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混音時你的耳朵該注意的事

看板DigitalMusic作者 (動感飛人)時間8年前 (2015/08/14 15:04), 編輯推噓12(1201)
留言1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好讀版: http://a85115230.pixnet.net/blog/post/367024557   依舊,文章前的作者引(ㄈㄟˋ)言(ㄏㄨㄚˋ)希望大家認真看......   最近越來越多詢問是否可以轉載平衡音訊的文章,在此,士昕認為只要是附帶連結並 著名出處的轉載,其實都非常樂意也非常感謝各位的幫忙,多宣導聲音的知識絕對有助於 台灣聲音教育的推廣與傳導的。謝謝大家!   然而要是你想要的是直接複製文章內容(目前已經遇到三四個直接複製文章所有的圖 文內容,不僅只是大陸那邊的朋友或者是台灣人。)很抱歉,我非常不歡迎也不喜歡這樣 的方式...... 創立平衡音訊實驗室至今差不多五個月的時間,寫文章帶給我很大的快樂 ,也因此認識了很多音樂圈的前輩老師與朋友,即便都是已經知道的東西了,但透過於每 一次的寫文章都算是重新學習一次。這些內容皆來自於那淺薄的經驗、學習時間的累積、 實驗與尋找書籍的結果,是 一個字一個字打下來的,而不是翻譯文章,當你也是創作人 ,我相信你就能理解我的意思,你會希望你的創作被人家直接 Ctrl + C, Ctrl + V 嗎?   「該怎麼聽一個混音」、「怎麼樣的環境下去混音」、「聆聽音樂的方式」這類的相 關文章,網路上都可以找到很多,但在此士昕想統整這些知識,用較好瞭解的語氣來說明 並且盡量找尋更幫助瞭解的佐證(閱讀這篇文章最好是搭配我每個段落所增加的輔助閱讀 文章!)因此這篇文章所涵蓋的範圍也蠻廣的,連帶的連隔音裝潢、監聽擺放等都提及到 了,之後會將各分類都各自寫更細節的文章,希望今天的文章大略提及一下能夠更讓各位 讀者喜歡並更瞭解聲音喔!   幫個忙~先去 Balanced Audio Lab 平衡音訊實驗室 點讚才可以看這篇文章!(哈 哈!)當作給士昕的一點支持 ^^ 並且歡迎大家留言互相討論與學習唷! BAL-02 The Sensation of The Hearing in Mixing 混音時你的耳朵該注意的事   之前有寫過數位化時代 Mixing 混音 的注重重點,也提過 Mastering 母帶後期製 作 的細節,然而,聲音工作的細緻並不單純只是這樣喔!   音樂家貝多芬於耳聾以後一樣可以繼續從事作曲,甚至於從他 28 歲開始耳聾後創作 更是成為古典音樂經典中的經典;然而在聲音工程即便處理聲音時有許多工具,像是頻譜 、各種不一樣的 Meter 表頭、身體感應來「感受」音樂等方式,但最終我們還是必須處 理出一個「好聽」的聲音給聽眾,因此從事聲音行業,耳朵絕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 」。   這篇文章的內容就是在講解,在聲音工作當中,怎麼樣能夠 聽到一個正確的聲音? 怎麼樣又 能夠幫助我們以較短的時間聽出較大的效益?又或者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們平常 該怎麼讓我們的「工具」可以保養與發揮到最大的效益?這些都不難,但它 們卻都擁有著非常重要也非常深的學問,當真正要來解釋它們時,又真的有點困難呢!就 讓我們來看看吧! 不在大音量環境下混音   「大聲的音樂,聽起來永遠都比較棒。」這句討厭的話,你不得不說,它的確造成聲 音工程當中的一個原因與環節。   那是因為人類耳朵的生理反應,對於大聲的聲音容易錯覺性的感受到更多的中頻率與 高頻率聲音。   士昕曾經與一個 DJ 在聊到小小的播放音樂小技巧,撥放音樂技巧是維持 -5dB 音量 的撥放(以每一首歌的平均音量都是一樣的狀態之下。)直到最後一首或兩首歌時再回復 到原始音量。在這樣的情況下,觀眾容易感受到音樂正面的散場心理反應,知道演出的結 束,更容易珍惜與感傷,更容易喜歡整場演出的表演。   