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砂之器(雷)

看板Detective作者 (重溫舊夢)時間17年前 (2007/02/24 03:38),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pushinto (22)》之銘言: : 之前一口氣將宮部美幸的模仿犯看完 : 實在非常過癮 : 於是就想說看一下被譽為日本社會派大師的松本清張的 : 砂之器 : 懷著滿心期待的心情去看 : 不知道是因為我無法融入當時的氣氛 : 或是什麼其他的原因 : 看完之後覺得角色有點薄弱 : 犯罪的動機也沒有敘述的很完整 : 解謎的部份也沒有什麼令人驚奇的地方 : 可能是我還不能領略它的好 : 請問有人可以跟我講一下 : 砂之器成功的地方? : 或是有人跟我有同感 : 謝謝 我也跟原PO有一樣的想法,砂之器和松本清張的大名如雷貫耳, 獨步版一出,趕緊就買了下來,回家供奉著, 但是,閱讀此書的速度卻出奇地慢,大概花了近兩個多禮拜的時間才拜讀完畢, 完全不像當初看模仿犯驚為天人,不眠不夜地兩天就痛快地讀完。 總覺得砂之器的節奏相當的緩慢,故事透過今西警探的角度一步步地追查線索, 但是,每追一個線索都要跑好遠的路去當地實地探訪, 而且每次探訪的結果都對案情沒有明顯地進展, 讓我在前半本,對於這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感到相當的困惑, 完全不知道故事的重心在哪裡,其中還扯到了相當多日本的地名和方言, 這方面當然很佩服作者的廣博知識,但是,看多了,卻感到些許的厭煩和吃力。 後半段,總算劇情急轉直下,在發現關鍵地被害人身份後, 許多的迷團也就慢慢地解開來了, 但是,看完整本後,總感覺不是那麼地深刻, 或許是因為作者並沒有如宮部老師一樣,從不同角色的觀點去敘述事情, 雖然文中偶爾會穿插一些新潮流派的交談與對話, 但是,總覺得不著邊際,對於,主要的兇手更是幾乎沒有任何地描寫其心境變化, 反而,對於比較次要的人物,有較多的篇幅去描寫, 不知道,此一手法,是要故意誤導讀者的嗎? 最後,對於兇手的犯案動機,真的感到過份的『簡單』, 犯罪手法也是出奇的簡單,至於,後面扯到的超音波殺人, 個人是覺得又太過於花俏而不貼近現實, 以為這本社會派的大作,或許會討論到什麼深刻地社會議題, 如同理由-法拍屋、模仿犯-媒體、犯罪心理...等, 結果,令我相當地失望,或許每個人喜歡的角度不同吧, 個人並不是很喜歡這本書,連帶地也讓我對松本失去了些興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118.135 ※ 編輯: newhorn 來自: 59.126.118.135 (02/24 03:39) ※ 編輯: newhorn 來自: 59.126.118.135 (02/24 03:39)

02/24 11:39, , 1F
這跟之前那個喜歡童謠的死亡預言不喜歡一個都不留的問題沒
02/24 11:39, 1F

02/24 11:40, , 2F
什麼不一樣
02/24 11:40, 2F

02/24 11:54, , 3F
想看松本清張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探討,建議看《零的焦點》和
02/24 11:54, 3F

02/24 11:55, , 4F
《點與線》,過由於松本清張作品都在二次大戰時期,有的讀者
02/24 11:55, 4F

02/24 11:55, , 5F
不太能感同身受,也不太能想像那時的社會問題為何能引發殺븠
02/24 11:55, 5F

02/24 11:56, , 6F
機,所以會覺得動機薄弱,換一角度來看,在當時用新科技殺人갠
02/24 11:56, 6F

02/24 11:57, , 7F
是多麼震撼,聞所未聞的殺人方式引發的恐懼感方是重點
02/24 11:57, 7F

02/24 20:30, , 8F
我覺得砂之器很好看 當初一個晚上一口氣就是要把它看完
02/24 20:30, 8F

02/24 20:30, , 9F
可能在當時具有時代背景的意義跟風情不同 現今眼光看來當
02/24 20:30, 9F

02/24 20:31, , 10F
然 有些地方是體會不到的 = =
02/24 20:31, 10F

02/25 11:49, , 11F
沒錯,應該要用當時的眼光去看才能體會,這就叫「神入」!
02/25 11:49, 11F

02/26 16:20, , 12F
社會派作家本來就不是著重犯罪方法啊
02/26 16:20, 12F

02/26 16:21, , 13F
如果你想要看複雜的手法~應該看本格派或新本派吧= =
02/26 16:21, 13F
文章代碼(AID): #15tqAdeH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