力事件; 有形的暴力如虐狗、如霸凌、如歧視、如縱火、如無差別殺人, 無形的暴力如平凡、如孤單、如疏離、如冷漠、如壓力大、如失去目標、如「狂」, 一座城市住了這麼多人,人們為了各種目標忙著擦肩而過忙著失去自我, 與天競高的樓房以及日益矮窄的隔間、個人空間, 將人與人劃得愈來愈開,習慣沉默、習慣沉默卻在line跟facebook裡喧囂, 一場大雨降下來、一架飛機掉下來,這個世界看起來又更加悲慘了, 從前的暴力與荒謬在劇場裡探詢,如今周遭的故事卻遠比劇場還更戲劇化, 生活中的暴力與荒謬,成為了藝術家俯拾即是的創作素材, 不用再憑空想像了,打開facebook,這些超現實的情節都是真的; - - 乾淨俐落的戲劇結構,複雜蜿蜒的角色群像, 說著無溫度、無感情,或者是後溫度、後感情的連篇悲劇, 《無差別日常》幾乎是沒有希望的一齣戲, 李邵婕飾演的兩個角色,孕婦肚子裡的孩子已經沒有了爸爸, 死去的母親包包上還掛著女兒小時候做的吊飾, 那些遺留在故事裡的愛,雖是未亡人的寄託,卻也是折磨, 看似戲裡僅存還帶著希望前行的兩個角色其實更加淒涼絕望, 在學校在補習班被老師被成績霸凌的高中生,於深夜公園裡用打火機把小白燒成小黑; 結婚將近20年、每星期為先生及小孩燒一條自己並不愛吃的魚的妻子,轉身把家燒掉; 樓層向上無限延伸的螺旋停車塔出入口管理員,將柵欄降下後一去不回; 在職場上往權力上游愈游愈悲傷愈游愈受傷的女主管失去了家的意義與方向; 被孩子被客人被越南籍妻子擠壓得難以喘息的鬱悶暴躁計程車司機幹掉乘客棄屍; 窮途末路卻又頻頻被打臉最後信仰著看不見的希望的股市操盤手; 專精於傳單蒐集走到癲狂的憤世嫉俗阿姨;自我存在意識降到最低的發傳單工讀生; 殘暴無情,卻又無處不貼近民生,或許這齣戲並不企圖多說什麼, 只是將這些現象呈現出來,如同編劇趙啟運所說的, 為當代留下一個博物館文物之外的紀錄吧; - - 印象深刻的,是幾乎佔了舞台全幅寬的投影幕打上了各種黑白繪本風格的畫面, 空無一人的捷運車廂、由遠而近狗兒無辜的雙眼倒映火光、刀俎魚肉、 畸形的狗與人臉混合體、冰冷的手扶梯梯、形單影隻的女主管, 這些畫面將殘酷的氛圍進一步推向更深的寫實恐怖; 四位演員的表演都很精采,有太多可以說的了, 其中李邵婕飾演的傳單阿姨可說是全劇最突兀、 卻舉重若輕且獨樹一幟地呈現了都市中不在少數的癲狂之人的形象, 另外寡婦孕婦這個角色喃喃說著:「要穿得夠,要小心走」,以及她懷想著: 「會不會坐在這條線上,有一天就坐在你倒下的那個位置旁呢?你會不會還在那裡呢?」 惹人鼻酸,飾演喪母的女兒發現母親包包上的吊飾時的表演更是直接讓人落淚; 呂名堯的計程車司機及金融業高層詮釋得很到位, 不過最強的還是要屬虐狗高中生這個角色,肢體流暢不死板、獨白抑揚頓挫兼備, 在被霸凌之後將情懷投射到小狗身上,企圖創造保護色以隱身在城市之中, 與林曉函「身分被動消失」的家庭主婦、「身分主動消失」的發傳單高中生、 以及劉哲維的「身分主動消失」的停車場管理員,皆有遙相對照; - - 談論存在,避免消失, 《無差別日常》以「呼吸就能繼續」一再使用、貫串全劇, 是無力也無奈的註解; 無法扭轉,只好苟且活著, 等待轉變,或者在等到轉變之前就先被切開, 或許出走是一種出口, 但那比生活需要更大的勇氣,有時候亦是空想而已, 人生在世,自有牽掛, 舞台上,如何舞,終歸又出到劇場外各憑本事了; - - 同場加評《刺殺!團團圓圓之通往權力之路》 失控的鬧劇,無聊得令人想睡想中離, 我特別討厭的部分恰好是全劇大量、瘋狂、粗糙地插入各種模仿的橋段, 兩大段谷阿莫就算了,至少算是有帶點劇情, 其他像是蔡英文勝選感言、周子瑜道歉、茶裏王廣告、挺柱記者會、 Johnny Walker廣告、實現幸福宣言、、等,或許該好好想想如何化用, 如果是擷取適當的份量提一下也許還可以接受, 全段全段地移花接木我真的笑不出來(尤其模仿周子瑜道歉根本不應該是笑點啊啊!!), 請去看一下《相愛的七種設計》是怎麼安排調度的,那才是會心一笑拍案叫絕, 要整段抄,今年初的《是的,關於現今媒體的現象,我在進行一個剪貼的動作》 也同樣使用了整段周子瑜道歉的橋段,兩造發揮得如何,高下立判; 扣除掉所有模仿的段落、牛步推進並毫無深度毫無創意的樣板權謀劇情, 值得稱讚的是各個角色都發展得算是成功,看起來像是整齣戲已經不行了, 演員只好自力救濟,自己的角色自己救,大家辛苦了,我也辛苦了... -- blog: https://gentlismtw.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153.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458454609.A.C2C.html