這個做法有點像是早期總是會在演出的最後放晚安曲的感覺(哈哈)但這畢竟牽扯到 心理學的反應,信不信,就隨每個人的想法了。 hearing1 圖/太大聲了!小聲一點!from google   讓我們回到話題來,現今時代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別參加 Loudness war(結束大音 量人人有責!一定要瞭解的 Loudness war 音量戰爭。)而讓我們來看看聲音工程的歷史 ,因為聲音工程的環環相扣,有許多次的 Loudness war 悲劇都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來自於 在混音時就造成無法挽回的錯誤。   舉一個最有名的例子,知名的金屬樂團- Metallica 金屬製品的 Death Magnetic 專輯,這張專輯是一個造成了聲音工程上一個非常爭議的案子。明顯的吵雜過於大聲的平 均音量,伴隨著超級破音的電吉他,這就叫做金屬嗎?不!這張專輯可是讓許多人直言: 「這根本就是史上最爛的 Mastering 母帶後期製作成品!」   由於這張專輯的後製可是由美國知名的 Starling Sound Studio 當中知名的 Ted Jensen 所製作(他是我個人最愛的 Mastering engineer,台灣可是非常多主流音樂的專 輯都是送至這錄音室處理母帶的!)當時 Ted 跳出來捍衛自己的名聲說:「這張專輯的 錯誤完全不乾我的事!當母帶送到我手上時就都已經失真了!」 maxresdefault 圖/Metallica 金屬製品的 Death Magnetic 專輯   而在聲音工程或者是唱片製作當中,以最基本的流程來說,通常為:Creating 創作 - Recording 錄音 - Editing 剪輯 - Mixing 混音 - Mastering 母帶後期製作 - Tableting 壓片;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在 Mastering 關卡當中就已經遇見了完全失真 的聲音檔了,那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 Mixing 甚至於 Recording 那關被搞砸了! Ted Jensen 的母帶後期製作經驗在全世界的音樂圈可是不容置疑的,因此這個問題與這 個事件反而讓大家更加關注起聲音工程當中的每個環節錄音、混音、母帶後期製作都有可 能造成 Loudness war 的可能性。   因此事實上,這個標題為 不在大音量的環境下混音,也許有人會將它稱之為使用小 音量來混音,但這也不太對,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在不同混音階段時,嘗試切換不一樣的 撥放音量,藉此來檢查聲音在不同音壓所表現出來的聲音水平。   我自己個人的混音習慣是控制在一般對話音量大小下去做混音( Mixing 階段真正該 注意的,真的也不是音量,是清晰度與聲音的表現。)而加上我們上方推斷的心理學概念 ,當你的混音在一般聲音大小聽起來就已經不錯了,那當你轉大音量時照理說會聽起來非 常的棒!因此下次混音時,試著不要一直摧你的音量吧,一定會讓你的作品耳目一新喔! 正確的聆聽環境   一個聆聽環境,非常容易影響殘響值與頻率表現,這往往會是一個空間無形中欺騙了 你耳朵的關鍵。   舉例來說,當你的監聽設置在角落或者是離牆面非常的近,聲音就特別容易引起低頻 的共振與共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所聽到的聲音其實不太會是一個標準的聲線反應。在 這個分類 正確的聆聽環境 當中,我們先分細一點來解說一點有關國中與高中物理的延伸 (別睡著喔......)再來解釋房間環境所造成聲音的影響與監聽喇叭耳機之間的差異與設 置。 頻譜 Frequency Spectrum   頻譜對於聲音工程師而言是一個必定一定要學會且非常好用的工具。