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惡之教典讀後感

看板Detective作者 (蹉跎易逝韶光老)時間10年前 (2014/02/20 15: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兩天快速看完了惡之教典, 因為已經看過電影,早就知道男主角蓮實是一位人格異常者, 並且也已掌握大致的劇情發展,所以沒有太多感覺, 大抵是抱著想要看看跟電影比起來, 小說有哪些更詳實的細節,提供故事更完整的面貌,這樣的心態。 作者不對死者有太多描述,著重在蓮實殺人的手法, 因此,使讀者感染了蓮實的性格 對他人幾近於無的同情與同理心,反映在他殺人如彈指的冷酷無感, 而他行兇前縝密的佈局,使得過程沒有太多凌遲與折磨的橋段,出手快狠準, 被害者根本無從、或只有瞬間,能夠察覺死亡將近, 因此接收不太到那種命在旦夕、無所遁逃的恐慌, 彷彿只是在欣賞,蓮實一個一個除掉妨礙自己的「活物」的過程。 最後校園內的屠殺, 同樣地, 儘管在此大幅描寫了學生們面對不明的持槍侵入者的驚駭, 以及作困獸之鬥的絕望惶恐, 但大致上,還是依著蓮實對局面的冷靜觀察與分析, 識破或誘導學生進入自己陷阱,著手進行個個擊破(殺害)的劇情展開。 蓮實殺人是不痛不癢的,要說他唯一擁有的,就是生存的本能和慾望了吧。 他的大屠殺,只是一個臨時動議, 只是因為他不小心殺了兩個人, 只是因為怕自己留下的破綻愈來愈多,遲早會被發現, 這兩具屍體一時難以處置,「要藏樹葉,就藏在森林裡」, 不如先通通殺光,再來鋪後路重新開始。 這種沒有「殺意」的「殺意」,殺人只是一個必要之惡的手段, 讓這部小說營造出絲毫不帶感情的氛圍, 很精采,但卻「不恐怖」(因為沒有反射出同情與同理心)。 因此,惡之教典由真人演出之後,噴血噴很大、噴不用錢的視覺饗宴(?), 以及活生生呈現的殺害經過、學生們驚惶無措的神情表現、痛苦、呻吟、受傷流血, 才更增添了屠殺情境的駭人。 舉例來說,蓮實抓到搞電信作弊、並發現竊聽器而自投羅網的早水圭介, 電影裡圭介被綑綁且面對絕望的恐懼自然表露無疑, 而拷問的過程中,較之小說中蓮實因為圭介發現外面有人而想呼救,瞬間就把他弄死: 「剎時,圭介的意識暗下。蓮實按住圭介痙攣的身體,烙鐵深深刺進圭介的右眼。 數秒鐘後,圭介的動作完全停止。」 在此之前只有問答的劇情,頂多給予心理上的施壓, 電影則加入了折磨他身體: 給予觀眾痛覺、生不如死的橋段(沒記錯的話),然後才對他痛下殺手。 這種讓觀眾跟受害者一起痛的感受,小說裡幾乎是沒有的。 最後,其實我原本只是想要說,比起《惡之教典》, 我所接觸到的第一部貴志祐介的小說《黑暗之家》(《惡》是第二部), 就真是讓我讀來壓力之大,心裡發毛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1.248.116 -- 《貓迎春》 日暖誰先曉,何須報新聞。 窗邊貓仔叫,號來聲聲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58.18
文章代碼(AID): #1J1QszDq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