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下)

看板Diary作者 (樹)時間5年前 (2019/04/03 17: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接上篇) 在收納的過程中,心境就會隨著不同階段而有變化, 第一階段是丟東西, 近藤麻里惠為人所知的祕招就是怦然心動, 拿起一個東西、如果沒有讓人感到怦然心動,就要丟棄它, 但她也非常強調一點,就是在丟棄的時候, 不是「唰」一聲把它扔進垃圾桶裡, 而是應該要拿著它、正視它,好好地跟他說謝謝,並且跟他道別說再見。 一開始我看到她這樣寫,我心裡噗哧一笑, 想說這也太濫情、不愧是講求儀式感的日本人思維嗎? 但是當我真的照做了幾次, 我發現我的心境卻產生了變化。 要丟棄的東西,不管是衣服或雜物也好, 正視它的那一刻,我想起了當初在商店看到它的時候、還有決定買下它的理由, 然後也想起了後來自己不再喜歡它、甚至用不到幾次, 或者是曾經很常用、但到後來它已經老舊而不適用, 於是它就一直被放置著,已經跟我現在的生活不在同一條軌道上了; 而當我決定要丟棄它的這時候,我好好地跟這個物品說: 「謝謝你,謝謝你曾經陪伴我度過的時光,帶給我快樂,真的很感謝你,再見。」 透過這件儀式,我透過感謝這個物品、 而能夠好好地結束跟它的關係, 丟東西這件事情,不再只有浪費、或是帶給我愧疚感, 我重新去思考當初自己購物的理由(關於動機)、 也省思自己有沒有好好善用這個物品(關於過去), 感謝它(肯定自己與對方), 然後告訴自己下次買類似的東西時、可以注意的盲點或地方(展望未來)。 一開始對於怦然心動的定義,可能還不是那麼了解, 但重複進行了幾次後, 慢慢就可以發現自己對東西的情感,都是有差異的, 有些東西一拿起來就知道還想要它繼續出現在生活中, 有些東西拿起來就知道原分早已盡, 這時候,好好的道別,反而讓原本快要成為累贅的關係進一步升華, 就算真的再捨不得, 我可能也就幫它拍一張照片,當作一個紀念。 決定收納之前,人通常會想說:要來買收納的道具、家具等等, 以便增加收納空間,但其實根本不需要這麼做, 因為阻礙我們生活空間的並不是因為缺乏收納功能的家具, 而是家中擺放了太多根本再也用不到的物品; 近藤建議的整理次序是以「物品分類」,而不是空間, 假如是整理臥室、廚房、客廳,雖然可以看似很快整理完, 但繼續生活後,經過東西的各種挪動後,久了還是會亂; 她建議要用正確順序的物品分類來進行整理: 衣服→書籍→文件→小東西(3C產品、生活用具、廚房用具等)→紀念品, 而且核心觀念就是: 「不要留下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東西,而是要留下想一起生活的心動物品」。 我的第一個震撼就是,整理衣服前, 我總是跟黑貓抱怨一定是家裡櫃子不夠多、要買更好用的抽屜櫃、五斗櫃, 看遍了IKEA跟宜得利,心裡盤算著我還要再買什麼; 然而當我把該丟的東西都丟完的時候, 赫然發現,家裡的空間清出了好大一塊, 根本不需要再買多餘的櫃子, 真的就如近藤麻里惠所說: 「你的房子原本就具有收納妳生活所需一切物品的功能了。」 於是當眼前只剩下怦然心動的物品、又變出了很多空間, 這時就可以進入第二跟第三階段: 整理、與重新規劃空間(動線); 必須去想自己的生活動線、還有自己希望拿取東西的順序等, 然後進入最後階段: 收納、調整。 收納的部分,我覺得要讓視覺看起來變整齊, 有一個小秘訣就是製造「邊界」; 可以用手邊現有的鐵盒、鐵蓋、或是塑膠籃、塑膠盤等, 然後把該分類中的物品放進去, 當有了邊界,視覺看起來就會很清爽整齊。 