(就有點像是攝 影師一定要會看測光表與色調表現一樣。) IMG_3861   除了音壓與頻率以外,通常透過於頻譜還可以看出非常多資訊,包括聲音的頻段、泛 音、音壓、起音(Attack)、衰減值(Decay)、延音(Sustain)、釋放(Release)(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 ADSR )等。 oQOQ2 L0003_ADSR 圖/ADSR, from google 起音(Attack)控制聲音從零開始起跳(100%最大振幅)所需要的時間。 衰減值(Decay)控制從 100%最大振幅開始降低所需要的時間。 延音(Sustain)控制聲音按住所產生的穩定平穩振幅電平。 釋放(Release)設定聲音從延音電平衰減成 0% 所需要的時間。 附註:這項目主要是在介紹頻譜,但還是快速的帶過一下 ADSR的意思,下次我們再來好 好研究與探討一下這個深深影響效果器與合成器等,對於聲音世界絕對非常重要的名詞吧 !   順便一提,當一個聲音只含其一個頻率,這樣的狀況之下人耳就會聽到那個頻率的音 高;而當一個頻率結合了許多不同強度的和聲,則成了音樂。 BlueCatAudio-PT11 頻率響應 Frequency Response   那我們上面學著看頻譜的用意到底在哪呢?   畢竟在執行精準聲音工作的時候,耳朵不是萬能,再厲害的耳朵都有疲憊失誤的時候 ,人類的耳朵無法像機器一樣精準的直接將各個頻率與各個振幅大小顯示與記錄下來。因 此使用頻譜表的頻率響應來測量我們房間是否擁有一個正確的聆聽環境,就是一件非常重 要的事了。   最簡易的房間頻率響應測量方式,取喇叭的水平直角的角度向外延伸,取一個近距離 殘響反應、中距離殘響反應、遠距離殘響反應,然後便可取得平均值。   以士昕的錄音工作室殘響圖表來做示範(感謝好友 Jimmy Chang 幫忙技術支援與教 學。)可以看到其實聲音頻段於 100 Hz 至 10kHz 之間的頻率並沒有產生太過大的聲音 衰減(+-10 dB內)這樣指的是不管是裝潢或者是房間擺設並不太會影響到這頻段間的聲 音表現。而 10 Hz 至 100 Hz 與 10kHz 的低頻率與高頻率本來就會因能量遞減的原因而 自然衰減,因此在這個房間處理聲音工程還算可以得到一個標準聲音的場地。 IMG_4516 圖/D.A.P Studio 的頻率響應圖 殘響值 Reverberation Time   只要在一個空間當中,我們發出的聲音碰到物體就會產生吸收與反射(更多聲音的改 變請看這兩篇文章:打開空間環境的聲音魔術師:Reverb 與 扮演時間層次的藝術師: Delay! )   在處理聲音的過程當中加入殘響可以增加聲音的圓潤度與豐滿度,但是要是我們根本 什麼都沒加,在聲音發出的同時就被房間本身所殘留的殘響值直接的影響了聲音,造成了 渲染效應,這樣怎麼可能會調出好聽的聲音!?為了減削這樣的狀況發生,我們就必須依 照殘響值的計算來做裝潢與隔音板擴散板加裝。   在開始聊這較沉悶的話題前,我們先來看看殘響值對於聲音影響的改變有多巨大,讓 大家瞬間瞭解殘響對於聲音的影響與力量!(不然很擔心大家目前看文字看到睡著...... )   可以聽的出聲音在不同環境所產生的不同差異吧?基本上錄音室、展演空間、歌劇院 或者相關展演中心,一定都會經過所謂的殘響測試。當殘響質過高時,聲音的清晰度與真 實度就會受影響,這也是我們最不希望產生的狀況;相反的,在一些需要圓滑與豐滿音色 的音樂展演場地(像是音樂廳或者是展演中心。)反而就需要更長的自然殘響時間,因此 只要與聲音相關的建築空間,都需要經過縝密的殘響計算與測量。 圖/Reverb from the wall, from Google   通常一些世界上知名的音樂歌劇廳的殘響值都會介於 1.6 秒至 2.3 秒之間(我曾經 有看過更高的,但通常聲音的模糊度就相對較高,因此可以說利弊兼具。)而一般廣播室 的殘響值通常介於 0.4 至 0.8 秒之間,音樂錄音室的殘響值大約為0.3 秒至 0.5 秒之 間,而為於空曠的教堂裡或者是大迴廊所測得的殘響值甚至可長達 2.5 秒或者是 3 秒以 上呢!   