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如何選擇吸音棉

看板DigitalMusic作者 (RAGE)時間5年前 (2019/07/12 18:0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http://bit.ly/2xQ1qnX 為了錄製好的聲音,你的房間需要進行聲學處理。但是在開始處理這個問題時,經常會想 到這樣的事情: 我需要多少? 這要花多少錢? 可以自己做嗎? 怎麼擺設? 如果你在這個階段,這篇文章將簡單介紹該如何下手: 在開始之前要先說明隔音問題(干擾鄰居或是馬路噪音)並沒有辦法靠吸音棉處理,很多人 常常會把隔音跟吸音搞混。 隔音需要透過專業的隔音工程才能解決,吸音棉只能用來調 整音場,讓你在正確的聲學環境下工作。 自己如果這是你的第一個工作室,你剛開始接觸聲學處理的經驗,會建議先從市售的大廠 牌吸音棉開始,你會得到聲學處理和音場的一些基本概念與數據資料。如果未來你想DIY ,你也會確切地知道目標是什麼樣的聲音。 在網路上購買吸音棉,首先需要比較的4個關鍵特徵: 1.尺寸 市售吸音棉一般而言有5公分與10公分兩種厚度,5公分的較多。通常越厚它的吸音效果越 好。而最常見的長寬尺寸為61x61cm和61x122cm兩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尺寸。 2.材質 吸音棉的價格高低落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材質的不同與耐燃等級有關,使用石油提煉的吸 音棉易燃且吸音效果有限會集中在某些頻率。市售大廠牌吸音棉都會提供實驗室的耐燃與 無毒害人體健康的測試報告。 3.表面形狀  大多數吸音棉的外表會有形狀:楔形和金字塔是最常見的兩種。這會根據你想要達到的擴 散與吸音效果而定,在購買的時候可以詳閱原廠提供的規格與使用建議。還有一些外觀經 過設計,可以配合室內裝潢,但這種通常較為昂貴。 4.NRC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NRC)又稱為吸音系數,數字介於0和1之間,用於衡量吸 收聲音的效果。 數字越大代表吸收效率越好。 知名品牌與廠商都會提供產品在各頻段的 吸音系數供參考。是在選購吸音棉的重要參考指標。 擺放位置 當選好吸音棉後,擺放位置是個重要的考量因素。首先是你的器材在房間中的擺放位置, 聲學背後的科學原理可能很複雜,但我們在這邊只討論處理方法: ‧將喇叭和聆聽位置遠離房間的牆壁/角落,擺放在房間前側38%的位置。 .為了獲得聲音準確性,盡可能以對稱位置擺放你的桌面,喇叭和聆聽位置在房間中心。 ‧確定自己與兩顆喇叭的距離位置成一個正三角形。 聲學處裡的5個步驟 1.低音陷阱:在任何小房間進行聲學處理的第一步是在角落放置低音陷阱。如果預算有限 請先注意低頻率的處理。如果房間的角落不均勻或不允許垂直處理的位置,也可以將低音 陷阱水平放置。對稱性對於聲音準確性很重要,因此盡量保持對齊。 2.前壁:下一步是處理放在喇叭後面的位置。這有助於處理二次反射或從後牆反射回來。 另外,請考慮將喇叭和低音放置在專用的隔離墊材上,例如Auralex MoPAD和SubDude-II 。 3.找到第一反射點: 聲波從喇叭發出會從向所有方向輻射,聲波從牆或混凝土地板等硬 表面反射。這就會導致空間的迴聲和殘響問題。要糾正此問題,需先找到第一反射點:最 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鏡子”。 為此你需要一面鏡子和一個朋友。坐在混音位置,讓朋友沿著牆壁移動鏡子,與喇叭保持 相同的高度。當您可以看到鏡子中的監聽,這個位置就是第一反射點。 4.第一反射點處理:找到第一反射點後,將準備好的吸音棉固定在第一反射點的位置。 5.天花板處理:位於混音位置上方是一個有時會忽略處理的地方。這是從天花板反射到地 板和工作桌面可能導致嚴重聆聽問題的地方。強烈建議將吸音棉或擴散板放在聆聽位置的 上方。 安裝如何不破壞牆面 安裝吸音棉會破壞你牆壁上的油漆,如果你現在的空間是租的,未來還需面臨還原場地的 問題。有些人會想用無痕膠帶來黏貼但是除非吸音板後背板是紙板,不然泡棉的孔隙過大 會讓膠帶黏性不足,可能一陣子就會掉落下來。 這時候可以考慮Auralex ProMax移動式的吸音板,有的可以用腳架支撐。可以根據需要改 變擺設位置且不會破壞牆面。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方便的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42.1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talMusic/M.1562926082.A.ED9.html

07/12 19:01, 5年前 , 1F
推…但是聲學改善是個大坑…目前不敢碰…
07/12 19:01, 1F

07/14 12:41, 4年前 , 2F
把房間弄亂也有吸引效果喔
07/14 12:41, 2F

07/17 02:53, 4年前 , 3F
還好我房間超亂
07/17 02:53, 3F
文章代碼(AID): #1TA5m2xP (Digita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