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Q:陶維均

看板Drama作者 (反正還不就這樣。)時間16年前 (2008/06/16 16: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那些纏繞著我們的憂鬱,很輕也很深沉,所以我們又笑又哭又痛苦又快樂。   Q:陶維均一劇結合了演出的鴨嘴獸們,心底的憂鬱。在我眼中,這是一部相當富有當 代精神的戲。拼貼彼此的憂鬱,相互扮演彼此嘲諷,每個段落都把自己挖開,憂傷卻又幽 默。   這部戲成功之處在於它的真誠,裡面主要的故事元素都是取材自演員自身的真實經驗 ,所以格外容易有能量且能取得共鳴。這次演出的幾乎都是台大戲劇系中相當具有個人魅 力的演員,當他們在台上放開玩耍在台上扮演自己時,最好看。加上導演良好的節奏控制 和大膽的嘗試各種形式,使整個場面流動的相當熱鬧,而這熱鬧襯在那些悲傷故事底下時 ,更顯出了現代年輕人面對這些事情的態度與特質。是因為我們心底難過,所以才笑得比 誰都大聲。   這部戲比起之前台大戲劇系做過的任何一部戲都來得大膽,讓舞台居高臨下包圍觀眾 ,使觀戲角度有別以往,製造出了一種特別的質感。讓演員上下tower也增加了空間利用 與畫面層次感。讓演員不斷的介入觀眾,模糊觀眾席和舞台的界線,也提供了相當不同的 觀戲感受。   很多地方雖然感覺會有種為有趣而有趣的安排,但為什麼戲劇不能就是為有趣而有趣 呢?回想起《愛情生活》那樣輕薄短小卻娛樂性十足的戲,又有什麼不可以?舞台劇如果 真的要背負什麼,我相信絕對不是一個使人生更美好的信條或標語,而是一個開放想像力 的可能。如果戲真的一如人生,那戲可以怎麼玩怎麼變化怎麼突破,人生是不是其實也可 以?   可惜這部戲很多地方也許不真正能和觀眾有足夠的共鳴。是因為我自己是一個和台大 戲劇系交流較多的觀眾,所以我可以知道台上的人到底在說些什麼,知道那些玩笑與那些 悲傷來自哪裡。以這個角度看來,似乎這部戲是自溺了一些。如果抓出來的素材火力可以 更集中,並且包裝得更能引起觀眾的共感,相信它會成為一部真正精彩的作品。   我不禁想起當年台大戲劇系的畢製《Chance》,那也是一部學生們集體創作出來的作 品,是如此的光彩奪目熱力四射。也許像這樣可以激發劇場工作者所有能量與創造力的方 式,是更適合他們的戲劇形式。 http://blog.pixnet.net/choga/post/18763821 -- 期待鴨嘴獸們的下一號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59.126.138

06/16 21:50, , 1F
推Chance 那部戲讓我立志考上台大戲劇 (雖然最後沒考上XD)
06/16 21:50, 1F
文章代碼(AID): #18LY7Zjp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