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器材使用心得回饋文!感謝一年前版眾對 …

看板DigitalMusic作者 (唉)時間15年前 (2008/12/12 21:42), 編輯推噓8(8028)
留言3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時間看看已經12/12號了, 前年的同一個時間(12/11)我上了這邊的digital music版問各位不少關於器材的問題 那時是個非常懵懂的窮小子,不斷的問一些關於器材選購的問題, 版眾大大們也非常熱心的一一解答, 甚至還有好心人(micraw哥XD)特別回信給我,講述相關經驗。 唉,時間過的真快阿不知不覺已經兩年了! 不知道各位還在數位音樂領域上研習努力的各位過的如何^^祝大家一切順利! --------------------------以下是關於簡歷----------------------- 我最後選購的是 錄音卡:RME FireFace400 及 midi keyboard/controller:Novation Remote SL 至今尚未購買電容麥克風(但動圈 shure beta58a倒是買了一隻XD) 但由於當初還在學校的時候挺常用Rode NT-2A,所以這方面也頗有心得:) 也歡迎也有共同使用經驗或其他任何相關資訊的版友一起討論 這邊好像冷的有點久XD --------------------------以下是正文---------------------------- FF400: 這台外接式錄音介面是我買覺得最划算的一個器材 因為我離開學校之後半年進了一間錄音室實習,接觸到很多相關的工作 而在此之前則也是有接些案子補貼生活(和器材費XD) RME FF400給我最大的感觸是: 1.規格好:1/2U的大小、很可愛(?)in out數非常滿足我 (2 channel 48V input加不賴的內建前級、同時背面提供ADAT(這很重要)一組) 同時可錄stereo及未來延伸可搭配Octa mic 直接作多軌現場收、錄音 對我未來的創作及接案計畫都很有幫助, 是在我瞭解這些之後才驚覺自己的投資價值在哪,覺得十分慶幸:P 2.穩定性高:這點也是挺厲害的,仔細想一下製作的過程中,除了謎版音樂軟體 有時會很奇妙的(?)自動不見之外XD,在做事情中關於音卡的當機或任何情況都沒有, 本來還想說他很熱,覺得總有一天會熱當吧!?結果沒有耶XD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有給他吹電扇的關係啦 哈哈! 今年夏天我在家作音樂可是一次冷氣也沒開,我都快當機了他還活著:P 喔,但要先說明一點,這是補充給一些沒碰過1394器材的版友們補充的:) 1394的晶片對RME(不知道其他牌是不是有這麼嚴重啦,應該也是)的相容性非常講究 基本上是強烈建議一定要用德儀晶片,NEC阿什麼的完全不要用,這點要非常注意! 還有阿,前幾天在錄音室作Macbook pro pc正版windows, 正版錄音軟體對FF800的實驗,無論是外接1394插卡(也是TI的), 或是接他們內建的1394晶片,都衝突到不行,聲音一直跳! 也不知道是不是買到機王......這點是題外話,希望版友選用筆電前 請三思,有使用完全沒事的人也可以出來說說話XD,讓我知道是不是真的買到機王:P 3.這點就比較個人心得了,在做小案子的時候,有些同儕也有在接案來做, 或是個人創作,可能他們也是有投資錢在麥克風上, 所以沒辦法上衝RME or Motu,都是一萬五左右價位的卡,其實這點感觸就有點深, 在製作一個成品的時候,碰到mix/mastering階段,往往會覺得自己很難拿捏, 不知道一些部份聲音做不好,到底是器材的輸出quality不好,還是其他例如mix的 問題,就會很躊躇要不要繼續研究製作下去,但我覺得一次買好一點的卡的就比較 不會給自己理由,反正沒做好都是自己不會混吧XD,哈哈,抱著背水一戰的心情 往往會讓自己堅持到最後研究出mix問題出在哪,我覺得關於這點, 在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也滿重要的,相信不少人在剛開始混音或mastering階段 也會碰到這問題,後來其實大家也有了一些結論,除了器材一分錢一分貨之外, 我覺得錄音卡輸出品質固然有差,但這也是在講求細節,但講求「趣味性」和「水準」 真的就比較是聽力和創意、混音上的功力了!