03/20 19:14, , 1F
我反而最不喜歡傳單阿姨這個角色,甚至覺得應該從演出中拿
03/20 19:14, 1F

03/20 19:15, , 2F
掉,因為他是故事裡唯一沒有和其他眾多角色有連結的角色,
03/20 19:15, 2F

03/20 19:17, , 3F
角色故事/質感與表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的情緒(簡單來說是好
03/20 19:17, 3F

03/20 19:17, , 4F
笑的)也和其他部分大相逕庭~
03/20 19:17, 4F

03/20 19:18, , 5F
雖然那一段的確是挺好笑的 XD
03/20 19:18, 5F
確實是很突兀,李邵婕在演後座談也提到她以為這個即興出來的的角色不會被保留, 但是我也覺得就「城市中的無差別暴力」而言這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狂人在城市之中的突兀感,也與傳單阿姨在此戲中的突兀感旗鼓相當, 大概也是一個無心的巧合吧XD

03/20 23:10, , 6F
只有我看完覺得無感嗎?好幾次在心中想說:「90分鐘
03/20 23:10, 6F

03/20 23:11, , 7F
應該快到了吧」,看G大的心得覺得還比戲有趣些 XDD
03/20 23:11, 7F
這部戲從形式和內容而論都像是剪報, 但呈現起來我就覺得順順的,也沒想太多XD

03/20 23:22, , 8F
對《刺殺!團團圓圓之通往權力之路》導演放牛吃草做戲
03/20 23:22, 8F

03/20 23:22, , 9F
演員自己搞好
03/20 23:22, 9F

03/21 00:08, , 10F
雖然傳單阿姨很突兀 但覺得這份突兀反而把觀眾拉回
03/21 00:08, 10F

03/21 00:09, , 11F
現實 我也見過很多這種會妄自編造很多陰謀的人
03/21 00:09, 11F

03/21 00:10, , 12F
他們像是想在這些苦難背後 找到一個理由怪罪
03/21 00:10, 12F

03/21 00:10, , 13F
我反而看到這段 特別有感 畢竟前面壓力久了會麻痺
03/21 00:10, 13F

03/21 00:11, , 14F
並不覺得只是為了刻意搞笑
03/21 00:11, 14F
嗯嗯,從這個角度而言, 或許傳單阿姨反而是整齣戲唯一的「答案」呢

03/22 17:23, , 15F
團團圓圓玩到後來有點無聊
03/22 17:23, 15F
日常之戲讓人意猶未盡 喧囂戲卻讓人坐立難安

03/22 21:23, , 16F
我以為這部的亮點是會後座談劭婕媽的發言
03/22 21:23, 16F

03/22 22:25, , 17F
哇 樓上那場是特別場吧! 覺得日常很有後勁...淡淡的
03/22 22:25, 17F
跪求詳細!!!!!

03/26 02:37, , 18F
團團圓圓塞滿滿的時事梗也讓我覺得了無新意、很不耐
03/26 02:37, 18F

03/27 18:26, , 19F
覺得傳單阿姨雖然是扮演神經質的瘋顛角色,但我們日復一
03/27 18:26, 19F

03/27 18:26, , 20F
日的生活又何嘗不瘋狂,也許她才是唯一清醒的人。
03/27 18:26, 20F
確實,就「城市的日常」,或說就「文明的日常」而言, 主張類似末日說等「不正常理論」的傳道者從不缺席~ ※ 編輯: gentlism (36.228.131.163), 03/27/2016 18:59:10
文章代碼(AID): #1Mxa1Hmi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