殘響值的測試方式有很多,最基本的可以在測量頻率響應時順帶測量(這算是較簡單 的方式)而更專業的測試方式也可以透過於特殊的測量機器,於房間中央的反射值、貼近 牆壁的聲音反射值、貼近地板的聲音反射值等地方下去做測試。   士昕個人認為測良殘響值與頻率響應較不同的地方,一般來說測量殘響值較不會以單 一頻率下去做測試(舉例來說測頻率響應很常使用 1kHz 做測試。)測量殘響值通常會細 分到六度音(120Hz, 250Hz, 500Hz, 1kHz, 2kHz, 4kHz)甚至八度音的不同頻段下去做 測量。   為什麼測量殘響值時需要使用這麼多不同頻率下去做測試呢?其實這應該扯到更深的 建築裝潢隔音設計了,因為在做隔音設計的理想值來說,一間非常棒的聲響室(錄音室或 者是撥映室)會希望所有頻率的衰減值應該是要一樣的,這就是原因。 GM Blackbird   一般專業錄音室的殘響值,只要在 0.3 秒至 0.5 秒之間都算是合格的殘響反應。( 這數值會依照不一樣的測量方式與工具產生不同的變化,但這數值是士昕個人認為至少要 這標準的殘響值才合乎標準。) 一些個人工作室會將房間貼滿了擴散板或者吸音板,這 樣的結果容易造成聲音的過度吸收與反射相抵,其實這都是不算標準的作法。(但不是錯 誤,記住,聲音沒有一定的錯誤,只有聲音的製造者想要如何的詮釋與表現。)   小知識:我們假定聲音的速度一秒約為 343m(這個數字是會依照氣溫與濕度而更變 的)1kHz 的四分音符聲音波長約為 86mm,而在 100 Hz 時大略為 858mm。 castle-mastering-studio-4-w1024   外面販售的吸音綿與擴散板和吸音板,有些會標示在這六頻段的吸音率,然而,因為 每間房間的裝潢底材與隔間大小完全不一樣!為了削減聲音殘響的方式,必須從裝潢隔音 真正做到吸音與隔音的搭配。在施工層面時就親自下去計算每一塊材料與這房間的殘響值 計算了,因此單純只是買外面販售的擴散板隨意亂增加擺設是有可能導致聲音的相位發生 怪異情況的。   通常為了增加還原聲音的真實性,通常會使用 Scattering 擴散板來處理高頻率的聲 音效應,擺在聲音直接打到的地方,透過於不規則的排列能夠有效的整理聲音的情緒表現 ;然而,低頻率就比較難處理了!通常會在角落製作一些 Bass Traps 低頻陷阱來處理低 頻率的問題,因為低音涉及到能量與波長的原因。士昕不是隔音裝潢的專家,因此瞭解原 理但可能設計失誤,我們可以看到下圖是士昕之前設計的 Wall Bass Traps 牆角低頻陷 阱,透過於低頻陷阱放置在錄音室的角落,能夠有效的幫助低音頻率更為圓滑,更為平均 。(但通常需要搭配浮動地板來計算與搭配,那又是另外的學問了......) IMG_2699 圖/士昕之前設計的牆角低頻陷阱(但不是專業的隔音設計師,因此見笑了,還請前輩指 教讓士昕學習。)   好像太沉重了?那我們再來看點輕鬆的!剛剛那個爵士鼓的 Reverb in different place 的影片是不是很酷呢?我們再來看看一樣的主題但卻不同表現方式的影片吧!   好,因此掌握了聲音工作室的房間狀況以後,我們要來瞭解一下在正確聆聽環境下, 聲音的出口的擺置了。這一段較為複雜,中間牽扯到幾點大略提及一下,之後會寫文章做 更細緻更詳細的解說。 監聽喇叭的擺放方式 Speaker Placement   監聽喇叭的擺放可以說是整個聽見好聲音的關鍵。   照上述的隔音方式,當我們已經花了大把銀子與時間,將房間調整成較適合做音樂的 環境與情況了,怎麼可能敗在基本的器材擺設與設置呢?你說對吧!再加上,當錯誤的喇 叭擺放,是有可能造成某些低頻率的聲音產生相位相抵或者減削的問題,如果你的耳朵夠 敏感的話,這通常會感覺不太舒服,也不是一個正確的製作音樂、處理聲音、聆聽的環境 。   監聽喇叭的好壞不外乎是幾個常提到與常討論的名詞:分頻點、單體大小、品牌、主 動式與被動式、渲染度等原因,但這些觸及了喇叭本身,並不是今天討論的話題(哈哈好 壞,那提什麼堤!)這個主題主要想要討論的是:「喇叭擺放的位置所造成聽覺的差異。 