很多人用爛卡,也是會做出令人嘖嘖稱奇 的mix或成品出來,這點大家就一起努力吧 哇哈哈! 4.Total mix:這是在工作時對我來說非常非常方便的一項功能,其實這真的說來話長, 相信有瞭解過聲音訊號流的人也都會非常想要讓自己的卡有這功能,如果是不知道 想深入瞭解的,也歡迎再來信討論,這邊就不多說了:) 5.內錄:傳說中的內錄,當初不愛看說明書的我為了這個功能頭痛了真的很久! 所謂的內錄就是大概指"Real time Export",但是是用手動開啟錄音功能的方式 將play中的聲音直接錄下來的方式,他有很多好處,這點可能也是有興趣再討論吧XD 使用內容有點離奇(?)複雜! 6.缺點:我覺得比較大的缺點大概就是呢,再加一萬左右的價錢就能買FF800了=_=.. 多了不少東西,用起來也比較有空間(在很多情況下啦,因人和工作而異),在同 品牌產品中,其實CP值還是偏低(可是就沒錢買也怪不了自己吧 哇哈哈!) 再來是我覺得比較不方便的,就是他的工作面板(器材上的旋鈕)只有一個,是數位 顯示面板,你要哪個channel的音量還要一個一個點,不能很直覺的快速調整例如 gain或是monitor的音量,而且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在面板上做channel link的動作 (其實是懶得研究啦......都直接點total mix 調XD)可能是因為考慮到有pre的input 本來就只有兩個,主要設計可能本來就是要搭配前級使用才精簡成這樣,但說老實話, 很私心的覺得FF800那樣有很多旋鈕在面板上比較帥耶XD別人看自己在調也好像比較 專業(愛裝模作樣!)沒啦,總之就是在錄音室都是用800比較多,用久會覺得各有好處 ,這點也是見仁見智囉! ----------------------------廢話講了這麼多,關於Novation------------------ 好吧,講到了Remote SL,相信大家也知道,他在controller中是個價位算高的器材 主要是因為有含很多旋鈕、controller、非自動mixer 還有鍵盤的功能,還附了主打automap,automap指的是「自動對應vst及vsti功能」 意思是你使用vst時,週邊參數調整不用像korg kontrol(個人只有用過這台XD) 一樣要一個一個自己手動map,就會很自然的對應到旋鈕上, 但其實有些Vst還是對不太好,我最後都還是會自己mapping,主要對應最完整的, 應該算是Nuendo(以及其他有標明支援的錄音軟體)內建的mixer功能、及其內建vst 知名的vsti 和vst也都有做完整對應,我現在用的還算順手,因為扣掉工作之外, 我個人創作都是偏實驗音樂比較多,旋鈕功能非常之常用到(非常之常XD), 所以覺得還算划算,只是如果你打算買來就直接開始用,我就非常不建議, 因為他的很多功能都是隱藏熱鍵切換(面板上一個字都沒有)你必須詳加研讀guide 和他附贈的教學影片、加上很常用才會比較快上手,我是覺得滿方便的,但我身邊朋友 似乎都很不常用這些旋鈕功能,所以普遍來說我就不瞭了^^b 如果只是想要做手動的automation,而不是同時間要做很多事調變的話,我反而會比較 建議一些市面上賣單channel的fader/ controller,不然很多功能就無形中浪費囉! 喔對了,補充說明一下,他的modulation wheel和pitch bend滿耐操的,我很常用 每天在尻他,還是沒壞,不錯不錯XDXDXD! ---------------------------------------------------------------------- 講了這麼多,其實很多廢話,但就是一點誠意,想貢獻給很多新進或是當初熱血提供 資訊給我的版友們,希望這個版能夠充滿歡樂(?)還有能夠教學相長啦! 哈哈! 很多資訊都是個人使用心得,如果有誤,煩請指教阿! 關於以上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回覆或是來信討論,雖然我不認為有人會不按End看完XD 手好酸喔,下禮拜我要和micraw及一些潛水版眾去逛一萬左右價位的麥克風試用 關於Rode及Beta58a 如果大家真的有興趣的話, 我連下週試用心得再一起回報給大家好了! 感謝耐心看完,Digital Music版萬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230.166

