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學習記錄(5) -成果發表音樂會

看板Diary作者 (樹)時間5年前 (2019/05/15 15: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某個周六夜晚, 跟黑貓一起去參加他鋼琴老師幫學生舉辦的成果發表音樂會。 練琴的過程,除了輔助搭配之外所錄的音 也會在剛學好某個段落時錄音 當做一個學習的小小里程碑 然而對我來說 當有觀眾觀看的時候 跟在錄音的時候 會增添一種緊張感 不明所以的就給自己一種壓力 而那種壓力往往會讓自己的彈奏表現失常 無法像平時練習時彈奏的順利 唯一要克服這種壓力的方法 只有更多的練習 讓熟練跟強大的身體肌肉記憶 去打敗緊張的心理因素 所以我覺得舉辦這種公開 中型的成果發表會 對於學琴者來說 不僅是練琴的另一種督促 更是幫助自己建設調和心理壓力的方法 -- 現場九成是7歲左右的小朋友 穿著兒童西裝或小小禮服 蹦蹦跳跳上台、彈完後羞澀地拿著譜跟觀眾鞠躬,萌到爆 其實現場的觀眾幾乎都是親友團的成分 爺爺奶奶 爸爸媽媽 在台下用立鼓掌 熱切幫小孩錄音錄影 而且因為小朋友們很單純天真 通常反應都很自然 觀察他們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例如有的小朋友會快速地衝上台 演奏完快速地衝下台 好像是來交差 毫不在乎的樣子 通常這類小朋友 演奏的表現是普通 也有的小朋友非常謹慎地上台 向觀眾鞠躬 非常專注地演奏完 再慢條斯理地下台 若有所思地回到位置上 這類小朋友的琴藝通常都很不錯 現場有很多家庭是兄弟姊妹都有學琴 並且一起來成果發表的 我想這樣很經濟實惠 買一台鋼琴給兩個孩子用 cp值很高 如果兩個孩子下台後坐在一起 交頭接耳地討論 這兩個人無論是自己演奏 或聆聽別人演奏時 都是非常專注而開心的 但如果下台後兩個孩子並沒有坐在一起 通常中間隔著爸爸或媽媽 兄弟姊妹之間並沒有任何交談 這兩個孩子對鋼琴好像沒有特別的熱情 連聽別人的演奏也是漠不關心的樣子 要怎麼解釋這其中的差異? 我想小朋友是無辜的 但觀看父母跟他們的相處方式 大概就能去猜想 -- 因為是小朋友 基本上大家都很捧場 但整個晚上下來 獲得最多掌聲的是一位演奏蕭邦的女士 原本她只是陪小孩學琴 但小孩因升學壓力中斷學琴,她卻持續至今 聽她的演奏 格外讓人覺得感動 雖然她的小孩沒有學琴 但她卻重新獲得一個興趣 其實某些經歷,也是能夠重新檢視自己的一種機會 演奏會結束後讓人覺得非常開心 享受了一個晚上的美好音樂 自從開始學琴 不管是黑貓跟老師學 或是我自己學 我們都明白鋼琴的世界如此奧妙 也如此困難 彈奏跟演奏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在聆聽到美妙的音樂之前 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去琢磨學習 也需要投入極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 對於在台上演奏的表演者們 我們都懷抱著極大的感恩之心(以及對於他們背後默默付出投資的家長們) 如果沒有學琴 或許也不會用新的角度去看待鋼琴跟音樂 也沒有機會來參加這樣的音樂會 其實學習新的事物 也是替自己生活多開一扇窗的感覺 可以看見新的風景 遇見新的人事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43.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ry/M.1557905472.A.283.html
文章代碼(AID): #1Ssy10A3 (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