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對於幾本推理(類型)小說的讀後感

看板Detective作者 (何必)時間15年前 (2009/01/15 07:3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log.roodo.com/murderously/archives/1700306.html 為什麼會跑出這個2006年年中就寫出來的東西,我也很不解。不過現在 看看,真的是有偏見的讀書方式啊,我這個人的確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問 題。話說回來,對每件事都要有正面的見解,這樣的生活方式也太累人 了。我對於看閒書(也就是無益於人生的書)比較有興趣,前兩個月看 了Sheridan Hay的《書中謎》,發現如果只看前三分之一的話,根本會 以為這本書是維多利亞.荷特寫出來的東西嘛,典型的遠島孤女羅曼史 開場鋪陳,後面的梅爾維爾書稿之謎也不夠有引人入勝的那種懸疑性。 但是作者是「書店工作者,並且在家鄉澳洲和紐約間從事出版業」,所 以我也不能說什麼。況且我年輕的時候的確有一陣子瘋狂嗜讀維多利亞 .荷特女士的書,這方面就更沒有立場做批評了。 以下才是正文,當時應該還有很多本看完沒寫心得的書(現在也是)。 《米樂的囚犯》:土屋先生對於成熟女性肉體的怨念真是陰魂不散,沒有 哪樁犯罪跟這個沒有關係。 《第一死罪》:這是在描寫一位有自戀傾向的警官,本有著極度恩愛的家 庭生活,後來發現愛妻得了絕症之後痛不欲生,並在稍後受命追查一連續 殺人案的兇手,在破案的過程中就立刻愛上了其中一個被害人的遺孀(這 時妻子還在醫院)的故事。(你說這明明是推理小說?我覺得本書的用意 根本就是在告訴女人男人變心有多麼容易。) 《風之影》:胡立安到處闖禍之後都要由別人幫他擦屁股,米蓋情操高尚 但是沒什麼大用處。主角們的形象都很模糊(包括達尼),真正活著的人 物都是旁邊的配角。本書最大的用意是要告訴男人,把女人肚子搞大以後 要勇於面對現實(這個現實通常是指女方的家人),不然的話就會有大難 臨頭了。 《失蹤症候群》:對人性的描寫很浮面,書的後段焦點根本就已經不在搞 失蹤的人們身上了,只是在描寫一種「惡」而已;因為缺乏鋪陳,所以令 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惡。調換身分的手法可以參照宮部美幸的《火車》,《 火車》真是一部好看的小說。 《第五個死人》:大概是有人看《殺人狗》看不太懂吧,所以這次編輯還 特地對這系列小說的出版順序做了個註解(不過有這個必要嗎,當第三集 裡的死人在第四集裡面復活了,那當然就是出版順序做了調整的緣故)。 前面很精彩,但結局很弱。讀完了馬丁.貝克和韋蘭德,會覺得瑞典人真 的好憂鬱唷,彷彿每個人的背上都有一個看不見的沉重負擔一樣。好像註 定要穿越人性煉獄的齊瓦哥醫生,加上主張永劫回歸的尼采,以及推著他 那塊永遠也推不完的石頭的薛西佛斯這樣三人份的重擔一樣累趴趴的瑞典 人。想想不禁讓人心情低落了起來,真是可怕。 -- 所以我要說什麼? http://blog.roodo.com/murderousl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4.103

01/15 09:12, , 1F
對推理小說的部分我倒是沒什麼感覺,但對風之影卻頗為贊同
01/15 09:12, 1F

01/15 09:32, , 2F
贊同風之影
01/15 09:32, 2F

01/15 11:54, , 3F
贊同你對土屋先生的看法...orz
01/15 11:54, 3F
※ 編輯: purage 來自: 220.128.219.211 (01/15 12:44)

01/15 13:11, , 4F
第五個死人很好看><
01/15 13:11, 4F
文章代碼(AID): #19RdPaJz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