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果陀劇場 針鋒相對 莎翁經典直得再三回味

看板Drama作者 (我愛日月潭)時間15年前 (2008/09/25 21:47),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一次在戲劇版PO心得 文章寫的不好請多多指教囉 網誌好讀版 http://www.wretch.cc/blog/Oceanpacific/6192520http://www.wretch.cc/blog/Oceanpacific/6192548 下 上篇 奸詐詭計如致命的針 一齣戲能有一個演技出神入化的演員 就能讓人感到驚嘆且滿足 但一齣戲有兩個如戲精的演員時 迸出的火花 會讓人睜不開眼 目眩神迷 今年最期待的戲 果陀的針鋒相對絕對排的上前三位 金士傑加上李立群的組合 光用想的都要偷笑了 雖然沒有看過他們之前舞台劇的演出 不過無庸置疑的 只有完美或超完美的選項而已了 除了是第一次看他們的戲 也是第一次看果陀的戲 果陀以往也算是走比較歌舞或國外經典戲劇 也一向給人色彩繽紛 歡樂無限的取向 在台灣不同的劇團中 也算是走出一條不同的風格 這次挑戰經典的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 奧塞羅 Othello 除了已經演到爛掉的R&J 莎翁其他的劇本感覺都鮮少以比較原著的方式呈現 這也是讓我感到興奮的誘因之一 雖然還是比較想看到用原文演出的方式 但是這次的翻譯應該還是保留許多原著的部分(沒看過原文 不曉得有改編了多少) 不過中文跟英文一樣可以感受到莎翁優美的字句以及細膩的語言 金士傑老師所飾演的Iago 完完全全的抓住我的目光 一顆不斷地在舞台發光的星星 炫亮卻又不會搶去所有的風采 全劇圍繞的忌妒的心機 詭計 怒火 Iago就是貫穿和點燃一切的主使者 我好喜歡Iago有好幾段的獨角戲 表面上是對上司恭敬 對朋友忠實的人 但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獨白時 奸巧 憤怒 忌妒 心機 表露無遺 不同的心理狀態沒有太多誇大的表現方式 情緒的徹底的轉換就已經讓人陷入某種緊張不安的氣氛 身為一個全知的觀眾 完全地被Iago的計謀帶向毀滅的火山口一般 這次金士傑所詮釋的Iago 除了角色的塑造成功外 我覺得有抓到對於原著所賦予的角色性格 應該說 整個詮釋及表演的節奏上 放回那個時代的舞台 依舊是個出色的Iago 除了莎士比亞 古早許多的英國劇本 一些獨白除了表現出自身的情緒狀態外 更會透露出貫穿整部戲最重要的主線 大多可能是一個計畫或是謀略 要不只是一個說故事的人 更要能讓觀眾更深在其中 感同身受 雖然是改用了中文 穿了現代的服裝 加了些許的白話文 不過卻不會讓人感到是完完全全新的奧塞羅 新舊交錯保留了原味卻不落於不合時宜 下篇 忌妒怒火如狂亂的鋒 李立群老師所飾演的Othello將軍也是張力十足 不過可能沒有看過劇本 對於主角奧塞羅 在詮釋上有滿大的發展性 不過這次選擇比較內斂的方式 滿多人認為奧塞羅應該要再更粗獷 不拘小節一些 不過我想那也是個人在塑造角色上的不同 主要的個性上可能較原著來的保守 不過奧塞羅主要在這部戲中 忌妒的憤怒 猜忌的懷疑 反而才是在整齣戲裡的重點所在 前半段所潛伏的穩重 低調 更拉起了後半段怒火的高潮 莎翁的原文本來就不是這麼的白話 那種像詩般的語言 再翻譯成中文 對於以鮮少接觸詩的現代人來說 或許顯的做作 矯情 太過誇張 不過對我而言 那才是莎士比亞能成為經典的地方 如果能夠仔細地聽出裡頭的字句 每一個譬喻已經不能用栩栩如生來形容了 應該是刀刀見血 痛苦 傷心 歡愉 雀躍 憤怒 不再只有表面紙上的形容詞 可以感受到整個世界都在看著你的情緒上上下下 眼前的一切不停地在改變 拉扯著你的想像 而不是枯燥艱澀的單字 而這次李立群的奧塞羅 比起Iago比較內斂的心機 完全展現出莎士比亞的文字美妙 尤其是比較憤怒 悲壯的內容 從Iago開始煽動奧塞羅開始 一直到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子 不斷的由肢體的細微動作和言語慢慢加深自己的情緒 以往我們會希望用肢體來帶動語言的情緒 但是這次反而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越到後面奧塞羅的情緒拉的越高 越能享受到其中字句的奧妙 Iago奸詐就如細小的針遊走在每個人最致命的要害 與Othello忌妒怒火的鋒讓自己失去了理智 讓外人手足無措 無所是從 這個劇名確實取的相當妙壓~~!! 劇中這兩大的巨星幾乎是讓我整場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兩個在看 不過當然其他重要的配角也是功不可沒 飾演Iago妻子Emillia的呂曼茵老師 奧塞羅妻子 Desdemona的蔡燦得 還有副將 凱西歐的何戎 每個人在角色的塑造上雖不稱的上完美 但也是有顯現的出個性的不同與其特色 不過這種莎翁式的台詞 用英文就很難抓到唸的節奏和語調 加上中文與英文在句法和語意上更加的不同 其他角色的台詞都略為平淡 當有一段長的獨白時 觀眾聽起來就會有點吃力 加上現場的音響也不是很完善 就可能讓很多觀眾戲後覺得聽起來太快 太過含糊 場景的轉換雖然是中規中矩 但也保持了點新鮮感 都是用相同大塊的城牆佈景作空間的的轉換 藉由不同的形狀 角度呈現出每場戲所需要表達的意向 服裝燈光可能在兩個主角的表現下 略顯的太過普通 單調 有點在復古與現代的風格中遊走 變的有點不上不下 讓人有時候看的會有點感到錯亂 我想台灣最近的戲 很久沒有像這種比較趨近於原著的莎翁劇了 大概只會在外文系的公演上才看的到了吧 這種經典的戲其實真的怎麼改都是很好看 劇情其實都是走一條主線 簡單明瞭 主要就是在看其中角色的對話或獨白 不過現代太過白話的對話 讓人好像失去了許多的想像力 情感的表達也變的太過直接與簡單 當心碎可以有十幾種形容的方法 是多是少 是大是小 不同的角色類型所感受的心碎都不同 更能體會其中的心情 這場戲也讓人回想起大學時上文學課一同討論的時光 雖然艱澀的古英文讓人頭昏眼花 不過能一同討論出裡頭深刻的涵義 還是令人很雀躍不已 現在看戲都不斷追求新的刺激與嘗試 但是有機會可以回歸經典戲碼的演出 有點反璞歸真的感覺 回到了剛開始認識戲劇的原點 用比較單純的方式去看待劇本及表演方式 這次果陀這樣的組合 真的相當精采 這幾年可能都難以有這麼超重量級的合作演出了 沒有錢再去看一次了 看來只好看原著再重新回味一下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00.96

09/25 23:01, , 1F
值得看+1
09/25 23:01, 1F

09/26 01:39, , 2F
推這篇!!
09/26 01:39, 2F

09/27 09:53, , 3F
看來大家真的容易把劇名搞錯呢!
09/27 09:53, 3F

09/28 02:24, , 4F
我推這篇對劇名的解釋 ~ ^^
09/28 02:24, 4F

09/28 12:59, , 5F
原來劇名這樣解釋就會通了!:D
09/28 12:59, 5F
文章代碼(AID): #18svPnP4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