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少年金釵男孟母

看板Drama作者 (Mindfulness)時間15年前 (2009/05/17 21: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部分內容轉自此處:http://www.wretch.cc/blog/freebach/10853555   《少年金釵男孟母》,主要講得便是瑞郎(娘)的故事,這角色也由徐堰鈴反串, 可惜一開始她扮演14來歲的青少年,實在有點牽強,畢竟也都有點歲數,看得挺不自在 。而下半場的徐華謙把承先也演得過於生澀,感覺智商降了一半,什麼事都傻裡傻氣地 ,有點美中不足。   到是李易修跟吳維緯一個帥一個逗,挺讓觀眾快活。李易修上半場的騷手媚姿到下 半場的陽光清晰,貫徹一樣的機敏內斂,卻置入不同的心靈,由陰轉陽,由暗轉明,彷 彿輪迴替他找得了心靈的平衡,但這平衡亦出於演員之功,是故不又不讚嘆一番。   吳維緯則總是語出驚人「笑」不休,當戲走入難以跳脫得沉痛時,她總適時一把俏 語逗話,讓觀眾拉一段得以反觀全局的心理距離,巧妙地將劇情由悲轉喜,但卻不是疏 離和壓抑。   該戲對性別、性向、性慾做了多層次的解構,但這解構卻又自然地不著痕跡,看得 挺舒服而不覺刻意。尤其在情欲與性向的流動中,以往常見的手法是著重在壓抑與探索 之間,《少年金釵男孟母》則將此予以轉化成俗民常態,上演一齣男男版的梁祝情緣, 又或羅密歐與羅密歐的愛恨情仇,不過卻沒有俗濫得情慾探索,彷彿男男互動成了常理 ,那些常在男女間所見的挑逗與羞澀,在此如實又自在地由男男展現。   「南風」式的互動,不僅沒有那尷尬,反而更多了層深刻與細膩,性別腳色與性向 認同的對立,也在天秤兩端得以緩解。且由李易修將李漁撰寫的詩詞,唱得吟得透骨入 心,那三首《撒帳詞》,既是曖昧,也是真實,列如下:   銀燭燒來滿畫堂,新人羞澀背新郎;新郎不用相扳扯,便不回頭也不妨。      花下庭前巧合歡,穿成一串倚欄杆;緣何今夜天邊月,不許情人對面看?      輕摩輕玉嗅溫香,不似遊蜂掠蕊狂;何事新郎偏識苦?十年前是一新娘。   話說,英文的劇名也挺特別:He is my Wife, He is my Mother。這「少年金釵」 就這麼消失了,留下了太太與媽媽,但也留下更多想像空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39 ※ 編輯: Secstar 來自: 140.112.24.239 (05/17 21:31)
文章代碼(AID): #1A4114ZG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