全部的步驟到這邊結束, 剩下的,就是好好享受在同樣地方、卻變成新環境的新生活; 想到在整理前,還一度覺得自己是住在垃圾屋裡, 整理後,眼前出現的都是喜歡或必要的東西, 也多了很多餘裕去裝飾家中的小角落, 以前的玄關,總是堆滿帳單、雜物、路邊拿到的衛生紙包, 現在整理乾淨後,放上喜歡的玩具玩偶, 每天回到家、一進門的畫面就讓我覺得很療癒、很開心。 以前的客廳根本是小倉庫,到處都堆疊不知道為什麼在那的東西、 還有各種零食等雜物,根本不會讓人想一直待在那; 經過整理,並且在清理出的空間擺放新買的電鋼琴, 客廳變成一個很舒適的地方, 現在晚上吃完飯後,黑貓練琴、我就在旁邊一邊聽著琴聲一邊看書, 變成很悠閒放鬆的場所。 (然而以上的生活都是在 沒有小孩 的前提下, 我不敢想像未來如果有小孩時、又會重新變成什麼樣的戰場) 現在買東西的心境也不太一樣了, 因為經歷過之前丟東西時的許多道別, 覺得自己如果只是一時心動就誤人家終身, 買回家沒有好好利用,這樣既不環保又傷荷包。 有次看到一個推廣極簡主義的youtuber分享, 他現在如果想買新東西時,就會問自己二個問題: 1. 在現有的東西中,是否已經有功能類似、或是可替代的物品? 2. 是不是真的100%喜歡? 我並沒有要追求極簡主義, 該買的必需品、喜歡的玩具或設計,我都還是會買, 但對我來,現在真的會問自己:100%喜歡嗎? 如果是,那麼購物並不是罪惡, 而是一種激勵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 黑貓之前在買電鋼琴的時候,也是猶豫很久, 考慮要買價格比較便宜但沒那麼喜歡的A、或是價格貴但比較喜歡的B。 剛好那陣子我們正在實踐怦然心動的人生魔法, 後來他買了B,跟我說: 「還是要買100%喜歡的鋼琴,買了A要是以後我對它沒有怦然心動, 妳就會把我的鋼琴丟掉惹O口Q」 要丟東西,只能丟自己的,不能丟別人的東西, 因為只有他本人才能決定是不是怦然心動。 家庭的收納有個困難點是, 很多東西可能是家人的,如此一來就不能亂動; 一開始我要收納時,黑貓也是做壁上觀、覺得收納沒有那麼重要, 然而當我把自己衣服整理完, 他開始發現好神奇、一個新的空間就這樣出現了, 於是他也躍躍欲試地興起整理的想法, 整個整理的過程中真的很花時間、也很累, 然而我會跟他一一解釋步驟、跟他講述很多近藤麻里惠的理念, 畢竟我自己看過書,有前進的動力, 所以我會盡力在旁協助跟鼓勵他。 黑貓是個比我還念舊的人,很多小時候的東西、衣服都留到現在, 所以道謝跟道別的這個步驟,對他來說就很重要, 整理完後, 我問他丟了許多東西會不會難過, 他說,以前的話一定會很難過,覺得自己背叛了那些東西, 但是因為近藤麻里惠的話,讓他重新去思考, 自己以前已經曾經擁有過那些美好了, 但現在他根本不能好好珍惜那些沒再用到的東西, 既然如此,放手讓他們走、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結果, 而不是背塞在黑暗的書櫃或衣櫃裡永無天日。 讓人真正怦然心動的,除了整理東西後的環境新面貌, 還有這個過程中,能夠重新去審視自己的內心, 問自己:「現在的我喜歡什麼樣的東西?品味改變了嗎?需求改變了嗎?」 然後跟過去的關係揮手道別。 懷抱著感激,讓自己能夠生活在滿意的環境中,繼續過日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43.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ry/M.1554282684.A.166.html
文章代碼(AID): #1Sf7Yy5c (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