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非人》

看板Detective作者 (犯了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時間17年前 (2007/09/13 16:4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一點我們也非常相似,唯一的區別在於,當你和他們談完話,你會感覺到 疲倦,你可以回家,停止思考,終止痛苦。我卻做不到。我夜裡難以入眠,因為我 的痛苦從來不曾停息。」   「那麼你會在夜裡做點甚麼來止住痛苦嗎?」   「我殺……」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被稱為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警察的蒙特卡洛,有名的DJ讓-盧‧維第 埃在進行節目時,收到一通自稱『是人而非人』的人打來的電話,他與讓-盧進行了 一段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對話後,以「我殺……」和一段音樂結束這場對話。   大家原本以為這只是場無聊的惡作劇,但第二天,蒙特卡洛警方卻在一艘游艇 上,發現交往中的F1賽車手約肯‧威爾德和世界象棋手亞利安娜‧帕克被剝掉臉皮 的屍體,以及用血在桌上寫下的「我殺……」。   為了追捕兇手,也為了讓摯友有目標可以寄託,摩納哥公國保安局警察總監尼 古拉斯‧于勒邀請他的好友--正承受喪妻之痛的前FBI弗蘭克‧奧塔伯幫他偵案。 他們從『是人而非人』留下的音樂裡發現,那是一部電影的配樂,而其男主角正是 一名賽車手。   由于凶手行動時,根本沒有留下可以讓警方查出他的線索,他們只好留在電台 裡等待下一通電話,並拼命的從『是人而非人』在第二次對話後留下的音樂裡,拼 命猜測兇手可能犯案的對像,以便從他手中救出下一位受害者。然而警方非但無法 找到可以破案的蛛絲馬跡,兇手一再的成功犯案並提高在音樂佈下的謎題難度,使 得蒙特卡洛警方遭受越來越強的輿論壓力之餘,也開始遭受來自內部的壓力。   與此同時,對美國軍方有極大影響力的內森‧帕克將軍來到蒙特卡洛,他企圖 以私刑向兇手復仇,因此要求弗蘭克替他工作,卻被弗蘭克婉拒,使他們走向對立 的道路。   行事凶殘卻沒留下任何痕跡的兇手、警方急切想要破案得甚至想要諉過於人的 壓力、自行其是的將軍,弗蘭克要任何應付這三方壓力,並找出凶手?又要如何從 喪妻之痛裡走出來? 心得:   在我這次寒假從馬來西亞回來之前,我在書店裡買了一本由意大利的Giorgio Faletti寫的《非人》。根據書裡附的作者介紹,我們這位Faletti先生是位影視劇 三棲的歐洲名人,曾當過律師、廣告設計師、職業車手等。而他這部作品,在意大 利創下一個月內重版七次的紀錄,全歐銷量200萬,目前電影版權已被意大利 Filmauro-Aurelio de Laurentiis電影公司買下。   我沒有立即讀它,而是等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才終於將它翻開閱讀,然後就 立刻有了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首先,作者以音樂作為推理主軸,可說是種相當特別的處理方式。在這之前, 我根本就沒有想過,原來音樂也可以做為詭計和辦案的線索,因此僅這一點,我就 不得不對作者的創意深感佩服了。   其次,作者把限時緝凶的緊張感處理得相當好,而且那一段緝凶一段兇手行動 的寫法,與Jeffery Deaver有相當程度的相似性,整本書讀起來就像電影一般的緊 湊,引人入勝之處,令我忍不住一口氣從開始讀到最後。   再其次,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不論是行為舉止或內心獨白都寫得非常好, 讓我讀得非常痛快。至於不得不說的推理部份嘛……我並非本格推理的高手,所以 我只能說,以我的水準來說,這本書的推理成份處理得還不錯,只是在某些層面上 ,依然可以看出他和Jeffery Deaver的相似性,讓我多少有點懷疑作者其實是 Jeffery Deaver的書迷。   但我也並非對這書沒有不滿的地方,作者在某些情節上,喜歡以太過戲劇性的 手法來處理劇情,讓我讀來有種吃冰時咬到辣椒的錯愕感。我並非無法接受戲劇性 的劇情安排,只不過是對某些用無數的偶然才拼湊起來的巧合深感厭惡吧了,其中 以弗蘭克和兇手的對決、弗蘭克向帕克將軍施壓的部份為最,而弗蘭克得以擺脫喪 妻之痛前往新人生的部份,也實在太夢幻了點。   除此之外,我對本書沒有其他惡評。若要我以十分為限對本書作出評價的話, 它仍舊是個可以拿七分的好書,絕對值得一讀。 -- 我的鳥窩 http://blog.sina.com.tw/yenhaw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29.235

09/14 13:45, , 1F
I think the title of the book is "I kill"??
09/14 13:45, 1F

09/14 14:01, , 2F
我在馬來西亞買的版本被翻譯成非人@@
09/14 14:01, 2F
文章代碼(AID): #16wFVTSV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