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防治

看板Diary作者 (樹)時間5年前 (2019/03/28 13:50),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昨晚在推特上注意到自殺防治的相關訊息, 其中提到一個關於自殺者的迷思: 自殺者並不是想死,而是想結束痛苦, 但這個念頭通常不是客觀、更是一時衝動造成的, 有自殺意念的人,很可能因為一時的衝動、 從產生意念到實際執行, 五分鐘的時間內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而自殺意念是如何產生的? 首先通常會滿足兩個條件: 無歸屬感:「我總是孤單一人」「沒有人真的愛我」 無能累贅感:「他們沒有我會比較好」「我是別人的負擔」 當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就可能產生自殺意念 如果這時又滿足了第三個條件: 自殺行動能力:「不怕痛」「不怕死」「擁有槍枝」 就容易帶來自殺企圖 「自殺往往是一種為了脫離苦海,卻找不到其他出路,在絕望之中 以及衝動之下的行為。如果有其他方式可以不再痛苦,大部分的人 不會選擇自殺。有時候,想要自殺的人需要的不是別人告訴他怎麼 做,而是多一些理解。理解不是認同,而是讓他有被了解、不孤單 的感覺。在還沒覺得被理解之前,努力開導只會徒勞無功。當人不 被理解時,很多時候會選擇沉默、不願多說、也有時候會跳針一直 說一樣的事,企圖證明自己真的很慘。當人被理解時,情緒才有發 洩的出口,才有餘力及空間整理思緒、解決問題,面對現實。」 陪伴自殺意念者,最重要的是傾聽、跟同理(理解對方), 最重要的是讓環境保持無害、且沒有工具可以使用, 因為有時候第三個條件容易促成衝動之下造成的遺憾。 然而還有一點很重要, 有時候面對自殺者,並不是我們講了什麼、或不講什麼, 就能夠去左右或影響他的念頭, 自殺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但,對於自殺者而言,這只是他的有限情境下所能做的自由選擇, 並不能歸咎於陪伴自殺者。 很多時候,即使第三人說了什麼、或不說什麼, 自殺者還是會自殺, 這個界限我覺得也是陪伴自殺者很重要、必須要去劃分的。 情緒健康跟心理醫療這塊,至今還不是被人們視為習慣, 當身體不舒服,例如胃痛、頭痛等,影響到健康、情緒的時候, 人們知道必須要去看醫生、必須要好好休息、吃藥; 但是當心理生病的時候,卻常常沒有出口, 跟人說了也不一定能獲得認同。 只是我相信在這世界上,一定還是能夠找的到人、是願意傾聽跟理解的, 即使只是用文字來抒發、 還是打一通求救的電話, 一定能找到方法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43.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ry/M.1553752253.A.D59.html

03/28 15:02, 5年前 , 1F
可以找下密宗頗瓦法的修持資料,據說心念夠強大的人,要走不
03/28 15:02, 1F

03/28 15:02, 5年前 , 2F
過ㄧ個念頭,沒那麼麻煩
03/28 15:02, 2F

03/28 15:19, 5年前 , 3F
奧修處理自殺議題的方式也可以找來看一下,蠻好玩的
03/28 15:19, 3F

03/28 16:24, 5年前 , 4F
謝謝原波
03/28 16:24, 4F
文章代碼(AID): #1Sd62zrP (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