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動見体劇團:台北詩人

看板Drama作者 (吉米布蘭卡)時間11年前 (2013/05/11 22:39),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11.html 時間:2013.05.04 7:30PM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名稱:動見体劇團 台北詩人 寫在心得文之前... 我非常喜歡《台北詩人》的主視覺,顏色特別,在一群文宣品中非常顯眼;另外,還驚訝 於這間牯嶺街的小書店能被做成這樣的質感,彷彿給了它另一種面貌。 正式心得文由此開始... 在《看什麼好戲5月號》裡提到,雖說劇場中生代與新生代有編劇荒,但一直都有人在寫 作,王靖惇就是其中一例。一路從《魚》、《屋簷下》,到《台北詩人》,不得不說,故 事鋪陳、情節轉折、人物刻畫等細節,在此次的演出裡都顧到了呀!再加上演員表現優異 ,幕後設計所營造出的整體氣氛平凡樸實卻又能打動人心,讓這齣戲好看極了。 「漂泊」與「何以為家」是劇裡的重點,不管是那棟詩人王暝 (吳昆達飾) 口中「那不是 家,只是居住的地方」的違章建築,還是死後要長眠於嘉義或台北的討論,畢竟是流浪了 一輩子,怎能期望最後有個安身的所在?因此,出現了個帶著王暝溯往人生的黑衣男子 ( 梁允睿飾),帶著王暝在人生的最後,以不同的身體/視角,重新回到過去幾個重要的時刻 :不光是再次回憶與了解當時生活的細節,也試圖安撫與救贖當下走不出的想法迴圈。 黑衣男子是劇裡唯一不真實的「人」,卻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定。所有的藝術產出,不管 是繪畫、雕塑、歌曲、文字等,在下筆/刀的那一刻,絕對吸取了創作者的部分思緒與精 力。唯有注入真切的感受,作品才得以開光動人。直到劇末,我們才得知黑衣男子其實就 是詩人所寫下的文字所生成的魂 (註:正好詩人一身白,黑衣男子一身黑,彼此相對又互 補)。一次又一次的回顧,除了帶著觀眾閱讀詩人,發掘作品的來由,也讓詩人重新思考 自己走過的這一遭,究竟遺失了些什麼,又該趁著第二次機會去彌補些什麼? 詩人不是一直都這麼的憂愁感傷,時間停留在高中時期的哲翔 (高丞賢飾) 是少數滿溢陽 光的存在。在火車上,詩人化身成列車長,和哲翔說起年少不識愁的狂妄與抱負,用詩拼 湊該是無限的青春與人生。即便哲翔終是沒有機會下車,那在火車上的曇花一現,依舊燦 爛。 因觸犯票據法而逃難的父母,鮮於出現在詩人的原生家庭裡,而是大姊與小弟填補了剩下 的空缺。雖然過得辛苦,但大抵有個可以落腳的地方。王詩淳所飾演的大姊,很是令人熟 悉憐愛。像個不停止的馬達一樣,對外會戴著水桶、拿著掃把畚箕,慓悍地保衛著這個家 ;對內則是溫柔地守著一方園地,讓在外飄蕩的弟弟們能永遠循著亮著的那盞燈,回家。 若說大姊顧的是「精神上的家」,小弟在意的便是「實質上的家」了。看似沒什麼在認真 思考的小弟 (洪健藏飾),一心一意想賺錢,好能復興家業,把過去住的四合院買回來。 在這樣一根神經通到底的傻愣個性下,只是單純的希望自己對得起父母,甚至是找回那本 該屬於他的家庭溫暖,畢竟他是獲得最少父母關愛的孩子。 詩人的故事裡,少了逃難的父母,多了陰鬱的易感個性。為了不給人造成影響,養成任何 難過負面的情緒都往肚裡吞的習慣。也因為如此,即便詩人結了婚,卻依舊無法和妻子小 君 (謝俊慧飾) 共組一個真正的「家」。詩人對於「家」的想望被困在母親因票據法逃離 家的那回頭一瞥:究竟那是不捨孩子們的一瞥,還是看警察有沒追上來的一瞥?就此之後 ,這未解的習題便纏繞在詩人腦中,揮之不去,因而造就了他「無家」的自我認知。就算 身旁有個新的機會開始,他也無心或是無法再去建造家:無家之人怎麼去擁有一個家? 編劇將詩人與小君的求婚告白與最後道別,放置在同一場景。平行演出的做法,讓最初的 相遇和最終的離去都有著濃烈的愛意,表現出「我非常愛你,但我又不得不去追尋我失去 的。這看似平靜無浪卻又無奈慌亂、不知所措的複雜情感,在在都是為了讓我自己能夠釋 放自己,然後全然去愛你的象徵。」原來,眷侶法定上的離婚,不代表真正的分離。反思 一輩子的定義為何?是人在心不在的陪伴,還是肉身已逝但愛戀之情仍縈繞不去的離開? 底下的《給你十四行》便是答案。 給你十四行 / 王添源 給你,其實一行就夠了。可是對你的懷念   就像夏至的陽光,熾熱、鮮紅、悠遠   就像切斷的蓮藕,弱小、白皙、纖細的絲   愈拉愈長。因此,我才了解,對你的愛戀   永遠無法一刀兩斷。要向你說的話永遠   無法言簡意賅。於是,我就要寫十四行   來想你,纏你。   先寫三行半,運用意象   暗喻我扯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再寫三行半   平鋪直敘我難以捨棄的,對你的情感。接著   四行,是要解釋怕你看不懂,我字裡行間   深藏的意義。然後在十三行之前空下一行,讓你思考   等你都明白了,再讓你看最後兩行。   給你我所能給的,並且等待你的拒絕   流淚,是我想你時唯一的自由 詩人最終是走了,但他終於能和他所寫下的,那些憂愁悽苦悲傷淒涼的文字好好共處。也 因著這些文字再現,接受了「家」的存在。 關於家族的故事,還可以看看另外兩齣作品:人力飛行劇團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與 三缺一劇團的《耳背上的印記》。 ◎ 不正經註解1:其實我覺得用詩求婚很浪漫啊...噗哈哈~ ◎ 不正經註解2:我一度把黑衣男子想成《求婚大作戰》裡的「哈里路亞~嗆司」~ -- JimmyBlanca 一個跑劇場當跑趴的戲癡戲迷戲瘋子 Blog: http://jimmyblanca.blogspot.com/ Plurk: http://www.plurk.com/jimmyblanca Facebook: JimmyBlanca Tse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116.75

05/11 23:47, , 1F
大推此劇
05/11 23:47, 1F

05/12 21:50, , 2F
個人不是很喜歡這齣戲,覺得王暝的角色太過耽溺又精分
05/12 21:50, 2F

05/12 21:51, , 3F
最後黑衣男子的設定跟輪番上演大和解都覺得過於矯情了~
05/12 21:51, 3F

05/12 21:57, , 4F
但我非常喜歡<求婚大作戰>,哈里路亞~嗆司在裡面很搭XD
05/12 21:57, 4F

05/12 23:38, , 5F
噗哈哈~ 我都一直在腦中幫黑衣男子配這句台詞 XD
05/12 23:38, 5F

05/20 03:01, , 6F
閣下有意當導演?!
05/20 03:01, 6F
文章代碼(AID): #1HZbWxBA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