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正義的碎片‧遲來的告白─《告白》讀後

看板Detective作者 (so-called friend)時間13年前 (2010/08/08 16:16),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正義的碎片‧遲來的「告白」─ 湊佳苗《告白》讀後心得(無爆雷) http://endlesssong627.pixnet.net/blog/post/11836766 雖然《告白》是一本從頭到尾都令人渾身不舒服的書,不過卻也是一本令人捨不得放下的 書,我從凌晨一點多花了四個小時將它一口氣讀完,快天亮時才帶著詭異的心情入睡,似 乎也做了許多奇怪的夢(記不得了,可能當天看了《全面啟動》又讀了這本氣氛詭譎的書 ,所以才會睡睡醒醒夢個不停吧)。《告白》在台灣出版的文案是這樣寫的:「當倫理和 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但其實書中根本無法看見「正義」的全貌,(現實生活不也是 如此?)每個角色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甚至可以說是信仰),看似有力的自我辯解 ,但是卻又都帶著病態的扭曲。在先入為主的偏見下,過度解讀或曲解彼此的言行,甚至 是「同理心」的誤植與濫用,一連串的誤會,產生了連鎖效應,真相早已扭曲變形,是仇 恨滋養了不幸,使它不停向外擴散開來,迅速感染了風暴周圍的人。 本書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逼迫」讀者將自己置入,使我們無法超然跳脫書中角色的各種 情緒,不斷反問自己是否有過類似的想法和念頭,也會不斷懷疑自己對於人性的認識是否 太過天真。在閱讀過程中,充滿矛盾情緒,各角色的「告白」,常常令人覺得他們似乎沒 有那麼可惡,下一秒卻又「更上一層樓」;似乎「情有可原」,令人不自覺產生同情、憐 憫,下一秒卻又覺得他們是咎由自取。每個角色的憤怒幾乎都可以理解,甚至他們對於他 人與社會的控訴都「言之有理」,但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仍然讓我們感到「不對勁」。若 再進一步挖掘探究,會發現這反映出一個驚悚卻真實的可能性,也就是一旦我們失去了覺 察這些「不對勁」的感知能力,我們就很有可能變成「他們」。 書中角色幾乎都有機會將誤會解釋清楚,都有機會解決問題,但卻總是在「太遲了的時候 」才得以窺見他們內心的全貌,我會說他們的「告白」是「遲來的告白」。解決問題的機 會一再錯失、多重錯失,使得這悲劇一發不可收拾,反觀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我們是 否也總是為失敗的自我表述以及無效的溝通感到無力,對懸而未決的問題無可奈何,逐漸 喪失解決問題的動機與動力,終至麻木,選擇擺爛、逃避?我們是否也總是在覆水難收後 才願意給個「遲來的告白」?或總是選擇苦苦等待對方「遲來的告白」?我們是否總是在 「保持緘默」之中不斷傷害彼此? 據說《告白》的日文版編輯稱本書結局是「考驗大家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我卻不以為然 。我認為作者的敘事方式是將「正義」和「罪惡」分別「捏爆」,再將這些碎片重新揉捏 成一團不明的糊狀物體,讓讀者重新檢視它。那些「正義的碎片」散落書中各處,一個個 看起來都有模有樣,很像一回事,讓人不自覺就會信以為真(閱讀過程中,有幾次我幾乎 要被說服了),就像現實生活一樣,我們很容易就被那些「正義的碎片」催眠、蠱惑、矇 騙。我認為若是抱持著台灣出版文案「倫理和正義之選擇」以及日文版編輯「倫理觀和正 義感之考驗」的心態去閱讀這本書,若是試圖撿拾書中那些散落的「正義的碎片」,那麼 就會像書中的眾多人物一樣,徒然拼湊出一個「你自己想要相信、信奉的正義」,對於其 中的扭曲變形毫無知覺(又或者該說是失去覺察的能力)。所以我說:「別鬧了吧!」 書中每個角色都有幾段「經典佳句」讓人忍不住想要「劃線」摘錄下來,但若真要將這些 句子單獨從書中抽離出來,似乎又顯得輕率、不恰當,甚至一不小心就成了「斷章取義」 ,偏離了作者啟發讀者藉由產生疑問進而全面思考的美意。《告白》是一本不適合下結論 的小說,它不提供答案,這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也是衝擊力道之所在,我認為讓結局停留 在極具爭議的面貌就好,別試圖將它導至「倫理」、「正義」這類簡化的答案,那可能反 而讓我們掉入陷阱而不自覺。心存疑問總是好的,可以幫助我們不斷進行自我檢視、反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49.158

08/08 16:29, , 1F
大家都是這樣嗎 會忍不住一口氣看完
08/08 16:29, 1F

08/08 16:39, , 2F
這本書有讓人一口氣看完的魔力吧
08/08 16:39, 2F

08/08 18:38, , 3F
推一口氣看完的魔力!!!
08/08 18:38, 3F

10/26 11:13, , 4F
推一口氣看完...我昨天也是忍不住一次看完><
10/26 11:13, 4F
文章代碼(AID): #1CNcVi0T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