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食道息肉會造成呼吸不順嗎?

看板Doctor-Info作者 (若獅子)時間6年前 (2018/01/26 14:12), 6年前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家母有食道息肉,胃鏡檢查連最細的針也下不去, 多位醫生評估後,建議都是現狀或食道重建(腸或胃吻合術) 依賴腸造口灌食已經一年多,最近突然發現 市售配方奶常常會造成灌食後不適(喘息、心悸、發熱、發汗), 且愈來愈嚴重 原本是一般配方如安素才會這樣,後來找到新普派,是有比較舒服 後來連新普派這種小分子灌食配方都會不適 https://www.enutrition.com.tw/Home/Productdetail?proId=P1300030400011-12 最近開始打糙米等全穀類搭配蔬菜等用調理機打成食物, 這種鮮食配方比較不會有以上喘息、心悸、發熱、發汗等症狀 已求診胸腔、消化、家醫,以及當初開設造口的一般外科等多科 都是「灌慢一點」「開胃藥」這兩種解方, 但都沒有效,且當初也是同樣灌食內容和方式超過半年 ,就沒有這種問題,是最近日趨嚴重 http://www.stm.org.tw/stm_health/pg06-12.htm 依照上面解釋,如果是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應該要限制醣類, 但白飯搭配南瓜等鮮食配方以調理機打汁下去灌,反而非常舒服 白飯不是很多醣類嗎? 請問是怎麼回事呢?有其他可能嗎? 原本有醫師指出是心臟問題,但後來求診心臟科, 心導管檢查是冠狀動脈硬化三成,執行檢查的心內醫師說 這和灌食後不適完全不會有關係 檢查食道息肉的胸腔科醫師則說食道息肉不會造成呼吸不順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120/1096815.htm 而無助的我搜資料,看到上面新聞有一句「插入氣囊擴張食道,讓他比較容易呼吸」 我知道新聞媒體的文本可靠性比不上論文或專書, 但是否代表一 個人食道狹窄還是和呼吸有關呢? 人呼吸是否不是只靠氣管? 另外,真的沒有冒犯專業的意思,但各科醫師給我的感覺(含門診或住院醫師) 似乎不太了解第一線灌食照護和內科問題之間的關聯,以及病人與家屬的心情, 住院時也和多位營養師談過,營養師似乎比較了解營養配方和灌食間的關聯 但也是沒確切解答。 這篇是想請教: 1. 糙米、藜麥、南瓜、蘿蔔、牛肉、薑黃、堅果等鮮食下去灌食, 食道狹窄的腸造口病人比較舒服,而配方奶會嚴重心悸喘息,要床上躺一小時才能復原 ,這是為什麼呢?就是dumping syndrome嗎? 但配方奶以前用是可以的,有不適,但沒現在這麼不適,很弔詭 2. 有沒有甚麼食道疾病病友會可以參加,讓我問一下其他家屬的照護經驗呢? 3. 食道狹窄和呼吸,兩者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灌食後會不適和這之間有甚麼可能關係呢? (泰克胃通等氫離子抑制劑都沒有用) 有任何可能線索都請提供,即使不適用,責任也在我身上,真的多謝各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39.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ctor-Info/M.1516947132.A.401.html

01/26 16:18, 6年前 , 1F
像dumping syndrome, 如果灌食流速跟之前沒變,
01/26 16:18, 1F

01/26 16:18, 6年前 , 2F
可能差別就在於sugar糖,不是醣類carbonhydrate.
01/26 16:18, 2F

01/26 16:18, 6年前 , 3F
不然可試試無糖配方的營養均衡補充品。
01/26 16:18, 3F
超級十分感謝回答!!! 可是家母狀況相反@@ 是碳水化合物(白飯)和油脂類(主要是堅果、椰油,以及益補,一種芥花油製成的油脂類 熱量補充品) 這些試灌食後最沒問題的,幾乎沒異樣 然後牛肉鮭魚也沒問題 以上這三種是這一個月才改變的配方 因為家母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前好幾個月都灌食糙米,避免白飯和油脂 (也因為生病而發願吃素) 是因為體重狂掉和灌食後不適,才去試上述白飯、油脂,以及牛肉鮭魚 糖類是幾乎沒有攝取。 弔詭的是,最近灌食後不適變非常嚴重,早上再試一次配方奶, 竟然心悸到發熱出汗,這是今天才有的症狀(她病了之後超怕冷的) 病患本人的直覺是食道息肉變大才造成的, 但醫生又說不是。 到底食道息肉或腫瘤會不會影響呼吸呢?人的呼吸不是只有氣管嗎? 息肉都堵住了(口腔進去25公分處的上呼吸道),是灌食後產生氣體嗎? 既然堵住怎麼會衝上來呢? 內視鏡下不去,鋇劑食道攝影再好幾間醫院試過都不行。 好多謎團啊@@ 大台北地區問過兩間醫療中心等級醫院,以及另外兩間非醫療中心醫院 都查不出來@@ 是不是該花錢去國外呢? 要去美國就醫,要怎麼下手呢? 好無助@@ 無論如何,十分感謝您回答。 ※ 編輯: EVASUKA (114.36.139.100), 01/26/2018 22:21:33
文章代碼(AID): #1QQiQyG1 (Doctor-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