12/12 21:54, , 1F
X.....關我屁事...
12/12 21:54, 1F

12/12 21:55, , 2F
關於Novation 那段最下面 是pitch bend吧? pitch shift?
12/12 21:55, 2F

12/12 21:55, , 3F
哇哈哈哈 打錯
12/12 21:55, 3F
※ 編輯: NormalX 來自: 118.165.230.166 (12/12 21:55)

12/12 21:57, , 4F
另外買器材不要問一樓 勤敗魔人XD 青菜都要推人家上800
12/12 21:57, 4F

12/12 21:58, , 5F
沒錯一樓勸敗魔人!XD
12/12 21:58, 5F
※ 編輯: NormalX 來自: 118.165.230.166 (12/12 22:06)

12/12 22:14, , 6F
我是有勸你們兩個敗喔= =....
12/12 22:14, 6F

12/13 02:42, , 7F
山都~
12/13 02:42, 7F

12/13 14:59, , 8F
X..樓上是誰...
12/13 14:59, 8F

12/13 15:02, , 9F
我知道了= =
12/13 15:02, 9F

12/14 16:19, , 10F
Macbook Pro XP+CUBASE 一直是有問題的! 不知怎麼解決~~
12/14 16:19, 10F

12/14 16:19, , 11F
跟錄音卡應該沒甚麼關係吧 我猜啦~~
12/14 16:19, 11F

12/14 16:21, , 12F
NUENDO也是..不知道是不是ASIO跟MBP XP衝到
12/14 16:21, 12F

12/14 16:22, , 13F
測過幾款錄音卡(包括RME FF400) 都是跳阿跳的聲音
12/14 16:22, 13F

12/15 14:40, , 14F
對啊 真是見鬼了 本來還想說有錢的話個人想買一臺 T_T
12/15 14:40, 14F

12/15 14:42, , 15F
我們測的軟體是Magix系列的,所以應該不單是steinberg
12/15 14:42, 15F

12/15 14:42, , 16F
的軟體才有問題,你說的ASIO很有可能,我們接下來要試
12/15 14:42, 16F

12/15 14:43, , 17F
Protools PC版會不會在MBP XP下也衝突
12/15 14:43, 17F

12/15 15:00, , 18F
欸等一下 你們是拿MBP跑XP的情況下測試windows軟體嗎?
12/15 15:00, 18F

12/15 15:01, , 19F
那這不叫衝突吧 bootcamp可以跑windows不代表效能可以發揮」
12/15 15:01, 19F

12/15 15:04, , 20F
在組裝電腦上跑破解的OSX再跑Mac的Protools會順嗎?
12/15 15:04, 20F

12/15 15:13, , 21F
那你的意思是?有辦法順利解決這問題嗎A_A?
12/15 15:13, 21F

12/15 15:27, , 22F
我是以為這系列intel核心標榜的系統兼容本來就是讓消費者
12/15 15:27, 22F

12/15 15:29, , 23F
在購買後能夠【正常使用】兩種作業系統的軟體和功能
12/15 15:29, 23F

12/15 15:29, , 24F
Mac改用intel核心不是為了要兼容windows 那是之後開發出來的
12/15 15:29, 24F

12/15 15:29, , 25F
所以才會吸引PC的使用者來使用穩定度高的mac電腦
12/15 15:29, 25F

12/15 15:30, , 26F
改intel核心是因為IBM提供的CPU真的無法達到需求了
12/15 15:30, 26F

12/15 15:30, , 27F
總覺得花大錢之後才發現有些衝突有些根本不相容豈不很冏
12/15 15:30, 27F

12/15 15:30, , 28F
Mac穩定度高來自於OSX 所以解決方法就是使用OSX版的軟體
12/15 15:30, 28F

12/15 15:31, , 29F
Soga所以這是Pc轉mac使用者一廂情願的誤解罷了,哭哭T_T
12/15 15:31, 29F

12/15 15:31, , 30F
Apple並沒有鼓勵大家買他的NB去跑MS的OS呀@@ 那只是因為MS的
12/15 15:31, 30F

12/15 15:32, , 31F
OS普及率較高且會有同樣檔案在兩個作業系統上相容性的問題
12/15 15:32, 31F

12/15 15:32, , 32F
才做出的一個銜接方案 也就是bootcamp
12/15 15:32, 32F

12/15 15:33, , 33F
Soga 感謝大大 詳細解說 XD
12/15 15:33, 33F

12/15 15:35, , 34F
別這麼說 我的程式沒有回應我只會很幹windows 不會怪VAIO
12/15 15:35, 34F

12/15 21:16, , 35F
要link的話是按住吧~我是這樣用的
12/15 21:16, 35F

12/15 21:17, , 36F
感激不盡阿!真的搞定了^^
12/15 21:17, 36F
文章代碼(AID): #19GcfVWO (Digita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