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湊佳苗《少女》(算有雷)

看板Detective作者 (房間裡的大象)時間13年前 (2011/05/02 01:4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湊佳苗的作品在台灣真是以極快的一一翻譯引介進來, 猶記得當看完《告白》之後的震撼, 雖然湊佳苗說過:不再以《告白》當代表作, 但這兩天接連看了《少女》、《夜行觀覽車》, 還是覺得《告白》的地位依舊無可取代啊! 不過,但《少女》整體來說, 還是一部我蠻喜歡的作品, 看完之後,內心有一股暖流流過, 而不是像《告白》一股絕望流過。 《少女》主軸繞著「友情」、「死亡」。 友情部分,可以分成主線(兩個女高中生由紀跟敦子) 跟副線(兩個小男孩小昴跟太一)來談, 書的開頭就是由紀跟敦子再看一部賺人熱淚的友情電影, 透過寫心得感想過程中交代出由紀的好文筆及《小夜走鋼索》的稿子, 另外,這部兩個男孩的友情電影也呼應了後來小昴跟太一的友情, 我很喜歡這樣的安排。 女高中生常常是一種很敏感的動物, 在那樣封閉的學校環境中, 生活的重心的確很容易放在同儕身上, 檯面上明明沒發生什麼事情, 私底下卻容易流動著詭異的氣氛, 友情是堅定但也脆弱的存在, 彼此之間若隱若現的較勁其實刺眼得讓人不安, 也黑暗的讓人無法想像, 見證死亡這件事也可以拿來較勁? 也正是這種比較的心情, 引發了後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 所幸書末的安排還是讓由紀跟敦子把誤會解開, 兩人相互療癒對方讓人感到人性還是有光明面的。 死亡部分,有從宗教、老人、病童、自殺各個面向去探討, 我還蠻喜歡書裡宗教去討論死亡的部分, 死亡的相對面是活著, 然而死亡的本質到底是一種懲罰還是一種解脫, 宗教說人活著帶有原罪,甚至是受苦的過程, 所以我們死後可以到天堂或者是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我們常把每天汲汲營營工作、賺錢的過程當作一種苦難, 但是人生也會經歷很多甜蜜跟幸福的瞬間吧, 活著有好的一面、有壞的一面, 那死亡是不是一樣的道理?有好有壞, 自殺是這本書的開端與結尾,在星羅跟紫織的眼中, 自殺卻不是自殺,而是一個重新設定人生的機會, 如果用理性旁觀者角度來看, 自殺大概也只能被解釋成一個逃避現實的鍋牛殼。 老人大概是離死亡最近的階段, 在安養院寫書法那一段, 我覺得很有趣,也很諷刺, 尤其是老人拼命活的久一點來氣死年輕人那段。 書中也描述了照顧癡呆症患者的家屬精神上的壓力, 老人在心理上、生理上的確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地方, 一胡鬧起來,就會瞬間變成讓人覺得可怕的生物。 《少女》的敘事手法一樣呈現多線式發展後, 最後將每條線、每個事件做巧妙的結合起來, 有點伊版幸太郎的風格, 結局部分有點八點檔、但又也有點出乎人意料之感, 整體而言, 我覺得應該會是喜歡《告白》類型的人也會喜歡的作品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72.58

05/04 10:36, , 1F
這本比贖罪亮眼,雖然有個點讓我有點介意外...表現不俗!
05/04 10:36, 1F

05/04 11:01, , 2F
還有由紀對紫織的最後一句話有反應單純是好奇?
05/04 11:01, 2F

05/04 23:40, , 3F
這本後段主角兩人回復的友情有點感動到我
05/04 23:40, 3F
文章代碼(AID): #1DlPmKuR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