」   討論監聽喇叭的擺放,最主要會討論到五個大重點:房間擺放位置 Room Placement 、三角擺設 Triangulating、高音單體的位置 Tweeter Position、喇叭的高度 Speaker Height、調音 Tuning 房間的擺放位置 Room Placement   顧名思義,喇叭與空間之間的關聯。   一般來說,喇叭的後方我們並不會直接貼近牆壁或者是角落,這容易造成所謂的聲域 陷阱,讓聲音產生模糊。 studio-monitor-speaker-placement-stereo-surround 圖/Relationship with room placement, from google   但你如果直問說需要距離多遠呢?講實話這就需要看你的房間有多大了。 room-dipole 圖/Size with room placement, from google   但是!如果今天你不是錄音室呢?如果你真的沒有預算重新製作好的隔音系統然後有 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增強或者改善這樣的方式呢?   有。如果今天是宅錄或者是非常小型的錄音室,透過於些微的不對襯方式,是有可能 有那樣一點點的幫助的。(舉例來說,左側喇叭放置離牆壁 55% 而右側喇叭放置離牆壁 45% 這樣的不對襯是有機會可以打亂此規則,反而在不好的環境當中得到一點點好聲音的 可能性的。)   在聊 Monitor Placement 時,一個最常見也最實用的小技巧,如果你的位置靠牆壁 非常的近,你的低音越有可能會加倍,而如果你又剛好在角落,那低音有可能加倍再加倍 。因此在選擇 Monitor Placement 時一定要切忌避開這兩點。(除非!這間錄音室在設 計之初就已經特殊規劃透過 EQ 於某些頻段的校正可以抵銷這樣情況的發生,才有可能採 用這樣特殊的設計,不然這都是不太可能會發生的。) 三角擺設 Triangulating   喇叭所播放出來的聲音不僅只是直接打到我們的耳朵,還必須考量到打到加上牆邊所 吸收與反射的聲音。(錯誤的角度甚至容易造成 Phase 相位相抵的問題產生,非常重要 。)   因此兩顆喇叭與聆聽者的距離通常會採用所謂的三角擺設 Triangulating ,也就是 外國常聽到的 The Magic Triangle 魔法三角形。 Speaker_Placement 圖/Triangulating, from google   當你擁有好多顆喇叭做 A/B test,一些三音路的大喇叭通常也伴隨著更大的發音單 體,越大顆的喇叭,通常與聆聽者需要以三角擺設的概念下去拉更大的距離。(舉例來說 ,如果你有一顆大於六吋的單體,理想值是希望你大約與喇叭相距約為 90 公分至 120 公分的距離;12 吋單體的話大約為 200 公分至 240 公分了。)   那喇叭的架設呢?   如果有預算 Monitor Stands 或者是經過特殊設計的砌入式會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因 為空間、因為預算一定要將喇叭放置在桌上的話,切記使用吸震喇叭架或者是特殊設計的 喇叭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許多頻率的共振與打架。(真的沒有錢的宅錄的話至少也去買 些空心磚墊高吧!)   順便一提,擁有許多顆不同喇叭,通常會將較小型尺寸的喇叭放在內側。 單體的位置 Tweeter Position   一顆喇叭以二音路來說,擁有低音單體與高音單體(三音路喇叭則擁有三個單體,而 更多單體的喇叭就看它是怎麼依照分頻點下去設計的。)在擺放喇叭時,左右測的喇叭需 要很明確的清晰放對邊。(別笑!這超重要!)   以下圖為例,Figure 1 和 Figure 2 最大的差異就是喇叭是反著放的,而很清楚可 見的是,大單體為低音單體,小單體為高音單體。通常放置於右手邊的喇叭單體通常會讓 高音單體朝向「外側上方」而低音單體的部份通常會位於中或下方的位置,這樣的設計剛 好能夠讓低音與 Sub 容易銜接,並讓高音很直接的指向聲音工程師的耳朵。