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殘虐記:雙重惡意的共感 (無雷)

看板Detective作者 (Mr.Vengeance)時間18年前 (2006/04/04 14:1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桐野夏生的作品總是值得掏荷包去買,就我目前已拜讀的《柔嫩的臉頰》、 《異常》以及《對不起,媽媽》來說,它們的共同之處是都沒有極強烈的推理 成份,其中《對不起,媽媽》甚至不能算是推理小說,《柔》書也留下了一個 開放式的,供讀者自己聯想的結局。那麼桐野的作品好看在那裡? 赤裸呈現的惡念,近乎寫實的心機,還有幾分冷然旁觀的不屑。 不同於多數推理作品的佈局、詭計、追兇橋段,桐野筆下流露出的那種真實 且高純度、高濃度的黑暗,吸引我一頁頁的讀下去,覺得自己每多翻過一頁就 多往書中人物的靈魂深處推進一步。 《殘虐記》的情節十分單純:已婚女作家小海鳴海在年幼時曾經遭人誘拐, 監禁在犯人的住處長達一年之久。事隔二十五年以後,甫從收容所出來的犯人 健治的一封來信,觸動了小野記憶中的某個部分,於是她離家出走了,並留下 一部名為「殘虐記」的作品。本書的開頭是小野焦急的丈夫生方淳朗,寫給出 版社編輯的信「我不禁悲哀地認為,就是那封信讓妻打開了已存封多年的記憶 閘門,讓那事件又活生生的浮現在妻的腦海裡。我方才也讀完了《殘虐記》, 仍不明白到底男子信中的哪一句話觸動了妻,那句話怎麼就能突然讓妻回想起 那次事件,並因此離家出走呢」? 健治的來信究竟對小野有何種重要性,我想只要有看完整本書的讀者,都會 有各自不同的解讀吧。我的想法是:小野並非因為信中的內容而受衝擊,而是 從讀信的過程裡感覺到了他與健治曾經在二十五年前存在過的,某種程度上相 同的精神頻率,那是一種惡意的共感、共鳴。 從出生至死亡,人的自我總是受周遭事物環境的變遷而逐漸變得「不一樣」, 例如自幼失怙的孩子往往意志堅強獨立,遭逢大車禍而生還的經歷可能會讓你 更加愛惜自己的生命。對二十五年前那個十歲的小海來說,那一年拘禁生涯裡健 治加諸於她身上的一切固然讓她精神受創,但這一大片內在的陰影卻在小海獲救 以後,伴隨著她往後人生。因為無法擺脫這些回憶,小海不得不反覆的重新建構 回憶,填補想像的細節,更有甚者,她發現把滿溢在自己心中的所謂「毒汁」化 為文字釋放出來,就會成為社會大眾眼中的「寫實」文學作品。在這個時點,健 治對她來說不是個兇惡、腦袋不好的誘拐犯(呃…當然也不會是戀人,如果是赤川 ○郎先生的作品,這種情節便很可能發生)反而更像個同伴。健治的來信,等同給 了小野一個去驗證想像的機會,並且讓自己能或多或少的回到二十五年以前,回到 那個潮濕髒熱,吵嚷不堪的工廠宿舍房間裡去。 推薦這本書,給喜歡關注事件的本質而非結果,對推理小說的解迷性不那麼要 求的讀者。 -- My blog 傀儡宴 http://vengefulness.blog49.fc2.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36.91 ※ 編輯: arenasis 來自: 140.109.136.91 (04/04 14:25)

04/04 18:05, , 1F
推一個~辣大姐對人性的描寫總讓我不自覺顫抖
04/04 18:05, 1F
文章代碼(AID): #14CW_olh (Detective)