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碑] 我看六義幫

看板Drama作者 (嘴巴跟手都是大砲)時間15年前 (2008/10/15 19:05),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劇團名稱 屏風 演出地點 城市舞台 演出時間 2008/10/06 http://drunkendog.pixnet.net/blog/post/21823417 真奇怪!我只有在看節目單跟訪談的時候,才感覺得出這部戲的東西。                        --《六義幫》觀後感   這部戲買票以前,其實我是相當猶豫的。一方面是因為收到DM的時候,上頭充滿著十 分矯情的宣傳文案:「只有李國修才能打敗李國修」、「超。極。神」(一時找不到圖了 ),看得我有些作嘔;另一方面是《女兒紅》和《瘋狂年代》都沒有給我很好的印象,雖 然還是有《京戲啟示錄》這樣的戲,但屏風在我心中已經逐漸往「地雷」靠近。後來買票 進場的原因,不諱言,是因為想看一下什麼樣的戲可以支撐起如此矯情的宣傳,另外就是 生日場有送馬克杯(當然上面毫不令人意外的印上了國修老師最愛的「人一輩子能做好一 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先從《六義幫》的技術來說起。這部戲的特色便是不暗場不降大幕的換場,或許是為 了方便也撤掉了舞台兩邊的翼幕。以技術上來說是流暢的,在換景的過程當中許多設計相 當巧妙,例如演員穿過移動中的景片來到另一個地方,在換場與走位的銜接上不錯。選擇 全場都這麼做就我個人經驗而言也的確覺得是一種新型態的挑戰,以往曾在許多其他戲劇 中看過比較直接的換場,但並不是整場都這麼做,也不如《六義幫》來的好,例如《看不 見的城市》中的黑衣人們便如同深怕觀眾不知道他們今天有參與演出般的表現搶眼。而因 為不降大幕不暗場,便沒有把擺錯位置的東西修改過後再出現在觀眾面前的空間,能迅速 而流暢的把這些大傢伙送到小小的馬克上,幕後的黑衣人們的確功不可沒。當然景片在設 計上的巧思也讓換場更加的順利。   這部戲在技術上是不錯的,可惜內容卻無法支撐。先就架構部分,我覺得國修老師似 乎對於把不同時空的東西全部一起塞在同一個舞台上已經到了近乎偏執的程度了。不是把 好幾段時間壓在同一個舞台上就叫做「史詩」啊!《京戲啟示錄》融合了在戲中演戲班演 戲,所以風屏劇團及梁家班繞來繞去並不突兀,在劇情推演上相當順暢。《女兒紅》就已 經有些勉強,僅僅靠著幾個人物在時空中穿梭,雖然我認為此一形式過於破碎造成我無法 融入(參見我對女兒紅的評論),但起碼沒有像《六義幫》那麼的誇張。這幾段時空究竟 有什麼關連?我從國修老師接受專訪大概知道是跟「英雄」有關,於是一段是廖添丁、一 段是杜月笙、一段是六義幫......當然不能忘記「現在」。這幾段的關連在實際上幾乎是 沒有,雖然有滷蛋串起了兩段,然後特意讓廖添丁跟小鄧利用阿文擠在同一個時空出現, 但都不能掩蓋實際上的關聯薄弱。在抽象的概念上呢?有,藉由專訪、宣傳及節目單,我 知道是「義」、「英雄」,但我是如何知道的呢?很抱歉,不是藉由舞台上的呈現。廖添 丁出來的那幾段有演出他是什麼英雄嗎?只有講出來,不過這不用講大家也應該都知道; 義呢?有一段小弟要廖添丁先逃,他卻不肯丟下兄弟苟活,很可惜的是雖有劇情安排但「 演出來」的卻不夠打動人。杜月笙那段是最虛弱的一段,劇情的安排上既看不出義又不看 見英雄,當然硬要說杜月笙打小報告也算是個義的反面教材,但這裡最多就是青幫入幫的 儀式讓人感覺到這是個幫派。貴陽街呢?這段是我個人認為幫派氣息最重的部分,但是「 結成幫派」跟「義」明明就沒有必然的關係,這段在義氣的呈現上甚至不如廖添丁遇到日 本警察追趕時的肝膽相照......於是整部戲只見幫派打打殺殺的大編制陣仗(怎麼有種電 視劇八點檔第一集必有大編制以滿足廣告商的感覺),卻不見對義的著墨。並不是在戲中 出現了廖添丁與杜月笙這兩個角色,觀眾就必須自動聯想到他們是有情有義的民族英雄幫 派老大,而是必須要藉由劇情來讓觀眾體驗到,簡單說,就是要「演」給大家看,但很可 惜《六義幫》沒有。