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 表演工作坊:彈琴說愛

看板Drama作者 (吉米布蘭卡)時間13年前 (2011/08/19 01:11),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19.html 時間:2011.8.18 7:30PM 地點:城市舞台 名稱:表演工作坊 彈琴說愛 (註: 建議看blog,因為有樂曲的連結 ^^) 這場演出的形式不太一般,主線仍是音樂會,有演奏,也唱歌,但加入了許多有趣的戲劇 橋段。兩名鋼琴家,身分是老師范德騰(John Vaughan)與視障學生許哲誠,透過各式 主題討論,時而演奏,時而詼諧搞笑的鬥嘴,使原本有距離感的音樂會,有了更容易進去 的方向。由於兩名表演者不是戲劇能手,台詞與動作仍有不夠自然的問題發生,在主題與 主題的銜接上也嫌刻意,但並不影響演出,反而有種可愛憨直的純粹感動。 上半場以學生前往老師家中上音樂課為題,學生打斷了老師與紐約愛樂的幻想 (蓋希文 Gershwin:藍色狂想曲 Rhapsody in Blue) 作為起頭,談到美國的藍調憂傷,比較中西 兩方生活的慘狀:一個是找不到工作被趕出家門的黑人 (Hit the road, Jack!),一個則 是心愛的人要嫁別人的可憐男性 (內山姑娘要出嫁)。另外,愛情的淒美也不論區域,父 母是世仇的羅茱 (A time for us),最後幻化成蝶的梁祝 (梁祝)。當然,也有學術一點 的巴哈介紹,教了觀眾何謂「頑固低音」,也讓我知道,原來我聽巴哈常睡著不是沒有原 因的,而是巴哈本來就有曲子是寫給失眠的貴族聽咩 (郭德堡變奏曲 Goldberg Variations)! 這堂音樂課不光是范上給許聽,而是對觀眾的一場音樂導聆。透過演出內容,從比較中了 解音樂的無國界,而枯燥的音樂史也可以透過輕鬆的方式學習。 下半場的主題為「音樂之最」,問了許多「XXX是什麼」的問題 (Ex. 顏色是什麼?最難 彈的曲子是什麼?) 由於問題方式單一,對話不若上半場豐富,自然高潮起伏就不明顯。 不過下半場有個橋段令我印象深刻,當討論到旋律是否會重覆時,由於音符就7個 (Do/Re/Mi/Fa/Sol/La/Si),有些經典組合會被重複使用。在這裡,就使用Sol La Do Re Do做為示範,沒想到國父紀念歌、I will follow him (修女也瘋狂的主題曲) 與 Take my breath away (Top Gun主題曲) 皆使用同段旋律,最後表演者甚至將三首曲子做 混搭,嚴肅又搞笑,十足有怪趣味呀! 此外,這師徒音樂家搭檔還來了場搶奪鋼琴大作戰,基本上樂曲的完整與流暢度需要保持 ,但又必須表現雙方劍拔弩張的氣勢。除了在鋼琴上踩東踩西,互相拉對方椅子的小把戲 也不可少。這段演出有非常多的肢體動作,對視障鋼琴家許哲誠的挑戰頗大。該有的摔跤 、走位都不可以miss,從演出後的幕後花絮影片可以看到排演這段的情形,導演丁乃箏用 身體教哲誠如何定位,安全的跌落在地,然後又快速的找到該移動的道具等等,看得實在 是很令人感動。 演出的最後,學生問了老師個問題:「生命是什麼?」只見師徒倆逐一彈奏起這場演出所 出現的曲子,長笛、豎敵與伸縮喇叭陸續加入,美麗的合音天使也帶著美妙的人聲,一同 完成這美好的時刻。生命,就是音樂的總和呀! -- 我是狂熱愛戀西班牙、音樂、表演藝術及電影的瘋子 Blog: http://jimmyblanca.blogspot.com/ Plurk: http://www.plurk.com/jimmyblanca Facebook: JimmyBlanca Tse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65.150 ※ 編輯: Atica 來自: 123.193.65.150 (08/19 01:18)

08/19 22:04, , 1F
08/19 22:04, 1F

08/19 22:28, , 2F
這齣戲我在台大的管院小教堂看過第一版本 非常喜歡
08/19 22:28, 2F

08/19 22:29, , 3F
看原PO分享的內容似乎比第一版多更多 順序也不太一樣
08/19 22:29, 3F

08/19 22:30, , 4F
第一版本沒有分上下半場 一氣呵成 感覺似乎比現在版本緊湊
08/19 22:30, 4F

08/19 22:39, , 5F
演出結束後聽丁乃箏提到,其實並沒想過這樣的演出可以搬上
08/19 22:39, 5F

08/19 22:39, , 6F
大舞台+售票,是後來慢慢發展的 :p
08/19 22:39, 6F
文章代碼(AID): #1EJKVLF_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