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 閉上眼睛數到十——《浪G天涯》觀戲雜感

看板Drama作者 (等待誰來開啟)時間12年前 (2011/11/04 18:1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閉上眼睛數到十 ——2010年台大戲劇系《浪G天涯》觀戲雜感追記 (為什麼標題限制那麼短!) 大三時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數個月埋首於「台灣男同志散文研究」,讓那段 時期的我特別關注一切牽涉同志的文本、議題、演出。2010年暑假,剛失戀的敝人我理 當不願靠近校門口那棟系館,然而台大戲劇系暑期劇展的劇目中,《浪G天涯》明確標 誌了作品的同志性,在黑底批兔亮晃晃的網宣裡不斷向我扭腰擺臀、搖旗吶喊,讓我不 得不設法找來朋友陪伴(感謝翩翩長髮蘇品銓),為了看一齣戲(假學術研究之名?) ,勇闖舊情人基地。 那就是我第一次看鮑奕安演戲。 一年多前的事情了,人物名字早記不得。看著演員名單,當時的我只認得呂名堯, 但那個晚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鮑奕安,以及莫文蔚的〈愛〉。一個以納粹時期德國 為背景的故事,配上華語歌曲做主題曲,劇本再怎麼改編,恐怕還是免不了語言造成的 違和感,畢竟〈愛〉作為莫文蔚的經典之一,每每哼唱,旋律詞曲召喚的總是那亞熱帶 風情半新不舊的炎夏街巷,詞句裡遮遮掩掩不願面對的艱難,說起來那麼細緻纖小,但 落在誰薄薄的翅膀上,隨時都有墜毀的可能。 面對愛,我們可以多勇敢,又可以多懦弱?何況這世界並不歡迎我們,所有的祝福 與微笑只在我倆額頭相抵時,鼻尖與鼻尖的距離裡;當你轉過身去,窗戶透進的陽光就 要將你的背影吞噬,似笑那樣遠如吻這樣近,既抓不住,遑論依靠。鮑奕安飾演的Max多 麼矛盾,但他的言不由衷所謂何來?納粹以黃星星和粉紅三角分類俘虜,猶太人或者同 性戀的標籤無非都是隱喻,指涉這個社會對特定族群的劃分與壓迫,而劇中攸關性命的 惡劣環境不只造成情愛的壓抑,進一步滲透人物的自我認同。當Max為了證明自己是猶太 人而非同性戀,在納粹眾目下與女屍性交,我清楚看見被自身矛盾的痛覺衝毀的破碎意 志,權力形成一種暴力所帶來的扭曲並不讓人憤怒,因為它展現在一個小小的人身上時 ,只予人滿滿的無力與憂傷。 但這似乎尚未命中我所關切的,最最柔軟的核心。整齣戲開場時,劇作家便向我們 展示了一段獨門咒語:當Max落入難堪的處境時,他從一數到十。(閉上眼,一二三四 五,深呼吸,張開眼,六七八九十。)從最輕微的醉後一夜情,到深愛的跳舞男孩遭納 粹軍人強暴致死,以至被迫姦屍帶來莫大的心靈創傷,Max一次次念出這串咒語,緩慢的 ,一二三四五,深呼吸,六七八九十。那些疼痛猶如核廢料,被層層水泥包裹沉入深不 見光的幽闇海溝。張開眼睛,念咒後的世界將再度完整,難以承受的悲傷杳然如煙,他 繼續自己沒有未來的人生。所以當我看見Max被分派來回搬動cube的工作時,一股涼意不 禁竄上背脊,這不就是咒語嗎?(我甚且注意到cube的總數恰是十個,雖然事後劇組的 朋友說我想太多了)來來回回毫無意義的搬動cube,從一數到十,平靜卻又荒廢、虛無 ,令人毛骨悚然:難道他真的可以忍受這般失去意義的人生,就這麼不見天日得過下去 ?閉上眼睛數到十,咒語真能化解一切?我們真能從已然發生的歷史中剜掉一塊血肉模 糊,從此忘卻其中複雜纏綿的不堪回首?這難道不是一種自欺欺人? 果然他得找來一個人說話,火車上的粉紅三角男子,無論如何生命都渴望一個缺口 ,流露真切無比的貪嗔癡愛。那位在火車上與他邂逅的粉紅三角男子(有名字嗎?我忘 記了,只記得由呂名堯飾演……),作為一個誠實的代表,對照出Max的反覆閃躲。即便 Max的企圖已是昭然若揭,但為何他掛在嘴邊的總是模糊不清的顧左右而言他?很多時候 ,我們好奇、質疑一個人為何總是難以坦白,但這回我在Max身上讀出坦白的艱難。整齣 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兩人神交的段落,在短暫的休息時間,立正的兩人透過語言 神交抵達高潮,那激烈中爆出多少疼痛,劇場暗亮分明的空間在演員濁重的呼吸下,幾 乎就要碎裂,像一面鏡子被敲破,即將劃開每個人的苟活與安逸。