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冰鏡莊殺人事件 by 林斯諺

看板Detective作者 (毛)時間14年前 (2009/09/16 20:45), 編輯推噓16(16026)
留言42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作者與作品合照的網誌圖文版~ http://blog.yam.com/metalmow/article/23983577 如果《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是充滿新腔調的推理作品,那麼這本 《冰鏡莊殺人事件》無疑就是這次島田莊司推理小說決選入圍作品的 舊腔調代表。 有著XXX殺人事件的書名、一位神探、受邀到神秘宅邸的角色們、宅 邸中當然要有僕人、連續殺人事件、對外通訊中斷無法求援...再加 上兇手鍾愛模仿古典推理小說的殺人手法犯案,令此書充滿濃濃的黃 金時期古典推理風。 且不甘只是寫出一兩個弔詭的殺人命案,林斯諺一口氣寫出八個不可 能的犯罪事件:手機瞬間移動的魔術之謎、人力絕不可能拉動的巨大 雕像的移動之謎、還有一連串的密室殺人事件、以及屍體消失事件。 謎團複雜且量大,但在林斯諺有條不紊的敘事手法下,讀來完全不會 有絲毫混亂感。 但可惜的是,故事的腔調是舊的,詭計的謎底也是舊的。 本書的詭計雖並非完全抄襲老作品的詭計,但基本概念精神是完全相 同的,甚至林斯諺在自己以前的作品就有用過了。儘管林斯諺想出利 用超複雜的機關詭計,讓這個概念得到「巨大化」的應用,但變來變 去,核心的思想仍然是不變的。另,真兇隱藏身份蹤跡的手法亦在某 推理作家的短篇作品中出現過。 本書還有一些小細節,是比舊詭計更令我在意的,那就是有點「不太 自然」的人物口吻及對話方式。如林若平花了近3頁的篇幅說明什麼是 「連續殺人犯」,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連續殺人犯進行分類解說(P.95)。 或許作者是想藉這個橋段,對約翰迪克森卡爾在《三口棺材》的密室 解說橋段致敬,但在這個資訊爆發的年代,會想讀推理小說的人都應 該很清楚什麼是連續殺人犯,應該不需要花這麼多篇幅解說此名詞。 接著林若平又將他號稱已讀過數百遍的「密室傑克」挑戰信背誦給眾 人聽(P.98)。我一直在想像如果我在現場親耳聽到林若平背誦出「這 怎麼可能!」、「傷腦筋吧!偵探們」、「我會繼續殺人!」之類的 句子,心裡的感覺會是什麼... 另,林若平似乎總是會對故事中登場的某美麗女角產生非常多夢幻的 想像。本書的夢幻女角是身份神秘的莉蒂亞,林若平可說是被莉蒂亞 迷得神魂顛倒,對莉蒂亞的眼神、頭髮、聲音(桃紅色的音調)、以及 一舉一動都著迷其中,也有著非常多詞藻華麗的描述。不過到頭來這 份感情並沒有什麼發展,全數拿掉好像也不會對作品造成影響,這是 另一個令我覺得可惜的地方。 舊詭計,是不是就代表作品不能成功?我想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不禁又要想到東野的名言之一:「身為現代的作家,為什麼還要去寫 活像是金田一耕助那種帶復古風的推理小說?年輕的我們,重複過去 大師們歷經思考所編織的詭計與模式,真的有意義嗎?」 東野圭吾自己生涯最顛峰作《嫌疑犯X的現身》的詭計概念簡單,且 亦有老推理迷發現手法並非原創。在推理小說發展已成熟的今日,要 想出完全原創的新詭計幾乎是不可能的。《嫌》之所以能大受歡迎, 就在於表現手法的創新,以新穎且帶有人味的說故事手法和角色互動 來賦予老詭計新生命,終能獲得爆炸性的成功。 前人的痕跡太多,自己的新意太少,這是《冰鏡莊殺人事件》在我心 中無法拿下高分的原因。期待林斯諺下次能帶來更有新創意、新氛圍 的作品。 -- http://blog.yam.com/metalmow 超級英雄、大朋友玩具、熱血的表演回憶,都在這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94.160