因此我們可 知道 Figure 1 的喇叭放置法是較奇怪較不正常的。 speakers 圖/Tweeter Postition, from google   為什麼呢?因為高頻率是具有方向性的,這樣的擺設方式可以讓我們擁有具備高方向 性的頻率直接對向我們的耳朵。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音頻率的反應才能夠足夠清晰到直接進到聲音工程師的耳朵裡。 SAM_5267 喇叭的高度 Speaker Height   有鑒於上方說的,讓聲音直接到我們的耳朵。因此通常喇叭高度的設置會與聲音工程 師坐下頭的平行高度。   一般來說我們會希望聲音的中高頻率在房間裡的流動是可以掌控的、具有流動性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隔音板與擴散板並不是一昧的撲滿整面牆壁,而是該經過縝密計算的擺放 在關鍵的聲音反彈位置。   而在喇叭位置與高度上有一個小測試方式,蠻實用也蠻簡單的!當在製作由左至右 的 Automation 時,聲音音量是必須維持在相同的聲音水平表現的(以這個聲音素材從頭 到尾皆為相同音量來做測試。)當這測試完全沒有問題的話,代表三角擺放與喇叭高度算 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點此觀看舊文章 跳動活躍的聲音-Automation sbir-speaker-wall-quarter-wavelength-cancellation-w1024 圖/Speaker height, from google 喇叭調音 Tuning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並不代表這是唯一的方式!但我個人的習慣當要 Tune 喇叭時, 第一件事我會直接撥放一首我最喜歡的音樂,然後透過於擺放不一樣的角度與位置,來改 變喇叭所撥放出來的聲音表現。   我盡量不在第一時間做頻率調整,盡力讓喇叭內建的頻率 EQ bypass,因為想要讓監 聽喇叭在最原始的表現當中表現出最原始最原先的聲音表現。舉例來說,當喇叭表現出過 多的低音時,轉一下喇叭,盡量讓低音的效果消失一些,透過於這樣的方式來調整喇叭, 因為對於自行挑選的曲子的頻率聲線,通常都會非常的瞭解,因此更能夠掌握喇叭的 Tuning 。(尤其是擁有 Sub 的錄音室,更需要花費時間去調整低音頻率的表現。)   當這樣的狀況下真的都沒辦法處理掉奇怪的頻率聲音時,才搭配一支好一點的電容麥 克風(這時候一定要挑選高品質一點的麥克風,我是個人非常偏好 Earthworks M30 的使 用,聽過它精準的表現,真的會有一種就是你了的感覺。)也可以撥放 Pink noise 或者 是單一頻率並搭配上敘的頻譜來進行喇叭本身的頻率校正。 78846_l 圖/Earthworks M30, Measurement Mic 單聲道聆聽   在擁有兩個監聽喇叭以上的錄音室通常都會配備可以自行切換 Monitors 的 Console 或者是另外採購的 Monitor Controller,而通常你可以找到所謂的 Mono Listening 單聲道聆聽模式。   單聲道聆聽還有一個好處,即便現在 Stereo 與 5.1 的普及度已經相當的高,但在 某些地方還是很容易聽到單聲道音訊,像是電台廣播、一般電視台轉播等地方。確保 Stereo 混音在切換到 Mono 彼此之間的差異,更可以幫助作品於各式各樣平台上的轉播 呈現。(舉例來說,要是發現你的混音切換到 Mono 差異可能不大,就可以改變些 Panning 擺位的設置來增加音場的遼闊度了。) 11751467_396783093850005_4084695997174365976_n 圖/Avocet Monitor Controller II 重置你的耳朵   對,別懷疑,我說的就是重置(Reset, Reboot, Restart... 