許多東西都可以用更抽象的概念彼此相結合,不過結合如果不見理由 、或是結合的理由讓觀眾感覺不到......那是要觀眾自己去節目單跟訪談中尋找,然後再 為了避免被別人說「是你看不懂」而應聲附和說自己準確的接收到了那些概念、寫出一些 怎麼跟節目單和訪談如此相似的感言嗎?   對我而言,演員也是一個問題,而且問題最大的恰恰便出在國修老師口中那群很聰明 的小演員身上。使用這群小演員,在某個程度上跟小鄧腦海中的兒時玩伴全都停留在那個 年紀、未曾長大是相符合的。但「我只有在陷入回憶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活著」這句話本 身雖然聽得出很有故事,但是小鄧這幾年是「如何不覺得自己活著」沒有著墨,即便是在 少少的今昔小鄧交會之際也感覺不出落差或失落。這跟丟出廖添丁和杜月笙兩個角色的問 題一樣,難道丟出了一句有故事的話、觀眾就必須馬上領悟背後的故事並深受感動嗎?么 妹對小鄧說:「小鄧!你知道嗎!?當年,我就是站在這裡,永遠記得饅頭離開我之前說 的最後一句話--么妹!你等我二十分鐘!」,這句台詞本身要傳達的是承諾與等待,但 是觀眾從哪知道么妹這二十年來的信守承諾、哪邊有演么妹的漫長等待?觀眾知道么妹那 天一直等,但這足以支撐起「為了信守一句承諾可以等二十年,今天在台灣還有嗎?」這 樣的說法嗎?姑且不論觀眾只能從節目單中知道么妹的愛情承諾,但承諾要感人自須先有 愛情的存在,但身為一個觀眾,小饅頭跟么妹的「愛情」卻是我怎麼樣也感覺不到的-- 除了從劇情中知道他們是一對以外根本沒演出來。小演員的問題以饅頭為例,在同輩之中 他的確是個厲害的演員,口條也不錯、老成的語氣也在接受範圍,但要跟夏于喬產生動人 的愛情......只是不斷的讓觀眾感到抽離而已,更別提我有朋友看到睡著了。   真奇怪!我只有在看節目單跟訪談的時候,才感覺得出這部戲的東西。戲劇之所以是 戲劇,在於其將所欲表達之情節與概念「演」出來,《六義幫》在這點無疑是失敗的。義 與英雄呢?沒有。小鄧誤殺摯友近二十年不覺自己活著的行屍走肉呢?沒有。么妹守著當 年饅頭一句「等我二十分鐘」的承諾與愛情的堅持呢?沒有。國修老師真的打敗自己了! 這部戲這些試圖感動人心與傳達的概念都沒有演出來,那我們又還能失去什麼?DM、節目 單跟專訪記錄自然是不能再失去了,不然觀眾還能在哪裡感覺得出這部戲的東西呢?   在台灣,舞台劇的行銷跟大部分東西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台灣的戲幾乎是演一檔就結 束,沒有定目劇的存在。這造成好戲不會票房長紅、聽了別人推薦也不一定能給予實質支 持--畢竟下檔了就是下檔了,再怎麼樣也看不到;而一旦被文案或是宣傳技巧騙去看戲 也無從抵制,只能把這股怨氣及不信任轉嫁到該演出劇團、或是甚至成為對舞台劇這種表 演藝術的失望與排斥。這段附註代表我小小的祈求,願所有宣傳都名符其實。 -- 人生在世,錯過的要比經歷的事多、而且有意思; 至於所謂經歷的事,則百分之百純屬偶然而已。 把上面這兩句話合起來,幾乎就是我全部的信仰了; 那就是人生沒什麼意思、也沒什麼道理。 --張大春 錯過 《尋人啟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32.198

10/15 20:59, , 1F
推。很切合我的觀感;不過劇中配樂頗佳,有加分。
10/15 20:59, 1F

10/15 23:10, , 2F
國修老師的回憶式心理治療法又來了嗎?
10/15 23:10, 2F

10/15 23:47, , 3F
推 o大說的回憶是心理治療法 XD
10/15 23:47, 3F

10/15 23:53, , 4F
式 不好意思打錯字 ^^;;;;
10/15 23:53, 4F

10/16 03:07, , 5F
大推這篇!完全是我看完後的心情寫照.正式對屏風失望了
10/16 03:07, 5F
文章代碼(AID): #18zSwGDl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