09/16 20:48, , 1F
推!感覺就像是二階堂黎人作品出現的句子 XDDDD
09/16 20:48, 1F

09/16 21:22, , 2F
作者的其實有他一定的風格,但在這種獎項裡並不吃香
09/16 21:22, 2F

09/16 21:24, , 3F
類似的作品要寫得好確實不易,我想這是未來的課題
09/16 21:24, 3F

09/16 21:31, , 4F
嫌疑犯χ的獻身
09/16 21:31, 4F

09/16 23:27, , 5F
我覺得林斯諺的缺點就是人物太平板,他筆下的男人,除了
09/16 23:27, 5F

09/16 23:27, , 6F
林若平外,都是變態。女生呢,則都是仙女,就算是壞女生
09/16 23:27, 6F

09/16 23:29, , 7F
也是白雪公主的美艷後母那一型的,也連帶影響書中的氛圍
09/16 23:29, 7F

09/16 23:30, , 8F
只會有一種形式...林可能要再磨磨寫作的基本工,才有機會
09/16 23:30, 8F

09/16 23:30, , 9F
更上一層樓
09/16 23:30, 9F

09/16 23:32, , 10F
反之,我覺得有木西川有木西,就是詭計普通但寫作功力很
09/16 23:32, 10F

09/16 23:32, , 11F
強的代表人物
09/16 23:32, 11F

09/16 23:43, , 12F
我反而覺得不是基本工的問題 而是作者堅持的創作理念所致
09/16 23:43, 12F

09/17 01:01, , 13F
推理小說也是小說,只要是小說人物還是有一定重要性...
09/17 01:01, 13F

09/17 01:02, , 14F
另外栖字注音可以打出來喔,唸ㄑㄧ。
09/17 01:02, 14F

09/17 12:47, , 15F
但有栖川的詭計比起林還是差太多,常常看得很失望!
09/17 12:47, 15F

09/17 19:55, , 16F
同意你對此作的觀點,另外林的文筆很難視覺化,也是作品很
09/17 19:55, 16F

09/17 19:56, , 17F
不易消化的原因。
09/17 19:56, 17F

09/17 19:56, , 18F
同意cute大 林斯諺筆下的人物欠缺吸引力
09/17 19:56, 18F

09/17 19:57, , 19F
所以常常覺得不管死了哪一個人都不痛不癢XD
09/17 19:57, 19F

09/17 21:45, , 20F
我覺得是作者的堅持,想不到本書可引起大家熱烈討論^^
09/17 21:45, 20F

09/17 22:00, , 21F
這樣的堅持是好是壞,或許就交由市場決定吧:P
09/17 22:00, 21F

09/17 22:01, , 22F
林斯諺後續有新作推出,我還是會用行動支持的!
09/17 22:01, 22F

09/17 22:13, , 23F
國內幾位創作者的通病就是人物刻劃不夠立體..
09/17 22:13, 23F

09/17 22:39, , 24F
死了正妹我都心很痛....
09/17 22:39, 24F

09/18 07:52, , 25F
推東野的名言之一~看完冰靜莊殺人事件我覺得普通
09/18 07:52, 25F

09/18 12:45, , 26F
古典派本來就是重詭計 對他們而言 其他面向不是很重要
09/18 12:45, 26F

09/18 12:48, , 28F
我覺得林斯諺在這篇表達了他自己的創作理念
09/18 12:48, 28F

09/18 15:01, , 29F
艾勒里‧昆恩人物塑造和氣氛營造也都很強,推理小說畢竟
09/18 15:01, 29F

09/18 15:02, , 30F
是小說的一種..大家聊這些也都是希望林能好上加好,對不
09/18 15:02, 30F

09/18 15:22, , 31F
本格也是可以寫出精彩的人物的,國內創作者加油!
09/18 15:22, 31F

09/18 17:21, , 32F
國內的創作者普遍較年輕 要寫出有文學深度的作品 通常都要
09/18 17:21, 32F

09/18 17:22, , 33F
有點社會歷練 當然 推理小說需不需要有文學深度 那又是另一回
09/18 17:22, 33F

09/18 17:23, , 34F
事了 btw《虛擬街頭》就比較有深度 看到最後我都哭了
09/18 17:23, 34F

06/22 23:18, , 35F
我到覺得有栖川的詭計比冰鏡這好太多了...請看月光遊戲
06/22 23:18, 35F

06/22 23:19, , 36F
有栖川雖然沒有太華麗的詭計 但卻合情合理又不複雜
06/22 23:19, 36F

06/22 23:19, , 37F
且偵探擁有和讀者相同線索 反觀冰鏡這部呢.....
06/22 23:19, 37F

06/22 23:21, , 38F
冰鏡根本就不是本格推理 它破壞太多規則了
06/22 23:21, 38F

06/22 23:22, , 39F
詭計誇張到不行 我覺得這是五流手法
06/22 23:22, 39F

06/22 23:22, , 40F
真正好的詭計是要 出乎意料且簡單 有栖川的手法就是
06/22 23:22, 40F

06/22 23:22, , 41F
這樣
06/22 23:22, 41F

11/06 00:48, , 42F
我覺得林斯諺在這篇表達 https://daxiv.com
11/06 00:48, 42F
文章代碼(AID): #1AiDtHJY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