創痛是強行注入骨髓 的,這扭曲至極的情節爆裂的控訴,伴隨渺小生命湧動的如海淚浪。只是愛,也那麼艱 難。玩世不恭的Max其實也是立體飽滿的人物,所有壓抑、迴避、閃躲都等著被理解,世 界那麼險惡,人要如何毫不保留的袒露溫柔? 多麼慶幸最後Max面對愛人的死亡,不再故技重施,不誦念咒言,更沒有閉起雙眼, 他直勾勾看著懷裡的屍體,終於坦蕩接受愛的事實。口頭的承認愛,是救贖也是毀滅, 然而玉碎是必要的,因為他的瓦全與苟安已經侵蝕他那麼長久,再下去Max只會被剝奪得 一無所有。鮑奕安擁著癱軟的呂名堯哭泣時,我頭皮發麻,渾身不對勁。長時間埋首文 本、生產論述,《浪G天涯》用立體的方式提醒我,還有另一個讓我與這世界坦誠相見的 方法,幾年來的文學訓練總讓我渴望以最誠摯素樸的形式,讓他人理解靈魂的脆弱與行 路之難,2010年夏天是我人生的低潮,這齣戲為我照出新的途徑,陌生但充滿可能性。 一直以來,身邊不乏劇場表演領域的朋友,我明白當中的滯礙與崎嶇,但從大二開始, 三番兩次走進劇場,看這批那批人用我不熟悉的方式,說話、說故事,誠懇、暴露、毫 無保留,舞臺提供觀眾如我不一樣的視角,直見肉身與臟腑卑微的脈搏。從來不偉大, 不卑不亢。 阿,然後我就回宿舍偷加鮑奕安的臉書(但願他不要覺得我是變態)。我覺得他演 得真是好,艱難處境裡不得不壓抑的人物層次性,多麼難以表達。我在他極度有靈氣的 眼神、嘴角看得一清二楚,每每想及他所飾演的Max,每個閉上眼睛數到十的場景,都不 禁為之顫慄。國科會計畫結案至今一年多了,已經有人跨過我當初微不足道的研究成果 ,以「台灣男同志散文研究」作為碩士論文畢業。將近二十個月以來,性別議題和運動 波波盪起我的激情,無數篇報導、論述之間,我不斷詰問自己面對性別(或者說同志) 運動的自我定位與態度,在創作、研究和教學間來回擺盪,我總無法立定志向、全力以 赴,因為我明白這些都值得經營、投入,而幸運的是,三者總適時的放送溫暖微光,予 我投注心力的希望與動力,這代表了它們不乏活力並且值得開發,引人拭目以待。 當然,本文重點還是《浪G天涯》,但我都在副標說是「觀戲雜感」了,扯東扯西 也就理所當然。這戲讓我重新思考文學藝術介入社會,以及自己投入劇場藝術的可能性 ,當中引發的思考、拉鋸延續至今。若要明言這戲對我個人的確切影響,約莫是它讓我 在大四那年修習符宏征老師的表演課,以及成為鮑奕安的粉絲,更進一步在未來的研究 領域涵納劇場藝術。而最最重要的是,《浪G天涯》驗證了我對故事的理解和信仰,劇場 空間裡,小人物在大時代幽微透露的心靈圖景,其開展出的人文意義,讓我堅信人人心 底真切的聖潔與汙穢,都應該被溫柔的安慰與理解。雖然傷害與痛苦在所難免,但至少 還有瞭然的眼神或話語,讓人明白所有的憂傷其實並不孤單。我們必須記得且賦予傷口 疤痕意義。說一個故事,是何其偉大的工作,你的眼神及話語充滿安慰與理解,無論作 家或表演者,都用了自己最好的方式,暗示苦難以外的小小慈悲。 〈愛〉 演唱:莫文蔚 作詞:李焯雄 你還記得嗎 記憶裡的炎夏 散落在風中的已蒸發喧嘩的都已沙啞 沒結果的花 未完成的牽掛 我們學會許多說法來掩飾不同的傷疤 因為我會想起你我害怕面對自己 我的意志 總被寂寞吞食 因為你總會提醒過去總不會過去 有種 真愛不是我的 假如我不曾愛你我不會失去自己 想念的刺 釘住我的位置 因為你總會提醒 儘管我得到世界 有些幸福不是我的 你還記得嗎 記憶的炎夏 我終於沒選擇的分岔最後又有誰到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8.73

11/04 18:22, , 1F
鮑奕安超棒啦
11/04 18:22, 1F
※ 編輯: smwater 來自: 140.112.218.73 (11/04 22:55)

11/05 00:56, , 2F
推鮑奕安!
11/05 00:56, 2F

11/05 23:16, , 3F
鮑奕安好棒!!
11/05 23:16, 3F

11/06 23:51, , 4F
莫>////<
11/06 23:51, 4F
文章代碼(AID): #1Eixha2F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