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羔羊們的聖誕夜》讀後

看板Detective作者 (粉紅˙海)時間11年前 (2013/02/06 11:27),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版 http://pinksea51244.pixnet.net/blog/post/118582495 作者:西澤保彥 譯者:王靜怡 出版:尖端 「有個說法叫『自殺勝地』,對不對?一個地方死了人,往往會吸引其他知情者聚集。」 聖誕夜裡落下了不是白雪,而是沉重的悲傷。被漂撇學長隨意搭訕,第一次相遇的高 千和匠千曉,目睹在聚集買交換禮物的超商隔壁棟大樓,掉下來一個女人,和一個包 裝好的禮物。一年後,欲將誤撿的禮物歸還的高千,在訪查途中發現多年前也曾經發生同 樣的跳樓事件,狀況和一年前的女人十分相似。這棟大樓「御影居」難道已經成為了自殺 族的聚集地,還是多年的冤魂作祟?沒想到,這一次,從頂樓縱身而躍的,是即將成婚的 熟人。 雖然《羔羊們的聖誕夜》是匠千曉遇到的第三樁案件,我卻是在看了《蘇格蘭遊戲》 之後,才又跳回這本,順序上是有些錯亂的。如果按照故事中的時序來看,可以看出 作者有目的性的在鋪設有關「親子教育」的議題,來引導高千和匠各自的家庭問題。酩酊 系列從建立四人幫的討論模式,到慢慢的塑造角色性格和背景,已不若閱讀《啤酒之家的 冒險》時那樣對四人無感,隨著四人的成長,不知不覺中,也開始投入看故事的感情,而 能和角色感同身受了。就這點看來,西澤保彥在打造系列主角上,無疑是成功的。 「當朋友的話沒關係,不過我絕對不和喝酒抽菸的人在一起。」 「為什麼?」 「因為會想起我爸爸。」 自《羔羊們的聖誕夜》起,匠與高千系列的主旨,從類日常假設模式解謎,轉變為坦 討親子關係、教育等議題。小孩之於家長,像是自我生命的延續一般,是個相當奇妙 的存在。來自於父母的身體,以及從小教養的過程,讓家長理所當人認為小孩是「屬於」 自己的,但是這個屬於自己的「小孩」,卻不是個物品,而是個有思想的「人」。「人」 該怎麼屬於另外一個人呢?儘管是出自你身,卻不是和你共用同一顆腦袋,那就是和你截 然不同的另外一個個體。父母用盡各種方法,將小孩管束、控制在身邊,行為、思想都要 求在自己的限制範圍內,不容許自己的小孩對自己有任何的欺瞞。雖然有很多美化這種行 為的理由:為了他好、替他著想;但總歸是當了父母,就忘了小孩實際上並不是自己的財 產,不是寵物,而是一個真切的人。 「你們幾歲?還沒結婚吧?沒生過孩子吧?沒當過父母吧?」 「沒有。」高千立刻回答。「但有當過小孩。」 為了孩子好,當然不是壞事。但是強迫推銷自己的觀念束縛孩子,太多的控制慾,反 而妨礙孩子自我成長,剝奪了孩子學習自立的機會。因為還沒成為父母,所以更能夠 體會身為孩子的無奈,而且是只有這時候才能如此深刻的了解;一旦成了別人的父母親, 也許轉頭就會忘了曾經身為小孩是如何的被壓迫、被控制,而毫無選擇的使用同一套模式 來對待自己的孩子;親子間的關係落入了輪迴報復的業障裡,就沒有得以解套的一天。 匠對高千來說,是個特別的存在,真實而且特別沉重,逼得高千不得不直視問題處。 作者在本書中,開始些略的敘述高千的過往似乎很不平凡,和父親的關係也不甚良好。這 些對高千的疑問,到了《蘇格蘭遊戲》中,會有完整的解答。透過《羔羊們的聖誕夜》作 為一個起頭,將帶有極度控制慾的感情作為故事的主軸,連結進高千和匠的過去。 -- ▂▂ ˍ 粉紅推理海 http://pinksea51244.pixnet.net/blog 熱愛日系推理的女生一枚。 █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70.192 ※ 編輯: tsuyolover 來自: 114.47.170.192 (02/06 11:29)

02/06 17:28, , 1F
看到西澤就是要推啊!~~
02/06 17:28, 1F

02/06 19:35, , 2F
看到西澤就提一下依存 依存 T^T
02/06 19:35, 2F

02/06 20:43, , 3F
尖端到底要哪時候才要出新書...等超久了
02/06 20:43, 3F

02/06 20:58, , 4F
好希望西澤的書可以多翻一些啊... QQ
02/06 20:58, 4F

02/06 21:13, , 5F
現在在東川旋風中看來很難了(・Д・)」
02/06 21:13, 5F

02/06 21:18, , 6F
西澤的作品有種特別的魅力啊
02/06 21:18, 6F

02/09 20:53, , 7F
真想看西澤的中譯版新書,快出快出!!!
02/09 20:53, 7F
文章代碼(AID): #1H4Sshjg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