隨便英文怎麼翻)你的 耳朵。   怎麼說重置呢?當你進行了一個非常長時間的聲音工作時,人類的耳朵與其它身體部 位較不一樣的是,它非常容易感到疲倦。 02A12B8G   疲倦的情況之下容易導致我們對於各個不同頻率的聽覺敏感度降低,而為了補充這點 的習慣之下,人類會下意識的提高音量繼續工作,這樣的情況又會回到我們的第一條別在 大音量下工作的狀況。同時也容易造成耳朵的受損。再加上,長時間工作的狀況下容易衍 伸出一個問題:過度專注於某個頻率的處理,反而容易忽略整個作品本身的平衡與表現! 因此有時候當你的混音一直混不出一個結果,或者是它必須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的話,分 階段性給自己一些咖啡時間,或者休息時間吧!休息個五分鐘十分鐘再回去聽原先的混音 ,往往會得到一個新的靈感或者是完全不同的想法喔! 有關耳機混音   很多人在問,監聽耳機能做混音嗎? c0192245_832369 圖/經典的標準監聽耳機 CD900st Sony   哀,老實說這真的算是一個陷阱題,怎麼回答都不對、怎麼回答都會被人家罵...   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問我這個,我只能跟你說:請盡量別用監聽耳機做混音,真正以音 樂為工作的音樂工作者,也幾乎沒有人是帶著監聽耳機完成整首曲子的混音的。   請別誤會我的意思,你絕對可以使用監聽耳機來交叉比對檢查你的混音,這絕對會是 一個檢查混音的必須經過也很好的方式,而且你也可以使用一般耳機聆聽音樂,但就是請 你盡量不要使用耳機來執行整個混音。   為什麼呢?最大一點,也是最不常被提到的問題,士昕個人認為耳機與喇叭混音,最 大的不同是因為喇叭混音所面臨的聲音與耳機所聽到的聲音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來說, 像下圖一樣,右耳所聽到的聲音,是右邊喇叭所放射出來的聲音與反射,並加上左側喇叭 距離較遠的聲音,並且擁有兩顆喇叭所打出彈到牆壁反射的聲音,左耳也是完全的情況。 圖/Reverb from the wall, from Google   但是耳機!!   右邊音場就是 完全直接送給右邊的耳朵,並不會聽到左邊音場透過聲學原理所反射 的聲音!再加上,在真實空間裡,聲音從喇叭音場裡撥放出來的瞬間,不管喇叭放距離聲 音工程師多遠,在傳送過程當中一定會造成聲音訊號的衰減與變異。但是這樣的情況並不 會發生在耳機混音聆聽裡!因為耳機就是非常直接的對著你的耳朵進行疲勞式的轟炸!因 此耳機混音,本身對於聲音的變化與敏感度,是完全不同於喇叭的混音的!!!(激動) MOMENTUM-On-Ear-blue_Bloggershooting   可以理解我的意思嗎?   除了這一點最大的差異以外,我再舉幾個盡量不要用耳機混音的原因:   第二,配戴耳機比聆聽監聽喇叭更容易感到疲憊,進而導致聽覺混亂。   第三,基本上來說,監聽喇叭把監聽耳機更能夠顯示更多的細節與音場。   第四,耳 朵 會 壞 掉 !   好,已經被我罵了一大堆以後,我還是要講一下,監聽耳機混音不代表它不好,之於 整個錄音室工程它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存在地位,如果你真的一定要用耳機混音,又想要 有好一點自然一點的聲音怎麼辦呢?   來推薦一下 Focusrite 的 Redline monitor 這台 Plug-in,它非常棒,它有點像 是 Line6 知名的音箱模擬功能,它號稱的就是模擬耳機像是 Speaker 的一般聲音情境模 擬,而且不改變最原先的聲音品質!模擬整個聲學原理聲音在空間當中的竄動,是它最完 美的詮釋。   透過於下圖,你可以選擇模擬與喇叭之間的距離、中心點、整體效果。我用過這台 Plug-in 一次(抱歉,一次而以...)它的表現真的蠻棒的,算是一個如果你非得用耳機 來檢查混音時一個增強耳機功能的神兵利器,在這篇文章就順便推薦給需要的朋友們。 