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音樂時代劇場《渭水春風》2016版

看板Drama作者 (aha)時間8年前 (2016/03/06 22:30),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log : https://goo.gl/7IMmUs 錯過了《渭水春風》在2010年的演出, 這次在迪化街上的大稻埕戲苑重演, 作品規模縮小,劇場硬體設備亦相對陽春許多, 舞台設計略感克難,不過搭配投影、燈光、空間設定,應用得相當靈活, 然而選在此地重演,實是別具歷史意義,距今約100年前、 由蔣渭水經營的菜館「春風得意樓」正是坐落在當時繁華興盛的大稻埕, 於此滄海桑田之處重演此作,很有故地重遊、時代交疊之感, 感性一些說,渭水先生在天,或許也款款看著這齣戲, 與我們一同在劇場裡懷想那道大船入港、商貨阡陌的口岸, 以及追思那段風雨飄搖的動盪歲月吧; - - 渭水先生無疑是時代的巨人, 其對於台灣民族自決、民主政治的貢獻巨大, 在日治時代下爭取台灣議會、開辦民報、關心民生、建立民黨、發揚文化、 而也與目前的政治風景有所呼應, 劇中多段如組織政黨、針砭時政、對抗政府、司法迫害、原住民族衝突…等, 既視感非常強烈,民主是一艘不斷破洞的船,在每個時代都需要補丁、排水; 此戲架構直白, 序幕及尾聲綴以渭水先生遺孀、陳甜女士的晚年軼事, 以外便是照著時間順序, 由渭水先生入主春風得意樓、一段藝旦阿珠旦的戲文雅緻開場, 展開日治台灣的這段時代故事: 台語日語交雜的日常對話、無處不在的警察體系, 渭水先生與陳甜女士、日本兵稻垣藤兵衛與賽德克族人李菜兩段愛情邂逅, 原住民族與漢族屢遭日本政府的各種打壓、民心思變, 爭取自治、鼓吹自決的激情與牢獄之災……等, 情感真切,念白悅耳,歌唱動聽,元素豐富紛陳, - - 然而也許正是因為元素太多了,節奏偏亂, 場次間情節斷面冷硬 ( 疑似趕戲 ) , 偶有感到止在不知所謂、突兀之處, 有時又感覺得拖延太長 ( 像是「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旗舞就太長了 ) 似是過於用心於照顧各條劇情的份量分配,反倒犧牲了情緒的連貫性; 「獄中生活」此段詼諧輕鬆,以整齣戲的角度而言難免格格不入, 「賽德克族」這條劇情著墨過少,招致死戰時情緒一下子拉高,入戲困難; 描述渭水先生辦報創黨的段落大多經營得鏗鏘有力四平八穩, 其中要以「臨床講義」以台灣島作為病患,開具藥方的這段改編歌曲最為精彩, 後來與林獻堂先生分道揚鑣的段落也處理得膾炙人口, 不過其他段落偶爾會出現一些台詞未經轉化,即以文書句法說出, 讀書感過於強烈,極不自然, 另外有幾段歌舞像是前面提到的「團結真有力」旗舞, 以及上半場「台灣文化協會會歌」的歌舞, 雖說是還原當時,氣勢確實也澎湃, 實在是難掩八股、歌功頌德、宣傳、樣板戲之反感, 看得我坐立不安, - - 渭水先生與陳甜女士的愛情故事呈現得絲絲入扣, 兩首歌曲〈敢是哪裡曾相見〉與〈世界恬靜落來的時〉, 前者描述了兩人初相遇時的景況,凸顯了陳甜雖不識字,卻明事理的堅毅性格, 後者則是總詰這段短暫卻深愛綿長的感情,於開場及結尾兩處重複出現, 結尾時尤其從「孤星」一段開始醞釀離緒, 渭水先生晚景遭政府解散政黨、遭債主追債、遣走跟隨他多年阿財兄, 病痛纏身、踉蹌坐地,去世後陳甜女士抱屍哀吟, 後來大眾葬禮時白幡漫天、日警特意為之開道,場面淒絕又正氣昭彰, 最後再重現〈世界恬靜落來的時〉, 這是巨人轉身、傳奇落幕的時,萬物安靜,歌聲徐徐,舞台上投影字幕大意是: 「陳甜女士於渭水先生逝世後未再婚嫁,有人問起,他則答道: 『如果可以找到比蔣渭水更偉大的人,我就嫁他』」 全劇結得情感沛塞,整部戲完整盡到了摹寫渭水先生的責任, 謝幕之後,所有演員突然又擺出各自角色在那個時代下的日常樣態停格,燈才大暗, 像是要把時代停格在戲裡、與時代告別的意味, 這倒成為我對這齣戲最鮮明的印象,非常精緻的安排; - - blog : https://gentlismtw.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70.1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457274638.A.E12.html

03/07 01:36, , 1F
推心得 也推這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場地運用
03/07 01:36, 1F

03/07 14:11, , 2F
這個演出真的有成功把人拉回那個時代,劇組能在如此
03/07 14:11, 2F

03/07 14:11, , 3F
陽春的舞台完成演出,實在是非常厲害啊!
03/07 14:11, 3F

03/09 01:36, , 4F
推演出成功,另推出征那場的歌聲聽到掉淚!
03/09 01:36, 4F
文章代碼(AID): #1Mt3yEuI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