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 譯 南德日報/帶槍這個基本自由權

看板Deutsch作者 (憂以天下)時間11年前 (2012/12/18 21:59),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  http://www.sueddeutsche.de/politik/amoklauf-von-newtown-waffentragen-als-grundlegendes-freiheitsrecht-1.1553400 我的翻譯: 帶槍這個基本自由權 南德日報/評論 在歐洲人眼中美國是個難以理解的國家:飆車和抽煙在實際上幾乎被禁止,賣淫則禁得不 完全。然而持有武器的權利卻被認為是基本人權,雖然每年有上萬人被射殺。現在甚至有 兒童因槍而死,這已經是一個社會所能支付的最高代價了。 美國是個奇怪的國家,在這國家裡的槍械主人聯合會(Gun Owners of America)主席 Larry Pratt竟然在此次大掃射之後出面呼籲:該是廢除學校禁槍令的時候了!因為若老 師和校工配備了武器,就能阻止這次的事件發生。此外美國還是這樣的國家,它裡面的保 守派政治人物Mike Huckabee竟然可以在電視節目上說,這次事件的發生是因為人們把神 趕出學校的報應。 從歐洲觀點這事情很清楚:美國人關於武器法嚴格化,到底在討論什麼?根本就該改成普 遍的禁止持有武器,而不是只討論如何加強「持有武器後的控制」。這建議或許是我僭越 了,但並不荒誕。 美國在20世紀初開始了五項管制,其中兩項到今天都還運作良好。不過只要仔細觀察就能 知道,為什麼對美國人而言禁止持有武器是這麼難的事。 那五項管制中,禁酒和禁娼不怎麼成功。1919年1月16日開始的禁酒令,是西方文明史上 最失敗的政策評估之一,那維持13年的禁酒令奠定了黑市交易的基礎,為組織犯罪打通了 美洲酒品走私的門道,而這組織犯罪如今已擴散到五大洲。 對於地下經濟而言,沒有什麼是比禁令更好的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電視節目「棧道帝國」在剖繪20世紀20年代的政府與犯罪之交纏關係 時,使用了大西洋彼岸城市裡的黑手黨們為了美國禁酒令而大開香檳慶祝的畫面。因為對 於地下經濟而言,沒有什麼是比禁令更好的補藥了。 至於營利性質的性行為,美國立法者則沒那麼嚴格地追打。...今日大致上除了內華達州 以外,賣淫是在全國被禁止的。然而這又創造了地下經濟,用女人和自由為代價換來的鈔 票,遠比在官方管制之下容許性交易的國家還多,例如德國和荷蘭。 社會實際廢除了飆車和抽煙 飆車和抽煙的禁令則相當有成效。1973年石油危機時開始了限速55英哩的規定,他們希望 藉此降低汽油的消費,以便慢慢擺脫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依賴。就像賣牛奶的女孩所打的 算盤:實際節約用油大概來到1%,但降下來的車速使得每年車禍致死人數大概少了1萬, 這大概省了之前的18%人類。「空檔滑行」(coasting)和「開車散步」(cruising)是 美國駕駛人的註冊商標,他們頂多只在德國高速公路上看過什麼叫「加速」。 當年溫和的禁煙令,如今卻成了最成功的項目。這是個緩慢的過程,一開始隨著研究漸漸 揭發抽煙對健康的危害,接著在1980年代的眾多損害賠償訴訟中,煙商賠了幾十億美金, 但最重要的是賠了他們的形象。 禁令很快就跟著來了。首先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接著是餐廳、酒吧、旅館房間、沙灘、 行人徒步區、學校附近。同時煙稅也大幅提高,今天在紐約一包煙要賣到12美元。 這一些加起來,造成了新的社會共識。雖然沒有法律禁止抽煙,但抽煙這項習慣今日在美 國已被視為惡習。以前很酷的動作,現在被認為是粗鄙。現在於美式評論寫作風格中,「 呼吸有煙味」(cigarette breath)已經成為描述一個人令人不舒服的詞。而自從健康生 活成為有教養階級的身分標記後,香煙在美國已經如同loser與winner中間的分隔島。 純粹的道德訴求不會帶來任何成果 尼克森總統於1971年的「向毒品宣戰」口號,則可以忽略。因為它把極為不同的現象,把 諸如大麻和甲基安非他命一視同仁處理。禁酒和禁娼的失敗,禁煙和禁飆車的成功,清楚 告訴我們,在這些發展鏈的尾巴站著的不只是法律,更重要的是一場社會人心的改變,人 們不只是容許這些禁令存在,更是出於所欲在追求。 在西方文明中,純粹的道德訴求最終不會帶來任何成果,而只能讓政治陣營極端化。歷史 上那些極端主張打擊惡習的社團被視為道德狂熱的瘋子,而主張禁絕娼妓、高舉婦女貞德 、甚至反美髮美體沙龍的社團,都隨著1933年禁令的取消而消失。 反之,社會實際上廢除了飆車和抽煙,是社會算計後的明確結論:因飆車而死的絕大部分 是年輕人。抽煙的代價,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ntral of Disease Control)最 近的報告:每年給總體經濟帶來上千億美元的損失。大致分成:治療費用750億,生產力 降低620億。 每年有上萬美國人被槍射殺 現在該來想想,關於槍的數字也是很明確的。每年有超過一萬名美國人被槍射殺,而在歐 洲國家,這數字遠低於一百。而血淋淋的暴走掃射事件,也明顯與武器立法模式有關。例 如在澳洲,1996年發生過瘋狂掃射事件之後,國會通過了嚴格的武器法,在那之前的18年 間發生過13次掃射事件,1996年之後迄今沒有。 然而在美國,這帳至今總是算不乾淨。武器商人總是能成功地將辯論引導成道德問題,他 們所根據的是對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極端解讀:它保障美國人民有權利建立民兵組織和 持有武器。 這條款起源於1791年,當時美國的確有眼前的危機,英王George III可能會藉由戰爭把叛 變的殖民地收回帝國版圖。甚且從字義上也可以如此解讀:誰若是反對持有武器的權利, 就是美國的基本自由權利。自由在美國是最高價值,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所有世代的美國 人都願意隨時為了自由而死。 不過上星期的Newtown掃射案給這本帳帶來新的元素:死的是小孩。小孩的死對任何社會 來說,都是它所能支付的最高代價。歐巴馬現在有了機會,為這盤棋開啟新局。雖然這裡 起關鍵作用的不是社會或總體經濟之代價,不過也許對於美國人而言,小孩的死是情緒上 不可承受之重,使他們不會再將辯論導進無解的道德層面。 --  超越流行樂壇,  久彌新,  永遠的              張雨生             創作                                 ,先知先                             待你驚覺,他已離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8.52.172.174 ※ 編輯: FallenAngel 來自: 78.52.172.174 (12/18 22:04)

12/18 22:07, , 1F
再潤潤稿我覺得會更好,第一段我覺得太過直翻,用中文
12/18 22:07, 1F

12/18 22:07, , 2F
的書寫方式表達會比較好
12/18 22:07, 2F

12/20 00:37, , 3F
再潤稿PTT也沒人給他錢 知道更好的會想翻嗎?
12/20 00:37, 3F

01/01 19:31, , 4F
naja..翻譯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重點是這議題值得討論
01/01 19:31, 4F
文章代碼(AID): #1Gq7R0t1 (Deut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