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卡爾 綠膠囊之謎 (有雷)

看板Detective作者 (強襲幻覺八寶君)時間12年前 (2012/03/27 21:39),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birth780807 (蒿)》之銘言: : 1. 就第二起事件來看,凶手的動機是為了遺產 : 這樣的話第一起案件的動機是? : 我猜有可能是菲爾博士分析毒殺者心態那邊 : 但是這樣就像京極夏彥的《絡新婦之理》那樣,感覺少了點什麼 : 而第一起案件又很重要,沒有第一起案件就沒有接下來的發展 第一起案件的動機是要塑造一名「連續殺人魔」的存在, 所以兇手哈丁才採用「無特定對象、大規模、隨機」的毒殺手法, 這樣日後切斯尼叔父遭謀害(哈丁必定同樣採用毒殺手法), 大家會認為真兇也是當初毒巧克力的殺人魔,切斯尼之死是隨機殺人事件。 而哈丁本人完全不會遭到懷疑, 因為所有人都以為事件發生順序是︰ 毒殺案→切斯尼一家渡假→女主角瑪莉喬和哈丁相戀→回家後切斯尼叔父遭毒殺 所以哈丁在第一起毒殺案的身分根本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絕對懷疑不到他頭上。 因此菲爾博士在鎖定第一起毒殺的兇嫌範圍時有說過一句︰ 「兇手有可能是外地觀光客……不能因為哈丁是外人就懷疑他……」 只有瑪莉喬知道真正事發順序應該是︰ 瑪莉喬和哈丁相戀→毒殺案→渡假→假裝偶遇而相戀→切斯尼遭毒殺 照這個流程的話哈丁就有了預謀遺產的動機, 自然也有嫌疑怖下第一起毒殺的疑陣, 但是瑪莉喬當然不可能懷疑他,所以哈丁依然安全。 至於第二起毒殺是切斯尼叔父的作法自斃, 本來哈丁應該還在思索下一步要如何毒殺切斯尼, 但是切斯尼的綠膠囊計畫給了哈丁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只要配合計畫演出就行了。 : 2. 凶手為何要對調影片? : 因為下午(事實上因為那個不能調整的鐘,應該要是中午)彩排時 : 是由埃米特扮演神秘人,凶案當時則是真兇扮演 : 我猜是真兇想藉由對神祕人身高的判斷嫁禍給埃米特 : 但這樣的詭計卻因為三人對神祕人身高的不一致證詞,百密一疏有了漏洞 : (像這種腦補就很有餘韻,再三佩服布局的巧妙) 這邊不能算是哈丁對調影片, 因為有兩部影片本來就是切斯尼的計畫。 如同切斯尼寫給菲爾博士的信所說︰ 觀眾不但不知道舞台上發生了什麼事,連觀眾席之中發生的事也不知道。 切斯尼安排了這齣戲, 而戲中種種細節則由他提問的十個問題來做測試, 事後在對答案的時候,一定會有人要求比對影片, 而這正是切斯尼的絕殺一球──竟然連攝影機拍出來的東西都可以造假! 這個假影片的詭計,是切斯尼要用來釣心理學家和菲爾博士兩條大魚的。 哈丁沒有想要嫁禍埃米特, 因為當兩人在交換服裝時,哈丁就重傷了埃米特,並於當晚補刀殺死他。 埃米特是知道整個演出內情的人,不滅口的話, 他不就馬上揭穿神秘人尼莫醫生其實是哈丁扮演的。 你說的三個人對身高證詞不一,那不是兇手詭計的漏洞, 那是切斯尼他安排這齣戲所要的效果。 菲爾博士有解釋,如果有一道問題是尼莫醫生的身高, 何以切斯尼要事先告訴眾人尼莫是埃米特扮演的? 彩排影片的尼莫是埃米特扮演,正式影片則是哈丁扮演, 如果三個觀眾(主要是瑪莉喬和心理學家)輕信切斯尼的話, 那麼他們就會回答出「埃米特的身高6呎1吋」, 但是正確答案應該是「哈丁的身高6呎」, 這就應證了切斯尼的理論──觀眾只是看,而不是觀察。 ──目擊者的證言其實不可信。 而如果觀眾沒被誤導並答出正確的「哈丁的身高6呎」, 那想必切斯尼會拿出彩排影片供大家比對, 同樣應證他的理論──觀眾不知道舞台和觀眾席發生的事。 ──連大家以為最可靠的影片都可以是假的。 這招是預備來表心理學家的,(還有菲爾博士) 因為心理學家是最有可能看穿他十個問題花招的人, 但是有兩部影片這點就連心理學家也萬萬想不到。(菲爾博士則想到了XD) : 3. 第三起誤擊事件是哀兵之策? : 因為沒過多久,菲爾博士就向大家推理揪出真兇,但這個案件也沒多提 : 所以感覺就只是個插曲,可有可無? 槍擊意外事件的確是可有可無, 就劇情發展來看,有沒有這次槍擊都不影響整體故事走向。 所以我認為這邊是卡爾替「猜兇手」買保險, 如果哈丁差點慘死槍下,讀者比較會把它排除在兇手的嫌疑之外。 菲爾博士說他對這起誤擊事件做了點「暗示」, 暗示說這不是起單純的意外。 雖然博士事後說這樣是為了讓哈丁認為自己很安全、很清白, 不過我想博士的暗示明明就是卡爾對讀者的誤導。 畢竟嫌犯的人數非常少,讀者亂猜都有三分之一的機會, 卡爾可能是想盡力製造意外性,誤導讀者排除掉哈丁的嫌疑吧。 總之,綠膠囊是卡爾超一流的傑作! 就我個人來說,這部作品更有特別的意義。 當初我第一遍閱讀時,也是被那複雜地心理測驗戲碼搞得暈頭轉向, 後來平心靜氣在解謎篇之前讀了第二遍, 終於在「厚紙板紙盒」這個提示上頭發現了真相! 「能照明一小時的燈泡,只拍了半小時的影片就熄滅了, 那表示在此之前拍過了另外半小時的影片。 能操作攝影機的只有哈丁,而哈丁卻絕口不提另一部影片的存在, 所以哈丁是兇手。 既然哈丁是兇手,那麼尼莫醫生就是他扮演的, 而當時哈丁應該在攝影,那麼攝影機旁的人就不是哈丁而只有可能是埃米特。 故,切斯尼的詭計底牌是兩部影片,而關鍵在哈丁和埃米特偷偷交換位置。」 本作的公平性原則十分足夠, 這點在現今的推理小說上頭已經是瀕臨絕種的美德了。 --            元祖無差別流道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2.36.201

03/27 21:54, , 1F
03/27 21:54, 1F

03/27 22:33, , 2F
推 看來要找時間再讀一次
03/27 22:33, 2F

03/27 22:49, , 3F
感謝原PO的解釋 這樣就能毫無保留的讚嘆這本傑作了
03/27 22:49, 3F

03/28 02:08, , 4F
這本真的是傑作,尤其那10個誤導證人的問題真的很棒
03/28 02:08, 4F

03/28 23:09, , 5F
這本我高中時期看的,那段時間本本經典,應該再讀一遍
03/28 23:09, 5F
文章代碼(AID): #1FSSCPTV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