1 售價 69 美金,可以擁有 60 天的試用期,官方網站: https://www.112db.com/redline/monitor/ 免費 60 天試用期填寫地方: https://www.112db.com/redline/monitor/?demo   不喜歡 Redline monitor 的效果器這台嗎?   沒關係,再看看這台實體的 Focusrite VRM Box vrm-box   很抱歉,士昕沒聽過這台實體的聲音。   但是聽了同是數位音樂夥伴的介紹,這台實體機器透過 Plug 接 Interface 能夠直 接自動對應系統的 Clock 時脈,因此不會有延遲問題,一樣功能也是模擬喇叭的音場表 現(可模擬 10 組經典款喇叭的撥放音場。)   看 Youtube 的影片感覺蠻強大的啦...... 但我說了,如果可以,還是盡量少用耳機 混音啦! 1323100149-vrmoverview5 原廠售價 149 美金(亞馬遜看到 62.77 美金)官方網站: http://us.focusrite.com/usb-audio-interfaces/vrm-box   呼,越打越多,越來越多想講的話題跟內容...... 但我想,今天的文章就先到這邊 吧?   從事一個混音的工作,要得到好聲音,真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關鍵,因此很難去定義說 哪個環節最重要或者說哪個環節一定該怎麼做。這樣的觀念下去士昕突然就想打這篇「混 音時你的耳朵該注意的事」文章(雖然最後內容真的有點扯太遠了... 原先只是想簡單打 個短短一篇的......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文章,再說一次~如果你喜歡 Balanced Audio Lab 平衡音訊實驗 室 士昕的文章,歡迎你轉載並著名出處喔,但請你不要直接複製所有文字並貼在你個人 的部落格... 那真的跟抄襲與盜版沒兩樣...... 好啦~不廢話了,歡迎大家到粉絲團聊 聊喔!下次見!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Balanced.audio.lab 部落格 http://a85115230.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98.2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talMusic/M.1439535885.A.E6C.html

08/14 17:00, , 1F
先推再看
08/14 17:00, 1F

08/14 18:04, , 2F
推個
08/14 18:04, 2F

08/14 18:08, , 3F
混音之前聽一些不是你會混音的類型也有幫助
08/14 18:08, 3F

08/14 21:02, , 4F
推推!!!
08/14 21:02, 4F

08/14 22:52, , 5F
推推推!!
08/14 22:52, 5F

08/15 02:07, , 6F
推推推,辛苦了!
08/15 02:07, 6F

08/15 22:36, , 7F
08/15 22:36, 7F

08/16 00:47, , 8F
推推
08/16 00:47, 8F

08/16 11:03, , 9F
淺顯易懂,讚!
08/16 11:03, 9F

08/16 16:15, , 10F
獲益良多
08/16 16:15, 10F

08/16 20:48, , 11F
你好 請問可以借轉載RockMetal版嗎?
08/16 20:48, 11F

08/17 08:53, , 12F
請:)
08/17 08:53, 12F

08/18 12:41, , 13F
推啊
08/18 12:41, 13F
文章代碼(AID): #1LpPCDvi (Digita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